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曾侯乙墓编钟

作者&投稿:揣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侯乙编钟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3、历史见证:曾侯乙编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通过研究曾侯乙编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出土环境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进行曾侯乙墓发掘期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填土清除完,把墓葬打开时,...

曾侯乙编钟是哪个朝代的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朝代的。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什么样的
1978年在湖北随县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一件惊世之作——编钟被发掘出土。这套编钟共分三层悬挂,包含64枚大小不一的钟,其音域宽广,涵盖了五个八度,且具备完整的十二音律,足以适应各种转调演奏。它们的造型既雄伟又优雅,每一枚钟都饰有精细的纹饰,展现出高超的艺术美感。更为珍贵的是,编钟上刻有...

曾侯乙编钟的历史以背景?\/
在一九七八年,我国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乙墓惊世骇俗地出土了一套编钟,这套编钟因其庞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名扬四海。编钟共由六十四件组成,包括十九件钮钟和四十五件角钟,它们被精心悬挂在三层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均为一位青铜佩剑的武士形象。这些钟的大小和重量各异,上层最小,...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故事(简洁一些的)!_百度问一问
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这套编钟是中国战国早期曾国青铜乐钟,于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它们因刻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编钟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以及楚惠王所赠的鏄钟1件,共计65件。这些钟按照大小和音高的不同分为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

曾侯乙编钟历史意义
曾侯乙墓编钟的发现,对全球考古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珍贵的考古发现揭示了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经拥有高度精湛的音乐制作技艺,以及规模宏大的乐队,这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罕见。编钟的铸造工艺展示了我国古代青铜技术的卓越成就,它不仅是我国音乐艺术的瑰宝,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曾侯乙编钟的制作...

湖北省博物馆里面曾侯乙编钟是真品吗
是真品。关于曾侯乙编钟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

湖北编钟是哪个朝代
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钟,但它们都没有成为乐器,这是因为,这些钟的截面是正圆形的,声音持续时间太长,唯独中国的编钟,它的截面像两片瓦合在一起,因为钟体扁圆,边角有棱,声音的衰减较快,所以能编列成组,作为旋律乐器使用。在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有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

古代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有什么独特之处?
曾侯乙墓中最引人注目的乐器当属编钟。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出土的编钟中编制最大的一套,共65件,分上、中、下三层八组悬挂在钟架上。其中有镈钟一件,铸有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作钟赠曾侯乙永世享用的铭文。全套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演奏五声、六声乃至七声音阶...

曾侯乙墓的墓室中出土的乐器编钟有什么特点?
钟架旁边有两根粗大的撞钟棒和六件T字形钟槌,均为木制彩绘髹漆,显然是配套的击打编钟的工具。钟架高达3米,长10米,体积之大以至于需要十人一起合作才能演奏它。全套钟架由245个构件组成,可以拆卸,设计精巧,整架编钟在地下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仍屹立如故。曾侯乙墓编磬 ...

广服15513779277问: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 - 搜狗百科
零陵区去甲回答: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时,整套编钟耸立如故. 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战国时发展成 61 枚....

广服15513779277问: 什么是曾侯乙编钟 -
零陵区去甲回答:[答案]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在相和歌中,最重要而且最能反映当时艺术水...

广服15513779277问: 介绍曾侯乙编钟50字数限制 -
零陵区去甲回答: 国家一级文物 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 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三层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镈钟1件;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总量重达5吨,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广服15513779277问: 曾侯乙编钟的名词解释?急啊 -
零陵区去甲回答:[答案]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

广服15513779277问: 曾侯乙编钟出自哪个历史时期?描绘了什么现象?反应了什么音乐特点? -
零陵区去甲回答:[答案] 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

广服15513779277问: 论述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科学价值及其历史意义急. -
零陵区去甲回答:[答案] 刚好考试也考这个 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一支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它表明早...

广服15513779277问: 简单介绍曾侯乙编钟 -
零陵区去甲回答: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时,整套编钟耸立如故. 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战国时发展成 61 枚...

广服15513779277问: 湖北省随洲市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它的构成:演奏方式: -
零陵区去甲回答:[答案] 曾侯乙编钟 开放分类: 音乐、乐器、文物、青铜器 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

广服15513779277问: 课文从那些方面介绍了曾乙侯编钟,它的重要价值是什么? -
零陵区去甲回答:[答案] 一.编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在曾侯乙编钟上,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等先秦乐律的重要资料,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一部珍贵的音乐理论论著”,“一部不朽的古代乐律学典籍”. 二.编钟是古代铸造史上的顶峰,对研究古代青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