邯郸学步小古文

作者&投稿:樊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邯郸学步古文及译文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邯郸学步”的寓意是说别人的长处固然要学,但不应盲目模仿,否则别人的长处没学到,反而丧失了原本的自我.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邯郸学步的文言文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答案] 《庄子-秋水》最早.原文是: “子往乎!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40)?未得国能(41),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42)!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要邯郸学步的文言文!只要文言文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答案] 《庄子-秋水》最早.原文是: “子往乎!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40)?未得国能(41),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42)!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邯郸学步 文言文 解释一下《邯郸学步》文言文的意思!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答案]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译文: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邯郸学步的文言文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 《庄子-秋水》最早.原文是: “子往乎!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40)?未得国能(41),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42)!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邯郸学步古文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 出自于《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邯郸学步的古文.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 《庄子·秋水》篇里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欤?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这个典故的意思是: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各异,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古文[邯郸学步]的注释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答案] 【发 音】 hán dān xué bù 【解 释】 邯郸:地名,在河北省;步:步伐.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出 处】 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用 法...

长兴养19429575538问: 两篇文言文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逐匍匐而归耳.陆绩怀桔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福司回答:[答案] 从前,有一个想学邯郸人走路的人,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