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赤壁和谁在一起

作者&投稿:空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赤壁怀古中怎么表现出作者的旷达乐观
“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

求董其昌《前赤壁词》原文
前赤壁赋[1]苏 轼 壬戍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4],水波不兴[5]。举酒属客[6],诵明月之诗[7],歌窈窕之章[8]。少焉[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0]。白露横江[11],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2]。浩浩乎如冯虚风[1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崩云”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陆游《入蜀记》说赤鼻矶“亦茆冈尔,略...

大江东去的上片是什么
上片以问月起句。古诗词以「问月」起笔,以苏轼为例,就有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的千古绝唱。本词问月,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他的问月,点明了作词的时间:深秋的月明之夜,(当年苏轼游赤壁也恰是秋凉之夜)。「京尘千丈,可形容此人杰?」虽是问句,却表达了词作者...

赤壁赋 经常默写的名句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8、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

赤壁赋的有关知识
在解说这一点之前,具体比较一下两赋的主客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是他们的关系产生两赋有差别的结构,而松紧异趣的创作心态就因结构的差别而显示。 两赋的主客关系如下: 第一,前赋的主客之间,感情的旨趣更和谐。此赋首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拼音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苏轼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其词“以诗入词”,首开词坛“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西昆体余风。后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惟苏轼故作豪放,其实清朗;其赋亦颇有名气,最知名者为贬谪期间借题发挥写的前后《赤壁赋》。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现其文命题...

描写诸葛亮和周瑜的诗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李九龄《读三国志》 5. 谁知顾曲风流客,伯业东南启六朝。(林朝崧《周公瑾》) 6. 唯思对公瑾,把酒话江南。(朱松《春晚五言寄梦得》) 7. 赤壁归来应叹息,人间更有一周瑜!(陆游《曹公》) 8. 周郎二十四...

前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

荣弦19421151100问: 谁和苏轼一起游的赤壁
祁阳县复方回答: 有潘大临

荣弦19421151100问: 你知道吗?苏轼两次泛舟赤壁,同游人均是不知姓名的一般人士,而核舟的船头上与苏东坡同坐的居然是黄庭坚 -
祁阳县复方回答: 他们三个是好朋友. 而游赤壁的过程,实际上是苏轼从愤懑抑郁的情绪经由一番哲思转而旷达自适的过程.其间,从《前赤壁赋》来看,是由”客“这个对象对”苏子“的劝说和引导,进而”苏子“顿悟,云淡风轻,无所不适. 其实呢,这些主与客的对白,都是作者自己寻求解脱的内心活动. 雕刻者这样做,无非是以理想的情怀做一个假想,或者也是一种寄托.因为佛印代表佛(释),黄庭坚可以充当儒的角色,而苏东坡在当时的解脱借助于道,因此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谙合.

荣弦19421151100问: 苏轼、黄庭坚、佛印他们三人是否曾在一起游历过赤壁? -
祁阳县复方回答: 从《核舟记》中可以认为他们三人曾在一起游历过赤壁.

荣弦19421151100问: 核舟记简短翻译,答对有200QB -
祁阳县复方回答: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都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

荣弦19421151100问: 苏轼黄庭坚佛印去过赤壁吗? -
祁阳县复方回答: 苏轼游赤壁时,黄庭坚、佛印并不在苏轼的旁边.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

荣弦19421151100问: 苏东坡与哪几人在赤壁怀古 -
祁阳县复方回答: 和他的弟弟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时因"念奴娇·赤壁怀古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黄州西山麓,斗入江...

荣弦19421151100问: 苏轼泛舟赤壁时,是同两个不知姓名的一般人士,为什么作者(王叔远)要把他和佛印鲁直拉到一起
祁阳县复方回答: 这恰是王叔远高妙之所在!苏轼与黄庭坚半师半友,志同道合,仕途上有着共同的命运;佛印是苏轼最为知己的僧友,他浪漫机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谈给东坡以某种启示.知己同游,是何等的欢愉畅快!王叔远将黄庭坚、佛印与苏轼同游赤壁的场景刻在核舟上,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表现,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想象,他是想通过这三个人同游的场面更为形象地表现《赤壁赋》里苏轼表达的那种豁达意境. 由此可见,核舟的“奇巧”之妙,不仅在于雕刻技艺,更在于内容构思.它需要雕刻者对表现的内容具备准确而富有想象力的理解.

荣弦19421151100问: 在《核舟记》中,雕刻者为什么要把苏轼和黄庭坚、佛印拉在一起呢?(苏轼游赤壁时,黄庭坚、佛印并不在苏轼的旁边.)这是为什么咧? -
祁阳县复方回答:[答案] 三人本就是好友,又有苏轼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同是“苏门四学士”,加上苏轼和佛印,苏轼虽然是儒家,但又受佛老思想影响,有与佛印一样的出世思想,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中都透露着超然出世的道家思想,可谓他既是与黄庭坚同...

荣弦19421151100问: 苏,黄,佛印是否真的同游过赤壁? -
祁阳县复方回答: 我在百科中找到了这一则文人轶事,毕竟真假还有待考察嘛,不过我还是认为没有一起有过赤壁的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

荣弦19421151100问: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大苏泛赤壁” -
祁阳县复方回答: 有,但不是赤壁之战的赤壁.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里,常常游览山水,写作诗歌,抒发他的心情.有一次,他打听到长江边有个名胜古迹叫做赤壁,就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里,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到赤壁去游览.在那里,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生情,十分感慨.回来以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赤壁赋》.苏轼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却出了一个不小的差错.原来黄州的赤壁并不是周瑜火烧曹军的地方.三国的赤壁在现在武汉的上游,而黄州却在武汉下游.不过,黄州的赤壁却因为苏轼这一个差错出了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文学家,就称它为“东坡赤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