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与蔡京堂兄弟

作者&投稿:生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蔡襄是否也像蔡京那样是奸臣?
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唯一的联系就是都是书法家,后来蔡囊取代蔡京成为宋四家。一位是庆历名臣(史称有宋一代名臣)端明殿学士蔡襄,一位是五度度相、贵为太师的蔡京。他们是同乡、同姓、同宗、同一朝代的大臣,算起来。哥两是堂兄弟。蔡襄和蔡京应该是同宗,但是只是同大宗,关系非常远,蔡京到是...

“宋四家”中的“蔡”原先是指蔡京吗?
顺便提一句,蔡京和蔡襄是族人,蔡襄年长一些,有说是叔侄,也有说是堂兄弟。"蔡京说"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当时的一些文人在比较了两蔡的书法后认为蔡京的书法更优,加上他们认为蔡襄比苏黄米三位年长不应该排在最末,于是得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是指蔡京,后人因厌恶蔡京的为人所以以蔡襄替代他。我认为...

郦倩17852729254问: 蔡襄与蔡京同姓又同在朝为官,二者之间有没有关系? -
云龙区奥万回答: 蔡襄与蔡京是堂兄弟的关系,但是关系并不亲近.据记载,蔡襄出生于1012年,而蔡京则是在1047年出生的.此外,蔡襄与蔡京都是兴化军仙游县人,但是所住村落并不一致.就血缘关系来说,同为“蔡”姓,又同是仙游县人的蔡襄与蔡京其...

郦倩17852729254问: 蔡襄和蔡京的关系 -
云龙区奥万回答: 蔡京是蔡襄的堂弟,他们之间的关心一直被人误解,蔡京的书法别具一格,与当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被称为苏黄米蔡,由于蔡京是个奸臣,他们三人不愿与之为伍,后将蔡京易为蔡襄,后人就这么一直误解着.望采纳!

郦倩17852729254问: 蔡京是不是蔡襄,两个人之间有什么关系,还有两个人的简介 -
云龙区奥万回答:[答案] 蔡京(1047-1126),字元常,蔡襄堂弟,熙宁三年进士,徽宗时拜尚书做丞右仆射.曾四秉国政,天下目为“六贼”之一,善书,用功甚勤.在宋四家中“苏、黄、米、蔡”中其实当中的”蔡”原指蔡京.后世恶其为人,才换上蔡襄的.这说法是有道理...

郦倩17852729254问: 蔡襄和蔡京有什么关系吗? -
云龙区奥万回答: &橘子洲头&19级2012-06-04蔡京是蔡襄的堂弟,蔡襄书法也很好因为蔡京名声太坏了 所以四大书家也有蔡襄而不是蔡京的说法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

郦倩17852729254问: 蔡京书法好在哪里? -
云龙区奥万回答: 蔡京精工书法,尤擅行书,其书笔法姿媚豪健,结体开张,形似米南宫,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绍圣间,天下号能书,无出其右者. 蔡京字元常,蔡襄堂弟,曾四秉国政,天下目为“六贼”之一,善书法,用功甚勤悟性甚高,自成一家,当时就有“京胜于襄之说.可惜他为士林所不齿,如依据不因人废书的原则,蔡京在书法史上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郦倩17852729254问: 《水浒》描写了“四贼”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都是倒行逆施、坏事做绝的大官僚,选择其中的一个谈一谈
云龙区奥万回答: 蔡京(1047-1126),字元常,蔡襄堂弟,熙宁三年进士,徽宗时拜尚书做丞右仆射.曾四秉国政,天下目为“六贼”之一,善书,用功甚勤.在宋四家中“苏、黄、米、蔡”中其实当中的”蔡”原指蔡京.后世恶其为人,才换上蔡襄的.这说法是有道理的,蔡襄比苏轼大25岁,属于父执,师长辈,应居四家之首,进居其末,显然非宋人的原意.蔡襄为传统派,苏、黄、米是尚意派,放在一起,也实在不伦不类.不过,蔡襄作为传统书家,他是主流书法代表人物,在当时影响很大.《宋史》本传说他“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欧阳修说:“苏子美兄弟后,君谟书独步当世.”苏轼也推为“本朝第一”.可惜蔡京为士林所不齿,如依据不因人废书的原则,蔡京在书法史上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郦倩17852729254问: 蔡京哪里人 -
云龙区奥万回答: 宋朝时福建莆田仙游人

郦倩17852729254问: 蔡姓历史名人(蔡姓历史名人简介)
云龙区奥万回答: 蔡邕、蔡伦、蔡襄、蔡文姬、蔡京等.1、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着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郦倩17852729254问: 为什么大奸臣蔡京的书法评价那么高 -
云龙区奥万回答: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堂弟,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东都事略》卷一〇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