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人而不知于人是指

作者&投稿:殳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知于人是什么意思?
“不知于人”是一个比较具有歧义的短语,难以确定具体所指的含义。它既可以指某种秘密或隐蔽的信息,也可以指某种意义上的无知和无法理解。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陌生的单词和短语,这时候我们很可能认为这些内容是“不知于人”的,而不得不求助于别人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理解它们的...

“君子不失色与人,不知于人”的意思是什么?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②,不失色于人(3),不失口于人(4)。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⑤,言足信也。”【注释】(1)本节选自《表记》。(2)失足:指举止不得体。③失色:指仪表不庄重。(4)失口:指言语不慎出重。(5)惮:威严。【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众人面前的举上要不失体统,仪...

致人而不致于人什么意思
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意思是:施加给人,而不被人引来施加。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释义...

文言文致人
致人而不致于人: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作战中要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致,招致。引申为调动。 《孙子兵法》第六篇讲的就是这种战术。人们常说“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说,如若想取胜,就要支配敌人而不能被敌人支配。 "致"是通甲字通"治"统治的意思,文言文里的于是被的 意思. 致人而...

人不知而不愠的而表什么
”“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知”作“知道”讲的时候,首先可以与知人善任的“知”相同,可以解释为“了解”。是说我们的才华、能力不被了解,不被赏识,得不到提拔重用,我们也不必郁闷,也不必生气上火,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心平气和,一如既往。

“人不知而不愠”的出处是哪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

《孙子兵法》善攻不知守,善守不知攻,太有道理了!不与我战,攻其所必救...
致人而不致于人:致,招致。人,这里指“敌人”。致人,招致敌人,可引申为调动敌人。致于人,被敌人所调动。致人而不致于人,能调动敌人而自己却不被敌人所调动。出其所不趋:出,指出兵。出其所不趋,我军出击的地方是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趋其所不意:我军奔袭之处,出乎敌方意料之处。微...

文言文形容本人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文言文翻译
” 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而人家不知道或人家不赏识、任用。而:转折连词。愠:恼怒,恼恨。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道德高尚的人。○紧承第二句,提出了一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这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即使由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暂时受了委屈,也不恼恨人,这才称得上道德高尚。 以上一则三个并列的反问句,从...

■请问论语的精髓的道理是什么?谢谢
本人于6月7日已经在‘论语治天下c’的问题中阐述。但因字数太多,至今仍在审核中。本人邮箱boy8566@qq.com请邮箱联系。 内容如下。希望你能看完,请你看完。谢谢。在我看来,论语的精髓,这一句话就已经概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个“不亦”...

畅怜15759097619问: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什么意思?最近在一本书中看的讲《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 ,不明白什么意思希望有人能回答一下 -
东河区润肠回答:[答案] 这是说,在战争中要掌握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致,招致.就是招致敌人听从我的,而我不听从敌人的.

畅怜15759097619问: 《孙子兵法》中“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东河区润肠回答:[答案] 这句话出自“虚实第六”,主要含义是在战场上要把握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能被敌人调动.即: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被动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能够调动敌...

畅怜15759097619问: 《孙子》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译文是什么?
东河区润肠回答: 孙子在《虚实篇》中提出了“致人 而不致于人”的著名论断,就是说作战中要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阐明了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夺取克敌制胜主动权的战争指导思想.致,就是受制,这里指调动. 于就是被的意思.

畅怜15759097619问: 致人而不致于人什么意思? -
东河区润肠回答: 主要含义是在战场上要把握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能被敌人调动

畅怜15759097619问: 孙子兵法中“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什么意思? -
东河区润肠回答: 如若想取胜,就要支配敌人而不能被敌人支配.孙子在《虚实篇》中提出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著名论断,阐明了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夺取克敌制胜主动权的战争指导思想.《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畅怜15759097619问: 治人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易懂! -
东河区润肠回答:[答案] 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 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

畅怜15759097619问: 帮我解释以下《孙子兵法》里面的几句话!帮我翻译一下!!是《孙子兵法》里面的!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致人而不至于人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匡时事... -
东河区润肠回答:[答案] 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争中的主动权.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利用便利条件制定有利于我方的战略,以及进行相关操作. 匡时事来贵知人:孙子兵法中好像没有这句. 孙子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这是在全胜思想的基础上...

畅怜15759097619问: 孙子兵法思想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与个人实际的联系 -
东河区润肠回答:[答案]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说要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掌握主动权的意思.联系到个人,在生活与工作当中,也要掌握主动权,处处占据主动,不受制于人,才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做出成绩,干出一番事业.

畅怜15759097619问: 请学者回答?
东河区润肠回答: 指的是通过对“虚”“实”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来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即“致人而不致于人”,灵活用兵,因敌制胜.而孙子所提出争取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反映到投资者在市场上的具体操作中,则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争取主动权

畅怜15759097619问: 孙子兵法思想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与个人实际的联系 -
东河区润肠回答: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说要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掌握主动权的意思.联系到个人,在生活与工作当中,也要掌握主动权,处处占据主动,不受制于人,才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做出成绩,干出一番事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