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与学鸠想说明的道理

作者&投稿:章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蜩与学鸠的寓意
蜩与学鸠的寓意:应要认清大小的本质,要明了自己的位置,要知晓自己的不足,要开拓思路,追求更高远的境界。蝉和学鸠讥笑大鹏说:“我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来,有时没飞上去投落到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而往南海去呢?”到郊野去的,只需带三餐的粮食而当天返回,肚子还是饱饱...

庄子《逍遥游》中用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引出命题的语句是什么?
小聪明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庄子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与冥灵(大乌龟)、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

庄子逍遥游说明什么道理 逍遥游简介
1、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并指出这些小动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2、《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

庄子在《逍遥游》中想要表达什么道理?
《逍遥游》告诉了我们的道理: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才能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奈何世间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庄子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庄子《逍遥游》 主旨及评价?
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与冥灵(大乌龟)、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等,自然就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作了这一...

庄子的《北冥有鱼》表达了什么样的寓意?
一、主旨 《北冥有鱼》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庄子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

庄子的主要思想精髓
道家认为为人处事应取道枢之理,将大道比为圆的圆心,像是转动着的车轮的车轴,所有阴阳的道理像车的辐条一样,与车轴相连;因此所有的车条都有道理,是轮流沉重的,那就该阴则阴,该阳则阳,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自然人”与“社会人”庄子用大鹏和蜩、学鸠的比喻来说明“自然人”和“社会人...

简析《逍遥游》中庄子诗意的人生境界
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别,反而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第2段,对上文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这一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不及”,包含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两重意思。作者举出“朝菌不知晦朔,...

《庄子·逍遥游》中“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圣人无名”的翻译
翻译如下: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

品读逍遥游第一段谈谈庄子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并创设情境再造想象_百度...
第三层,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鹏鸟背宽翼大,要乘厚风行万里;蜩与学鸠身轻翼小,枪榆枋而知足.虽然所...

安胞19116982650问: 庄子的《逍遥游》第二段通过朝菌、蟪蛄、冥灵、椿,说明小大之辩的道理,它们的“所待”是什么? -
山丹县风湿回答:[答案] 第二段承接上文,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即小与大的区别.中心意思还是说明,小与大等一切关系都是相对的.本段也有两层含义. 庄子指出,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相比,普通的人与彭祖相比,以及上文的蜩、学鸠与大鹏相比,都...

安胞19116982650问: 鹏与蜩学鸠的对话表达了什么 -
山丹县风湿回答: 鹏与蜩学鸠的对话出自《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一章. 对话表达了蜩与学鸠是凡流,鲲是有为境界,比他们更上的还有一些层次,最后终极境界是逍遥游.只不过使用了一些对比和舍弃,找到了人生应当达到的极至而已.

安胞19116982650问: 结合《庄子》一书,谈谈庄子的美学思想 -
山丹县风湿回答:[答案] 庄子的美学品质 最近在看一本中西哲学对比时,看到了西方的尼采和庄子有很多的共性,于是翻阅了一些庄子的书,喜欢... 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第三层,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

安胞19116982650问: 逍遥游》作者用鲲鹏和蜩鸠的寓言故事想说明什么意思 -
山丹县风湿回答: 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鲲鹏在逍遥游的境界上超过了蜩鸠;越是有大行动,越是要有所凭借.

安胞19116982650问: 逍遥游用寓言故事设喻有什么作用 -
山丹县风湿回答: 逍遥游》阐述的是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即什么是自由,人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但是,庄子并不是通过理论的逻辑论述来阐明这个问题的,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的故事,来展现作者的思想.这些故事将庄子所追求的那种玄妙的、难以表述的逍遥的精神境界,形象地展示出来.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共有一百多个寓言,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寓言故事集.通过寓言故事来阐述思想是一种很好的、也是特殊的方式,有意会之妙.庄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可称典范.

安胞19116982650问: 庄子的《逍遥游》第二段通过朝菌、蟪蛄、冥灵、椿,说明小大之辩的道理,它们的“所待”是什么? -
山丹县风湿回答: 第二段承接上文,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即小与大的区别.中心意思还是说明,小与大等一切关系都是相对的.本段也有两层含义. 庄子指出,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相比,普通的人与彭祖相比,以及上文的蜩、学鸠与大鹏相比,都是小与大的区别.这种“小大之辩”是从现实的层面上来看的,也就是从“有待”的层面上来看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从“无待”的角度来看,那么,即使是长寿的冥灵、大椿、彭祖,他们依然受到“知”“年”的限制,依然没有达到完全的自由.人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是徒然感叹人生的短暂,羡慕彭祖的高寿;或者只是看到相对关系中的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那么就和庄子前文所批驳的蜩与学鸠是一样的了.

安胞19116982650问: 《逍遥游》第一段描写了那些景物有什么道理 -
山丹县风湿回答: 意思是不要囿于识见,自以为是,如蜩与学鸠然.有很多人对世界有片面的认识理解,便自以为知道了大道,认为自己最高明,认为自己的理想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天下人共同的目标,其实他们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摸着象腿的和摸着象鼻子的互相攻击着,以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理.把《庄子》内七篇联系起来仔细看看,也就差不多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安胞19116982650问: ...C.庄子用漫画式的笔触刻画了蜩与学鸠对大鹏鸟的奚落和嘲笑,其自鸣得意的口吻正表现出这两个小虫本身的可笑和可怜,亦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
山丹县风湿回答:[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⑴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⑵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 小题3:试题分析:D.(“旨在说明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有误,应当为“旨在说明人应当脱弃一切物...

安胞19116982650问: 御天地之正气……为之逍遥 此句中间的是什么 -
山丹县风湿回答: 原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出自《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