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之言

作者&投稿:裘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司马迁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出自何书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史记》之《报任安书》。意思是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依相对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社会的各种发展演变,进而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道理。通过史实记述,有所取舍褒贬,寄寓理想形成自己独特自成一家的史学理论学说。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用我那...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出自谁口?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进而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道理,通过史实记述,有所取舍有所褒贬,形成自己独特的自成一家的史学理论学说。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之口,这是他总括自己修《史记》的目的和意义,...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安书》选段: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译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

解释这个文言:充少孤,乡里称孝。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充少孤,乡里称孝。——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各我孝顺在乡里受到称赞。少:小时候。孤,失去父亲的孩子称孤。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他就广泛地通晓了诸子百家的著作。遂:就。博通:广泛通晓。

警世通言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诗文
老夫不负亡儿临终之言。适才先生来的小路之右,一丘新土,即吾儿钟徽之家。今日是百日之忌,老夫提一陌纸钱,往坟前烧化,何期与先生相遇!”伯牙道:“既如此,奉陪老怕,就坟前一拜。”命小童代太公提了竹蓝。 钟公策杖引路,伯牙随后,小童跟定,复进谷口。果见一丘新土,在于路左。伯牙整衣下拜:“贤弟在世...

警世通言关于俞伯牙的诗句
1.警世通言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诗句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可惜颜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留得贤名万古扬。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忆昔去年春,江...

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文言文
5. 警示通言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诗文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只因觅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舍意客来心不胜,知音人听话偏长.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

游逸15012432132问: 蒯彻之言是什么意思?蒯彻之言是什么意思?高手指点! -
沛县优甲回答:[答案] 蒯彻,在《史记》、《汉书》中都是叫蒯通,因为汉武帝叫做刘彻,所以史家避讳就把他大名改了.这一点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了. 他原是韩信的谋士,劝韩信趁着天下未定,夺取政权,对韩信说:“古语云:天与弗取,反受...

游逸15012432132问: 蒯彻之言是什么意思? -
沛县优甲回答: 蒯彻,在《史记》、《汉书》中都是叫蒯通,因为汉武帝叫做刘彻,所以史家避讳就把他大名改了.这一点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了. 他原是韩信的谋士,劝韩信趁着天下未定,夺取政权,对韩信说:“古语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正是时候,将军若坐失良机,日后悔之晚矣.” 可惜韩信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后来,韩信遭到刘邦吕后陷害,被杀.临死前,韩信就说:“悔当初不听蒯彻之言,故有此难.” 所以,蒯彻之言就是劝韩信自立的这番话了.

游逸15012432132问: 我可以说楚汉年间最厉害的谋士是蒯通吗 -
沛县优甲回答: 不可以,可以说其是一个还不错的说客.蒯通在楚汉年间最知名的也就是离间齐王韩信时那一番狡兔死、走狗亨的说词.这段说词,目的不是为韩信谋划,同样不对事实负责,是为离间,犹如战国纵横家.在楚汉年间蒯通只是一个露面两次的普通角色,战略谋划不如张良,战术计策不如陈平,见识气度不如亚父,治国统御不如萧何

游逸15012432132问: 韩信的下场 - 韩信因为什么事得罪了吕后,后被吕杀害?
沛县优甲回答: 韩信的被杀,并不是得罪了吕后的结果,虽然不无吕后因韩信语言中得罪过其妹夫樊... 直接决定楚汉之间的胜负,他如取蒯通之言,隔岸观火,时下,就可形成一个刘邦、...

游逸15012432132问: 韩信死后,谋士蒯通是怎样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邦不杀自己的? -
沛县优甲回答: 蒯通是说,现在天下这么乱2113,有本事的人那么多,大家5261都在抢秦朝的4102皇位,你又不能把1653人都杀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前203年,蒯通跟韩信说,汉王让韩信你去打齐国,但是又让郦食其去劝他投降,你用几万人,才...

游逸15012432132问: 如果韩信听蒯通之言三分天下最终将会是谁统一天下? -
沛县优甲回答: 还是刘邦 首先,即便是三分天下,韩信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权势,但是刘邦当时仁义的招牌已经传边天下,这样以来韩信的手下势必有一部分不再服从韩信而转投刘邦. 其二,韩信当时投靠刘邦,刘邦在了解其才能以后对其礼遇有加,如若韩信背叛,将被天下人所不齿. 其三,项羽即便和韩信协议,韩信最多也只是保持中立,而当时刘邦在荥阳有张良辅佐,虽然不能打败项羽大相持下去还是没问题的.一旦这样韩现为了扩张势力必然会进攻项羽的地盘(因为第一个他聪明的话不能进攻刘这样他的部下会因为义气而北欧按他),使项羽首尾不得相顾. 总之韩信听蒯通之言三分天下背叛刘邦以后最后得天下的还是刘邦,第一个灭亡的是项羽.韩信虽然善战,但是争夺天下军事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游逸15012432132问: ...解衣推食,宁负汉皇?萧何一言便强入贺,欲谋逆者怎会坦率如斯?是侯不负汉,而汉忍于负侯,侯之死,冤乎哉! 不日,蒯通被带到,高祖亲自审问.“... -
沛县优甲回答:[答案] 这是关于韩信的,大抵是说韩信死了,前面说韩信千金投河,感谢当年洗衣粉的老人给他的一顿饭.后面写了韩信死后,刘邦亲自审问韩信的谋士蒯通,蒯通从容以对,最后刘邦将他放了.

游逸15012432132问: “不赏之功”是小功劳吗?
沛县优甲回答: 古装电视剧中有“不赏之功”的说法.那么“不赏之功”是指因功劳小 而不赏吗?... 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这是韩信 的谋士蒯通说...

游逸15012432132问: 蒯通,本人感觉是个真正有才的人,历史上怎么评价的 -
沛县优甲回答: 蒯通,本名蒯彻,因为避汉武帝之违而改为通.有人从楚汉时期记载蒯通的言论以及《史记·田儋列传》:“从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汉书·蒯伍江息夫传》:“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

游逸15012432132问: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 -
沛县优甲回答:[答案] 烹:煮烧.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出处:鲁迅《立此存照》:“... 持否定态度的只有一个理由:韩信要反,刘邦挡不住.后人有诗曰:蒯通言哪里是疯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蒯通,韩信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