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拼死吃河豚的故事

作者&投稿:厉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简介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

有关汉字的谐音歇后语、笑话、故事和来历。
拼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贫血病人——脸上无光平地里起坟堆——无中生有平光镜——八面光屏风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瓶口封蜡——滴水不漏瓶子里的苍蝇——没有出路泼妇搽粉——只图脸上好看婆婆一个说了算——没公理婆婆嘴吃西瓜——滴水不漏婆媳吵架儿子劝——左右为难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作迫击炮对...

郗樊15317259323问: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中有句“正是河豚欲上时.”难道就是有毒的河豚?苏东坡也“拼死吃河豚”?谢谢. -
连江县妇炎回答: 是的.自古就有吃河豚的历史.汉代:“芦根煮汁,服之即解.”——张仲景《金匮要略》;好象那时河豚还不那么出名.唐代:“有大毒,中毒即死,灌篓篙汁复生”——杨晔,这个家伙不出名,出名的是那最恶心的药方“凡中其毒,以芦根汁和蓝靓饮之,陈粪清亦可.”孙思邈. 五代:那乱世人肉比较流行.宋代:“中其毒者,水调炒槐花末及龙脑(冰片)水、至宝丹皆可解……橄榄子亦解鱼毒.”《吴郡志·卷二十九》.时代在进步,槐花水、冰片什么的比灌大粪强多了;而且还指出“色淡黑有文点,谓之斑子”的河豚特别毒,似乎我见过的河豚都是这个样的.另外提醒一句,河豚皮上有细刺(确实如此),要反卷着吃,如果划破口舌呵呵——灌大粪吧.呵呵呵!!!

郗樊15317259323问: 长江三鲜是什么? -
连江县妇炎回答: 长江三鲜”,一般指刀鱼、鲥鱼、河豚. 传说中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刀鱼、鲥鱼、河豚生活在海中,是很要好的朋友.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它们结伴游进长江,以最快的速度向上游游去.当游到江阴黄山鹅鼻嘴公园时,撞到了网.刀鱼自以...

郗樊15317259323问: 《春江晚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
连江县妇炎回答: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夜晚雨景的诗,抒发了诗人的喜悦心情.作品资料 【作品名称】惠崇春江晚景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苏轼 【作品体裁】诗(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

郗樊15317259323问: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什么诗?诗中欲的意思是什么 -
连江县妇炎回答: 惠崇春江景是一首描写夸天景色的诗.诗中欲字是将要的意思.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郗樊15317259323问: 河豚可以吃吗 -
连江县妇炎回答: 河豚不可以吃. 河豚中毒严重者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切勿食用. 每年3至4月,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皮下脂肪含量高,肉质鲜美,也是河豚...

郗樊15317259323问: 苏轼用诗句写活了惠崇的画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连江县妇炎回答: 先说题鸭戏图,单从字面上来说,作者在画上看到了竹子,桃花,春江暖水上漂着的鸭子,还有开着小黄花的蒌蒿和芦苇滩上的芦芽;那水中的河豚,画面上是看不到的,...

郗樊15317259323问: 材料:宋朝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河豚鱼说》,说的是南方的河里有一条豚鱼,游到一座桥下,撞到了桥柱上.它不责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打算绕过桥柱游... -
连江县妇炎回答:[答案] 第一问,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题干问的是故事里的豚鱼犯了一个怎样的致命错误,从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从故事里的这条豚鱼没有很好地进行自律,在做事的时候,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怎样做,自觉约束自己,...

郗樊15317259323问: 我想问一下惠崇的《春江晚景》写了什么景色,帮我想像一下写成400字的文章 -
连江县妇炎回答: 有一天,著名诗人苏轼到他的老朋友惠崇所在的寺庙去做客. 苏轼来到寺庙里,他们见面之后,惠崇先是给苏轼泡了一壶好茶,然后说:“苏施主,我最近画了一副画,但没有好的名字,请帮我提一个吧.”说完,惠崇便把画拿了出来展开,苏...

郗樊15317259323问: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上的意思 -
连江县妇炎回答:[答案] 《惠宗春江晓景》 (也作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

郗樊15317259323问: 苏轼一生里重要的事迹. -
连江县妇炎回答: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