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通感修辞手法赏析

作者&投稿:仲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哪两句用通感手法写出了塘中月色的和谐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
此句用了通感修辞手法 --- 将光与影和谐的组合比作梵阿玲上演奏的名曲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色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作者对月夜的喜爱之情。--- 荷塘月色本属于 视觉范畴,是作者看到的景象但作者却运用听觉上的描述,使其和谐美丽的特点得以突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通感修辞手法也称为移觉,即转移不...

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还有其他作品中的:朱自清 《春》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其他: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

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荷塘月色》 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 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 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

荷塘月色是如何分层次的?
第四自然段写月下荷塘.描写层次是先写叶,再写花,后写清香;先写静态,但静中有动,后写动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通感,还采用许多叠字,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第五自然段写荷塘月色.描写层次是先写月光,再月影,最后光影合写.(修辞手法)写月光,以巧妙的比喻赋予月光以质感.写月影,把塘中月色和岸边...

朱自清-河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所有句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

谁能帮我写二句利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的句子?
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不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是以“兼格”的修辞样式出现的。即一种修辞格之中包含了另一类修辞格,形成了主格和次格(或“副格”)两种修辞格兼用的现象。例如:(1)“通感+比喻”格。

海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不能把通感简单理解为感官的转移,这种理解没有什么意思,更不足于说明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而不是由一端到另一端的静止不动。在《荷塘月色》中还有几处通...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作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关于通感的修辞手法的作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2、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3、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

荷塘月色的写景特点?写作手法?
朱自清先生对剖开来的“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作进一步的“精耕细作”, 从视觉 、听觉 、嗅觉 等角度去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大小、数量、气味、声音, 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这样, 就把景物表现得非常细腻。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荷塘月色》这篇...

祖言15031478281问: 《荷塘月色》中运用通感手法的两个句子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荷塘月色》中的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

祖言15031478281问: 荷塘月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
尖扎县可多回答: 1、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飘渺的歌声似的. 效果:把原本香味扑鼻的微风给变成“美妙的歌声”,作者是以嗅觉来沟通听觉方面的感受,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

祖言15031478281问: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第四段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作者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一是“通感”.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是将听觉和嗅觉打通;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则是将听觉和视觉打通.二是“比拟”.“袅娜”“羞涩”两词可...

祖言15031478281问: 《荷塘月色》中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描写荷香的句子通感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

祖言15031478281问: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什么是通感?找出文中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

祖言15031478281问: 荷塘月色的问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你结合该句品析这样写的妙处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月色荷塘的清香吸引我的嗅觉,婉如高空飘渺的轻歌唤醒我的听觉那样惬意.

祖言15031478281问: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指出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此处采用的修辞手法叫“通感”.光与影是视觉的感受,如名曲听觉上的感受,作者把两种感觉联系起来,显现出作者当时忘掉其他事情的一种轻松感觉.在光与影的和谐映衬下,静境中徐徐响起了音乐声,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觉,...

祖言15031478281问: 朱自清 荷塘月色 单个句子赏析5个句子赏析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荷塘月色》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有鲜明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

祖言15031478281问: 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赏析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这是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里的句子,这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听觉形象——小提琴曲,来形容视觉形象——荷塘中的月色,其作用主要是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多个角度丰富了文章的...

祖言15031478281问: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 -
尖扎县可多回答:[答案] 此句用了通感修辞手法 -------------------------------------- 将光与影和谐的组合比作梵阿玲上演奏的名曲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色的美丽与和谐. 表达了作者对月夜的喜爱之情. ---------------------------------------- 荷塘月色本属于 视觉范畴,是作者看到的景象但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