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的典故

作者&投稿:佘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上中下的成语典故
关于上中下的成语典故如下:1、上行下效:春秋时,齐景公好打猎。有个人说他爱打鸟,齐景公爱好摹仿也打起了鸟来。这则寓言后演化成语“上行下效”。2、上树拔梯:古时兵法,将帅给士兵解释作战计划时,常说:“你登高看,下面是一块好场地。”这是称赞可以大摆阵势的场所。如果兵法家用比喻的语言...

自古以来有很多母亲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很多典故,有哪些??
1、岳母刺字 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历史上却查无依据。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精忠报...

瓜田李下的典故
1、典故意思:当站在瓜田里面的时候,最好不要弯下身子去提鞋子;站在李子树下的时候,最好不要伸出手去整理头上的帽子。以此来避免偷瓜和李子的嫌疑。后来人们常用“瓜田李下”来比喻容易使人产生嫌疑的地方。2、典故的起源:一个古代故事,说有两个人在瓜田里休息,其中一个人发现地上有一颗熟...

谁知道关于足下这个词的典故
忠心耿耿的介之推,一咬牙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出热热的肉汤,重耳喝了之后,居然不药而愈。一行人也继续前行,到达了齐国,并获得齐桓公的支持,终于在流亡十九年之后,返回晋国,登上大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掌政权后,要之前随同流亡的臣子们,说说自己的贡献,再来论功行赏。

每况愈下的意思及典故故事
每况愈下的 典故 故事 战国时有一个叫东郭子的人,听说庄子对“道”很有研究,就去向庄子请教,问他“道”到底在什么地方。庄子说:“我讲的‘道’各处都有,无处不在。”,“那请您具体指明它在哪些地方,可以吗?”东郭子非常客气。庄子不假思索:“在蚂蚁洞里。”,东郭子非常奇怪:“...

关于足下的文言文故事
“足下”这个词出于一个典故。见刘敬叔《异苑》卷十: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出奔在外19年,后由秦送回。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位后为晋文公。晋文公欲封赏有功之人,当年跟随他逃亡在外且在无粮时割股肉让重耳食用的介之推不愿接收封赏,带老母隐居到锦山中(今山西介休东南)。晋文公去锦山找他,他避而...

诗词中留下的十大爱情典故
相传陆游72岁时,游沈园,睹物伤情,写下《沈园》,来表达对唐婉的深切怀念:"有时候,惊鸿一瞥,便是一生"。不早不晚,就在那个时候于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人,只一瞥,缘便起。也许某种原因没有苦苦追寻,藏于心底,时间在荒芜,那份惊艳却一直常青。这种感情,很美,却美得苦涩。03.【西窗剪烛】...

汉朝受尽匈奴迫害十九年不叛国的忠心大将留下了什么典故?
可是公牧羊是不可能生出小牧羊的,且鞮侯这样做明显是不想让苏武回汉朝,要把苏武扣留到死。从此,苏武就在北海过着被匈奴扣留的牧羊生活,前后长达19年。但是,即使北海的环境再恶劣再寒冷,苏武都坚守自己忠君爱国的底线,拒绝单于要他背叛国家的要求,这就是千古典故“苏武牧羊”的故事。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典故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典故 篇1 意思是比上不行,比下还强。源自东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崔子玉、杜伯度是前代有名的书法家,以草书著称于世。罗晖和赵袭两位书法家生活的时代比杜伯度生活的`时代晚。一个叫张伯英的人与罗、赵同时代。他为人骄傲自满...

“瓜田李下”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瓜田李下的典故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今只让他...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谁知道关于足下这个词的典故足下这个词的由来和相关成语` -
红山区瑞美回答:[答案] 足下,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 春秋时代,晋国的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导致太子申生自杀,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则逃亡他国.重耳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部落里寄居十二年,后来重返中原,欲寻求各国的协助而复国.他翻山越岭、长途...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关于足下的典故是什么?
红山区瑞美回答: 这时,重耳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染上了风寒,发著高烧,他喃喃呓语著想喝一碗肉汤.但是,随行的人一样也两袖清风,上哪儿去筹钱买肉呢?忠心耿耿的介之推,一咬牙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出热热的肉汤,重耳喝了之后,居然不药而愈.一行人也继续前行,到达了齐国,并获得齐桓公的支持,终于在流亡十九年之后,返回晋国,登上大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足下”一词的典故或出处,.怎么就成了敬称呢? -
红山区瑞美回答: 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担心损害了先王英明的形象,破坏了您仁义的声名,所以逃到赵国....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足下”起源于什么故事?
红山区瑞美回答: “足下”一词来源于晋文公怀念介子推的 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大臣,曾在 晋国公子重耳手下当差并流亡国外十九年.在流 亡的过程中,介子推曾经割...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足下”古文里的指什么 -
红山区瑞美回答:[答案] 释义:(1)足下是一个词语,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出处】:《韩非子·难三》:“今足下虽强,未若 知氏 ; 韩 魏 虽弱,未至如其在 晋阳 之下也.”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 ...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足下”表示对人的敬称,这个词的由来跟谁有关系?
红山区瑞美回答: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19年方回国当了国君,即 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封赏有功之人,当年跟随他出逃的介子推不愿接受 封赏,带着老母隐居绵山中.晋文公到绵山找他,他躲着不出来.晋文公用 烧山的办法迫使他出来,不料介子推却抱着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 于是命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当他想到介子推时就看看 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足下” 一词由此而来.“足下”因一开始 就代表晋文公所尊重的人,所以逐渐演变成表示敬意的人称代词.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的由来? -
红山区瑞美回答: 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 这四种称呼共同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脸,因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 见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脸,我只敢看你的台陛之下——大家知道皇帝的龙椅,就是那个宝座有一个台,台上面...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足下”的由来
红山区瑞美回答: 足下,好像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具体是谁忘了,诸侯吧,请一个人去当官,但是他不去.去 找他的时候他就躲在山上,然后诸侯就急了,威胁说如果他不出来就放火烧山,他就是不出来.然后,就真的烧山了.大火灭了以后,去搜山.就发现他被烧死在山上,抱着一棵烧焦的树.诸侯就把这棵树砍了下来,做了鞋子.就是古代的木屐,以便记着.大概就是这样.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足下”一词的典故或出处,怎么就成了敬称 -
红山区瑞美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对男子的敬称一般为“足下”,为什么这样称呼呢? 据《左传》记载,晋文公为公子时,由于父子兄弟之间的冲突,他被迫在国外流亡十九年,直到晋惠公死了,才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他即位以后,对跟随他一起流亡的功臣...

爱新觉罗类15098608923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诗 -
红山区瑞美回答:[答案] 出 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典 故:根据《世本》载,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中华远古108项伟大发明,第35项於则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