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七原文译文

作者&投稿:除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述而原文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孔子删诗书,...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第七则述而篇)
【原文】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评析】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

儒家积极入世经典语录
8、饭疏食饮水,曲脑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选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乐在其中啊。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选自《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

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第七
孔子曾言:“我仅是阐述前人的思想,尊重传统,自比于老彭。”他强调默记知识,不断学习而不感到厌倦,教导他人时也充满热情,这样的品质他自认为并不缺乏。对于品德修养、学习实践和个人品行,孔子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感叹自己年老体衰,已不再梦见周公。他教导弟子要追求道义,以德为据,以仁为依...

述而第七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张九成的诗:[射宿有心阴中物,钓...
最近整天在忙,早上七时到晚上十时,很难得接近计算机,喘息一下。这首仍是口语诗,因为用了古时的口语,可能较难理解,相反,知道古时口语,就很易解通了。第一句。阴中:阴,即阴暗、暗中;中,即命中、击中——阴中就是暗中攻击,暗害之意。是为人不齿的。射宿,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射巢中...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孔子删诗书,...

述而第七翻译
由于字数太多,无法输入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十则第七则的主张是什么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论语·述而第七》33:辞其名而居其实
《论语·述而第七》33:辞其名而居其实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这是孔子成名后的自谦之词,在他老人家编订《春秋》《尚书》《易经》《诗经》《礼记》等五部经典,广开私学,教授三千弟子,成就七十二贤人的...

《论语·述而第七》32:孔子要是也腰疼
《论语·述而第七》32:孔子要是也腰疼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中国人,最好为人师。街面上,但凡有人遇到点困难,马上会聚拢起一群看热闹的人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都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给当事人出各种各样的主意,唯独那个当局者——是迷的。其实,你...

唐毅15063647363问: 翻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大悟县保婴回答:[答案] 论语述而第七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3)隅:音yǔ,角落.【译...

唐毅15063647363问: 《论语·述而》原文 -
大悟县保婴回答:[答案]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

唐毅15063647363问: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第七则述而篇) -
大悟县保婴回答:[答案]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

唐毅15063647363问: 《论语 述而》 -
大悟县保婴回答:[答案]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

唐毅15063647363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的识是什么意思 -
大悟县保婴回答:[答案] 识 zhì 记住:博闻强识. 标志,记号. 论语述而第七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 【注释】 (1)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 (2)诲:教诲. (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 孔子...

唐毅15063647363问: 《论语》述而第七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诚心求教) -
大悟县保婴回答: 【原文】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注释】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2)窃: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

唐毅15063647363问: 这句话是什麽意思?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这句话出自《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述而第七》的注释,这一章原文如下:子曰:「志於道,志者,心之所之... -
大悟县保婴回答:[答案] 天地之间无论到什么地方心中都一直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唐毅15063647363问: 《论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子曰:“不愤不启,...求求了 -
大悟县保婴回答:[答案] 论语 述而第七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

唐毅15063647363问: 《论语》中 其不善者而改之 的 而 -
大悟县保婴回答:[答案] 原文出自于《论语·述而第七》中第二十二章的内容.由于原文“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了述语“择”字,所以这里的“而”应该是表承接的连词,即:后一个行为“改之”承接前一个行为“择其不善者”.“而”可译为:就.原文...

唐毅15063647363问: 《论语》述儿~全篇 -
大悟县保婴回答: 述而第七『⒎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盗比於我老彭.” 『⒎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⒎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⒎4』子之燕居,申申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