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散射实验结论

作者&投稿:游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弗里德曼的相关学说
1967年,大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并达到设计能量,作为试运行开始了一系列电子-质子散射实验,包括电子-质子弹性散射实验、正电子-质子弹性散射实验和电子-质子非弹性散射实验。但是,这些实验的结果只是证实了已有的结论。当入射电子能量进一步加大时,就进入了从未有人探索过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区域。这时,电子的能量是如此之高...

卢瑟福实验为什么用了α粒子而不是β粒子?如果用β粒子的话能得出什么...
其中核外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被视为噪声,是我们不希望得到的。但由于核外电子的质量远小于α粒子,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核外电子的运动被显著改变,而α粒子的运动基本上没有被改变(可以用牛三或动量分析)所以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还是靶原子核,或者说α粒子散射实验中核外电子引起的...

对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会...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故AB错误;造成α粒子散射角度大的原因是受到的原子核的斥力比较大,故C正确;α粒子运动过程中受到除重力之外的斥力作用,因此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α粒子散射实验要明确其实验现象和结论,了解该实验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

高中物理有关人文知识总结 例:卡文迪许做了扭秤实验
24. 原子结构: 1898 年,汤姆孙提出“西瓜模型” (或“枣糕模型”。P51 ) 1903 年勒纳德在实验中发现较高速度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说明原 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后来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完全否定了汤姆孙的模 型。 25. 1909 年,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知道学生盖革和马斯顿进行α粒子散射 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P52...

戴维森的历史再现
他们断定散射曲线的原因就在于原子重新排列成晶体阵列。这一结论促使戴维森和革末修改他们的实验计划。既然小的晶面排列很乱,无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他们就作了一块大的单晶镍,并切取一特定方向来做实验。他们事前并不熟悉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前后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准备好新的镍靶和管子。有趣的是,他们为熟悉晶体结构...

居里夫人的实验过程
太郎的土星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符.于是卢瑟福得 出结论:在原子内大部分地方没有大质量的粒子,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顺 利地穿过;在原子内部有一体积极小而质量极大的核,少数α粒子就是和 它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才反弹回来,形成大角散射;另一些α粒 子之所以发生偏转,是因为在靠近质量集中的地...

大一统理论的四种作用力的发现与论证过程
后来又观察到介子、重子和轻子通过弱作用的衰变和中微子散射等弱作用过程。弱作用力程在四种作用中是最短的,在低能过程中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参与弱作用过程的粒子在同一点的作用。分析实验的经过发现,费米子在一点的弱作用(称为费米作用),是两个费密子弱作用流的耦合。弱相互作用的特点是对称性低。在弱相互作用中...

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因此为了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但不能得到原子核内的组成,故B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ACD可以.本题选择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的,故选:B.

核半径的核半径意义
但其中心部分的密度基本相同,表层的厚度也大致相等.这就是说,核的密度及其变化情况与核的质量数无关.近年来通过高能电子对原子核的散射实验来研究核的电荷分布范围.因为电磁相互作用的规律人们已经认识得比较详细了,所以这种方法应该说是比较精确的.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r0=(1.1~1.3)×10-15m...

威沾15977468253问: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 -
多伦县力美回答:[选项] A. 原子的核式结构 B. 原子能级的存在 C. 电子的存在 D. 原子核具有放射性

威沾15977468253问: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核还可再分 C.原子具有核式 -
多伦县力美回答: 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威沾15977468253问: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分别是什么?从中他概括出的结论有哪些? -
多伦县力美回答:[答案]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从氮核中打出了一种新粒子.根据这种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他的质量 ,原来他就是H原子核 焦作质子 用P表示 m=1.6726231*10^-27 直到了质子是原子核的一部分 核式模型

威沾15977468253问: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多伦县力美回答: 答案C α散射实验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眼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从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思路分析:根据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作出判断. 试题点评:考查对α散射实验结果的认识. 查看原帖>>

威沾15977468253问: 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 )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B.原子中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 -
多伦县力美回答: ABD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其运动方向基本不变,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这个核就叫原子核.原子核很小,只有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接近原子核,受到较大库仑力而发生偏转;而绝大多数α粒子在穿过金箔时,离原子核很远,所受库仑斥力很小,故它们的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A、B、D.

威沾15977468253问: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上学吧找答案
多伦县力美回答: A、此实验不能说明原子核内存在质子,故A错误;B、由于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原子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央很小的体积内,即原子核内,不能说明原子核有其本身结构.故B错误,C正确.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绕核旋转.故D错误. 故选:C.

威沾15977468253问: 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 -
多伦县力美回答:[答案] 原子结构并不是想汤姆森所说的大量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也就是所谓的(西瓜模型或者是葡萄干模型)原子内部是由原子核分布在原子中心位置 电子则呈环状分层的分布在原子核周围,这就是a粒子散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当然后人又把这个模型...

威沾15977468253问: 1911年,卢瑟福做的α粒子试验受到轰击的原子是不是发生化学变化?(详细解释)是原子核发生变化了吗? -
多伦县力美回答:[答案] 结果:大多数散射角很小,约1/8000散射大于90°; 极个别的散射角等于180°. 结论: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 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却成了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有力...

威沾15977468253问: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中存在() -
多伦县力美回答:[选项] A. α粒子 B. 原子核 C. 中子 D. 电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