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杜牧以小见大手法

作者&投稿:郁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牧的赤壁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1、以小见大,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和“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是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

试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杜牧的《赤壁》一诗。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

杜牧的赤壁全文
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从艺术上看,诗人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的常用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

赤壁杜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释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

对赤壁这首诗写法上的认识
《赤壁》中,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的常用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来写;还有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

结合杜牧的赤壁全诗分析这首诗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通过写将大乔,小乔锁于铜雀楼,以小见大,写出周瑜的失败

杜牧· 赤壁
古代遗物的出现触动了作者的情怀,使他发出感慨:如果当年赤壁之战时没有东风帮助周瑜,周瑜就不会取胜,那么东吴的两大美女大乔和小乔,应该就被曹操虏进铜雀台了吧。“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二乔”被锁暗指东吴战败。作者通过遥想周瑜当年的幸运,表达了对那些历史上的幸运者的讽刺...

杜牧 赤壁 赏析
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参考资料:百度 ...

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深刻含义_百 ...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出自唐代杜牧《赤壁》,原文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

赤壁 杜牧 赏析
原诗:《赤壁》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释: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2、销:销蚀。3、将:拿起。4、磨洗:磨光洗净。5、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6、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7、周郎:指周瑜,字...

俞闸15810473296问: 结合杜牧的赤壁全诗分析这首诗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
鼎城区头孢回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通过写将大乔,小乔锁于铜雀楼,以小见大,写出周瑜的失败

俞闸15810473296问: 《赤壁》 杜牧 1.这首诗是杜牧凭吊___遗迹而作.2.这首诗以小见大,借一件古物兴起___以两个美女象征__ --
鼎城区头孢回答:[答案] 这首诗是杜牧凭吊东汉末年赤壁之战遗迹而作,诗中的周郎即三国时的周瑜.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俞闸15810473296问: 杜牧中《赤壁》以小见大好处的好处 -
鼎城区头孢回答: 这首诗以小见大,借一件古物起兴对历史的兴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俞闸15810473296问: 杜牧 赤壁 赏析 -
鼎城区头孢回答: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俞闸15810473296问: 《赤壁》这首诗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
鼎城区头孢回答:[答案] 以小见大 以两个美女的命运来折射国家的命运 可为以小见大 别出心裁! 或 说明了英雄事业的完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倘若失去这些条件 可能英雄事业就无法完成 暗示自己的怀才不遇

俞闸15810473296问: 杜牧的诗<赤壁>中,以小见大,借一件古物兴起 - ----------,以两个美女向往------------- -
鼎城区头孢回答: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是以小见大.

俞闸15810473296问: 对赤壁这首诗写法上的认识 -
鼎城区头孢回答: 杜牧的《赤壁》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赤壁》中,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的常用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来写;还有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试想,若东吴前国主和当朝主帅之妻均已被曹军掳去铜雀台,那战争的结局不言自明,这就使得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

俞闸15810473296问: 杜牧的《赤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是象征吗? -
鼎城区头孢回答: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俞闸15810473296问: 杜牧《赤壁》中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感慨的是? -
鼎城区头孢回答:[答案]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以小见大的手法 古物——折戟 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

俞闸15810473296问: 杜牧的赤壁中前两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
鼎城区头孢回答: 由写景转到叙事 运用描写 的写作手法 最后一句以小见大,若当年东风不与周瑜大军行方便,那么大乔小乔就会被夺去,沦为曹公妾.借两位女子的命运暗示了东吴战败后生灵涂炭的样子,同时也写出了东风对这场战役的影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