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为什么要绝仁弃义

作者&投稿:冉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绝仁弃义
juérénqìyì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儒家与道家的异同?
(《老子·十八章》)因而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章》)庄子更为激烈,他直接对“圣人”讨伐道:“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做好事,对于很多善良的人是没有求过什么回报,也没考虑过。可为什么被赞颂呢?不是因为好人太少了吗?可是上古的时代,家家夜不关门。日不闭户的日子不是最正常的吗?为何善被夸奖呢?应该是坏人都不应该存在才对吧?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分别是不要遵守所谓圣人,智者的话。去思考...

抱朴见素
“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见素抱朴意指推举圣人,实行法治,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绝圣弃智”。《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老子所说的“仁”到底是什么意思?
从最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到最具体的言行约束。老子《道德经》中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其实就是自古以来多少次被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或政治家、社会学家等等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过的各种哲学观点、历史观点、政治观点到法律制度、社会契约、行为准则...

《原道》文言文赏析
《老子》也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8]其:指佛家。[19]而:尔,你。下同。[20]“清净寂灭”:佛家以离开一切恶行烦扰为清净。《俱舍论》卷十六:“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寂灭:梵语“湼槃”的意译。指...

中国为什么要尊儒重道?
再如,道家主张“绝仁弃义”(《老子·二十章》)“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这是说躲离政治纷争即无为,是实现社会平和的有效的治国之道. “绝仁弃义”不仅仅是企图说服统治者放弃可以推行仁义的做法,“仁”、“义”代表的更广泛的一层意义是普遍的政治手腕,即“术”.“绝仁弃义”意思就是说统治者应该...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反映...
C 本题考查的是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弃绝最高学问和渊博知识,有利于民众百倍。弃绝仁义,民众才会恢复慈孝。弃绝奸巧投机,才没有盗贼。”。这主要反映了老子的思想。所以选C。

《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一、原文 【经典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楚简本】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二、各家之...

老子的政治主张无为是什么意思?
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

呈达18442673015问: 道家为什么主张弃绝仁义道德 -
茂县盐酸回答: 拙见: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理解:不重贤才,就不会有恶性竞争. 「道 德 经」 : 第 十 八 章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 六 亲 不 ...

呈达18442673015问: 道教为何不让人仁义道德? -
茂县盐酸回答: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道家追求的是淳朴自然,绝仁弃义,恒使民无知无欲,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德也,保持淳朴是最好的,天下人失去淳朴之心,变的机诈,混沌被凿出七窍反而死了,朴散则为器,淳朴一散就完了. 简单补充一点:在道家看来温良恭俭让这些东西是低层次的,道家追求更高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无为的境界不需要什么道德.

呈达18442673015问: 老子为什么要绝圣弃知…?(宗教) -
茂县盐酸回答: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圣弃智的意思是:抛弃对名人的崇拜思想和自作聪明,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地做事.

呈达18442673015问: 道家治国思想的要素 -
茂县盐酸回答: 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道家对治国的基本要求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可以说穿越古今,至今仍然经得起考验1、我无为而民自化:对公权力进行彻底限制,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 2、道生法:依道生法依法治国,不但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还说明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来源,正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据此,法律还可分为有道之法和无道之法,有道之法天下大治,无道之法“法令滋彰盗贼蜂起”(老子语)

呈达18442673015问: 道家和墨家的文学思想有什么不同 -
茂县盐酸回答: 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老子无为而治,庄子游世逍遥,他们都崇尚自然,不慕名利,而且,老子和庄子都属于没落的传统贵族;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即反对战争,突破阶级限制,兼爱世人.墨子出身平民阶级,所以他的主张是维护平民阶级利益的.相同点:两家都不主张攻打,主张和平. 不同点:墨家主张虽然不攻打,但别人打来要反抗.——这是治国理念而道家主张无为逍遥.他们不求功名,也就不考虑治国——这是做人理念

呈达18442673015问: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怎么理解? -
茂县盐酸回答: 绝仁弃义: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西汉至今篡改本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呈达18442673015问: 道家为什么要反对儒家的仁义观,原因在此 -
茂县盐酸回答: 一: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道德体系; 二:是非无绝对标准,道德无绝对标准; 而儒家的仁义观显然是一种积极干预的道德体系.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很好,可惜他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错了,别人有别人的想法,别人有别人的生活,你凭什么去“立”,去“达”别人? 如果说仁仅仅指爱人,这很好,可惜,孔子的仁是有一整套东东的,规范越多,对人的禁锢越大. 这就是老庄反对仁义的原因. 简单说,儒家是要把自己的一套强加给他人,而道家是要去掉人为的虚伪的东西,恢复人的纯朴本性. 而他的表现则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呈达18442673015问: 为什么老子要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专业) -
茂县盐酸回答: 上古竟于道德,中世谋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老子处于中世之期,社会风气如是,大家都谋于智慧,若是大智还好,可惜人性难移,挂圣贤之名谋一已之利,现仁义之象而行苟且之事.这种社会形势下,自然就有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之说.庄子亦说过,名利是罪恶之源,而耍小聪明谋取名利则是人的劣性所致,名利与小聪明是两大凶器.这里的圣智仁义指的都是名,而不是实.如果为人不贤无智,不仁不义,如何能有民利孝慈?

呈达18442673015问: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
茂县盐酸回答: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会说:错了!应当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才对.的确,《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习惯先“达”而后“穷”并改“兼善”为“兼济”,尚不失孟子原义.但我确实认...

呈达18442673015问: 老子的主张 -
茂县盐酸回答: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