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简短30字

作者&投稿:刀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退避三舍的故事?
其他类似问题 2017-02-11 退避三舍有什么故事寓意 2011-10-16 退避三舍的短故事 2011-11-13 退避三舍的大致故事,要简略 2014-10-27 退避三舍故事 大概200子字 2013-08-02 退避三舍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016-04-22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讲的是谁的故事 更多类似问题 > ...

退避三舍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一文简言阐述)
马上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退避三舍的故事退避三舍讲述了晋文公流离失所时的故事,在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这里指的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

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
退避三舍该典故具体出自《左传》的《僖公二十三年》和《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躲避国内政乱,曾流亡路过楚国,楚成王以礼相待,并询问重耳如果日后回国主政,将如何报答他。重耳回答说,如果之后成功返回晋国,当晋国和楚国打仗时,两军相遇,晋国的军队将主动向后退让三舍的距离。后来,僖...

成语故事的梗概40字以内三个
退避三舍故事梗概如下: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退避三舍成语典故精选片段: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

退避三舍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uì bì sān shè,是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一、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

退避三舍的由来简短
2、经过:为了扭转战局,晋文公命令部队在战场上主动后退三舍(即九十里),以避开楚军的锋芒。这一行动展示了晋文公的大度和决心,同时也使晋军得以在更有利的地形条件下进行战斗。3、结果:晋军在后退的过程中,成功地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并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进行反击。最终,晋国在这场战役中...

退避三舍的意思是什么?
退避三舍的故事: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

退避三舍的故事?
出处: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晋...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成语典故 原文:及楚,楚子①享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

有关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 答案:退避三舍的故事源自春秋时期,讲述了主人公为了回避某种冲突或危险,主动放弃了部分利益或地位,最终赢得了更大的尊重和回报。详细解释:1. 故事背景: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是一个诸侯纷争的时代。人们常常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而展开激烈的战斗。在这个背景下,退避三舍...

油全19773786947问: 退避三舍故事梗概,40字之内,非常感谢 -
略阳县日舒回答:[答案] 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楚王. 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油全19773786947问: 退避三舍概括 -
略阳县日舒回答:[答案] 退避三舍 成语“退避三舍”是比喻退让、忍让和回避,以求避免冲突.注意,它不是说退到三间茅舍后面去,别将“三舍”这样理解就是了.在古代,一“舍”即合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退避三舍”大约是退了近百华里呢! 现在说,“见到那个家...

油全19773786947问: 退避三舍出自哪个历史故事? -
略阳县日舒回答:[答案]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典 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

油全19773786947问: 退避三舍典故(退避三舍有何典故)
略阳县日舒回答: 1、“置身事外”这个成语比喻主动让步,避免冲突.这里的“三宅”不是三宅而是... 下令大军后撤九十里,从而实现了“退避三舍”的诺言.晋楚两军在城濮交战.金英...

油全19773786947问: 要退避三舍的故事.(不要超过50字) -
略阳县日舒回答: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油全19773786947问: 退避三舍的典故 -
略阳县日舒回答: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浪的时候在楚国受到礼遇 ,楚王问他怎么回报,他说万一晋楚打仗他一定退后三舍(舍为长度单位 1舍为30里) 回到国家成为君主后晋楚开战他真的履行诺言退军三舍

油全19773786947问: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故事50字 -
略阳县日舒回答: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初 出茅庐 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舌战群雄 曹操大军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

油全19773786947问: 概括唇亡齿寒和退避三舍的故事,语言简练, -
略阳县日舒回答:[答案]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比喻利害相关.虞公敌友不分,不听劝告,贪图小利,同意借路,实际上是帮助晋国灭掉了虢国,结果自身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退避三舍春秋时期,...

油全19773786947问: 概括唇亡齿寒和退避三舍的故事,语言简练,急~~~ -
略阳县日舒回答: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比喻利害相关. 虞公敌友不分,不听劝告,贪图小利,同意借路,实际上是帮助晋国灭掉了虢国,结果自身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油全19773786947问: 四个简单的成语故事100个字左右 -
略阳县日舒回答:[答案]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 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望梅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