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出身

作者&投稿:集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士”在古代指什么人物
士大夫朝堂站着的中上级别大臣

历史上进士出身寒门的多还是出身仕族的多
总体来说是士族多,但越是往后寒门比例越增大 《唐书》中所记载的830名进士出身,士族子弟的比例高达71%而真正的寒门子弟仅仅只有13% 。在明代则有46.7%的进士出身于寒微人家。

古代进士,举人,秀才出身的各能做什么官
秀才不能直接做官,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举人得授九品官职。进士得授七品官职。举人的待遇对于普通人而言吸引力也是巨大的。贡士成为举人以后还可以继续参加会试(闱)考取贡士,古人参加会试合格就是贡士,可以参加殿试。贡士的待遇比举人要高一些。进士中举人并顺利成为贡士以后就可以参加殿试了...

士阶层崛起源于哪个朝代?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於贫寒之家或没落的贵族,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於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还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荐」的...

士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名是士有哪些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春秋以前,士作为一个等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士之子恒为士” 。到了战国,士虽然仍有等级的含意,但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与下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从王廷到...

士族和士阶层有什么区别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

士绅阶层在明代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士族也就指的秦汉时期的士大夫阶级,指的是贵族,或世代在朝中为官的家族,比如三国时期的袁绍号称是“三公之后”,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阶级”出身,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宦官之后”——虽然在汉朝时期他们二者都是属于出生于有身份的家庭,但是袁绍就属于士族出身,曹操最多算是富贵出身,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士大夫是什么
起源:精神渊源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或没落的贵族,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周初,士为封建制度下的一种阶级身份,在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 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

都左19493255901问: 进士出身 - 搜狗百科
巨鹿县硫酸回答: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 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宋史·选举志二》:“[ 乾道 ]二年,御试,始推登极恩……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

都左19493255901问: 古代的进士是什么样的人才?
巨鹿县硫酸回答: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也就是说,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据统计,在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近十万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都左19493255901问: 进士指的是什么?
巨鹿县硫酸回答: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功名.隋唐时期,设有诸多科目,其中进士科最为人们所重视,视为入仕正途.宋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正式形成,乡试中榜者称举...

都左19493255901问: 古代进士代表什么 -
巨鹿县硫酸回答: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殿试的考试者,称为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古代中进士的几率是很低的,理论上进士都是可以有官职的,身份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公务员.

都左19493255901问: 古代进士是什么意思? -
巨鹿县硫酸回答: 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

都左19493255901问: 进士及第与进士出身有何区别? -
巨鹿县硫酸回答: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层次为殿试 殿试共分三甲 一甲称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二甲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进士及第 另外在民进一甲、二甲、三甲统称为进士 进士本身没有什么待遇,但会根据实际派人官职,再根据官职大小拿俸禄,一般来说最初授予的官职都很低,第一名状元一般实授韩林编修(六品),其它人就更低的,通常情况进士出身比进士及第授予的官职要大,位置也重要一些,以后提升的机会也更多,待遇主要差别就在这里了,当然以后的升职还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才能、关系、金钱等,有的状元一辈子都得不到升迁.这和今天考大学一样,大学不好也不代表以后在社会上混得不好.

都左19493255901问: 古代同进士出身有用吗? -
巨鹿县硫酸回答: 1、非常有用 2、进士考试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要知道,平均7~8万个读书人才出一个进士.就算是第三等级的进士,也是就牛人.举例:进士出身是“哈佛的博士”,同进士出身是“清华博士”. 3、一般来说,同进士出身,授官时候都去地方任职,一般情况下,他们能到达的最高职位是一省巡抚,几乎不能进朝廷最顶级的决策机构.但是能到省部级也已经很好了. 4、有些“同进士出身”一样是有机会逆袭的.这就要看殿试结束后“朝考”.这一场考试,将在新科进士中选拔出“翰林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进修三年,散馆后就能进入中央六部,将来有机会进入最高决策机构.其中杰出人物就是“曾国藩”,他就是同进士出身.

都左19493255901问: 二甲进士代表什么呀 -
巨鹿县硫酸回答: 从宋朝开始,中国科举就有以“三甲”区别进士的做法.而区别的标准,便是进士们的考试成绩.在科举占据选拔人才主流渠道的情况下,进士们通过全国选拔,本来就被认为最优质的一批人才.三甲的区分,则是找出当中最优质的一批人才...

都左19493255901问: 同进士出身是什么意思? -
巨鹿县硫酸回答:[答案] 清代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字,其实就是“不同”的意思.“同进士”着实令人尴尬:好似饥肠辘辘之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