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看雪张岱

作者&投稿:啜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岱的代表作《湖心亭看雪》介绍,张岱散文介绍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用几行文字便描写出了粉妆玉砌的西湖,关键是张岱兴致很高,只身一人划船前往观雪景,本以为在雪天只有自己一人欣赏这山河美景,当船...

张岱《湖心亭看雪》句子赏析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下面是我整理的《湖心亭看雪》的句子赏析,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湖心亭看雪》句子赏析 文章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用语朴素,平实,意蕴却很深远。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

湖心亭张岱翻译及原文
湖心亭看雪 【作者】张岱 【朝代】明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

湖心亭看雪里的名句
湖心亭看雪 作者: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

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意思
“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出自明张岱《湖心亭看雪》,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此篇是张岱小品散文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称字字珠玑,此文篇幅...

亭心湖看雪赏析
张岱的这篇小品文,被誉为西湖雪景的绝唱。文章以他亲身经历的西湖乘舟赏雪为线索,展现出深邃的隐逸情怀和浓厚的怀旧情感。在连续三日大雪、夜深人静的时刻,他独自驾舟前往,不料在亭中偶遇两位同道中人,三人共酌,直到离别时才互道姓名,这种淡然与不经意,恰恰体现了他们的真性情。文章的魅力在于其...

张岱湖心亭看雪原文及赏析
在这种鸟兽绝迹的气候条件下,作者偏偏要放舟独行,前往湖心亭看雪,其游兴之浓,为人之痴,全都不言而喻。从文章的意脉上看,“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为下文作铺垫; 而作者在更定之后“独往湖心亭看雪”则又为下文埋设一条伏线。“更定”是指天将明未明之时,古时以更记夜时,一夜分五个更时...

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

《湖心台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

湖心亭看雪原文
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

苏阳18572505548问: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于哪年? -
绥中县甲磺回答:[答案] 本文是写于明朝灭亡后,本文开头只是为了缅怀已逝去的明朝而已. 开头的意思是“明朝崇祯五年的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连续下了三天,西湖上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全文也是含蓄地表达了对前朝的思念. 我们老师只介绍说是写于明朝灭...

苏阳18572505548问: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张 岱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 -
绥中县甲磺回答:[答案] 14、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15、(1)作者用简洁、传神之笔,借四个量词,通过对长堤、... (2)示例:一弯新月,一叶扁舟,一轮圆月,一眼泉水,一抹彩霞,一束阳光………… 16、更定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示...

苏阳18572505548问: 《湖心亭看雪》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
绥中县甲磺回答:[答案] 《湖心亭看雪》是明代散文家张岱一篇小品文.全文仅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文中描写雪景的特色有: 1.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画...

苏阳18572505548问: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 -
绥中县甲磺回答: 湖心亭看雪 作者: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苏阳18572505548问: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连用三个“与”字有什么作用 -
绥中县甲磺回答:[答案]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

苏阳18572505548问: 湖心亭看雪选自什么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
绥中县甲磺回答: 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 (明代)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苏阳18572505548问: 求老师解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阅读下面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矣,余拏... -
绥中县甲磺回答:[答案] 1.D 2.D 3.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意对即可) 4.(1)作者用简洁、传神之笔,借四个量词,通过对长堤、湖心亭、小州和人的描绘,使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形成对比,烘托出水天之间一...

苏阳18572505548问: 如何赏析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篇散文? -
绥中县甲磺回答: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

苏阳18572505548问: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 -
绥中县甲磺回答: 小题1:D 小题1: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浑然一体,上下白茫茫一片. 小题1:人鸟声俱绝 上下一白 一芥 两三粒 小题1:D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D项中“是”都是“这”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写法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句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为“侧面烘托”.

苏阳18572505548问: 湖心亭看雪和初至西湖记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何不同?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写的,初至西湖记是袁宏道写的.求求各位大哥大姐帮个忙,本人急用! -
绥中县甲磺回答:[答案] 《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 《西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