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小径红稀拼音版

作者&投稿:习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謇彦19541186017问: 踏莎行·小径红稀(宋代词人晏殊创作的宋词) - 搜狗百科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 禁、转都是仄声(去声,汉语拼音音调的第四声).禁,此处有禁止之意,且此处用字当用仄声,所以不可能是禁不住的禁(一声).转,此处为打转、转圈之意,所以是四声,并非转换的转(三声).平仄格式中,加括号的字属于本仄可平,或本平可仄,通俗地讲,就是这些地方用字的声调平仄不拘.阴阴见,阴阴,平声(汉语拼音声调一声);见,同现,四声.蒙和濛,在现在通用.

謇彦19541186017问: 请问这个词牌名如何读?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 [题名]:踏莎行 [拼音]: tà suō xíng [解释]:1.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添字名《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六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三. 2.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

謇彦19541186017问: 谁有晏殊的《踏莎行 小径红稀》的词写作背景和赏析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赏析】 此词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

謇彦19541186017问: 春风不解人愁恨全诗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 《踏莎行·小径红稀》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写暮春闲愁,上阕写郊外暮春景色,蕴含淡淡的闲愁,将大自然春之气息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阕写身边的春景,进一步对愁怨作铺垫,表达了词人面对时光匆匆逝去的无奈和哀伤.全词以写景为主,以意象的清晰、主旨的朦胧而显示其深美而含蓄的魅力.

謇彦19541186017问: 踏莎行,晏殊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 踏莎行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踏莎行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

謇彦19541186017问: 晏殊<踏莎行>译文、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 小路两旁红花稀少了,郊外已是绿草遍野.浓密的树荫中高台楼阁隐隐显现.春风哪里懂得约束柳絮,吹得它漫天飞舞,直扑到游人的脸上. 娇啼的莺儿藏在茂密的绿叶中,飞掠的燕子被隔在朱红色门帘之外,静悄悄的室内,细如丝缕的香烟从炉中袅袅上升,在空中来回盘旋.醉酒的主人醒了,可那恼人的春愁啊,怎能排解.斜阳照入深深的院落中,一天又过去了.

謇彦19541186017问: "踏莎行.小径红稀"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 题: "踏莎行.小径红稀"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通过景物描写隐约地表露出来怅惘之情. 原文 踏莎行·小径红稀 【作者】晏殊 【朝代】宋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

謇彦19541186017问: 踏莎行 晏殊 译文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 踏莎行 ·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

謇彦19541186017问: 芳郊绿遍千古事,小径红稀云烟灭.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复方回答: 是在宋·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的基础上改添的. 原词的意思是,红稀:花儿稀疏;幽曲的小路上花儿稀疏.芳郊:开花的野外;开花的野外已满眼绿色. 本来这两句是写景,加上千古事和云烟灭,而且颠倒了顺序,就有了“历史作为故事,已经像云彩和烟雾的飘散一样”的意念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