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对人的毒害

作者&投稿:藤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举制对文人毒害有多大?
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它深深的腐蚀着文士的心灵,使一些文人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作者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如果可怜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进士,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仕途。而那些...

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是什么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范进中举说明了什么道理
《范进中举》说明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古代士人的危害,告诉我们一个热衷仕途名利、以趋炎附势为风气的社会无法造就真正的知识分子,只会毒害一代代的读书人,全文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与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该作品...

历史上好有哪些受科举制度毒害
久而久之,科举制度就毒害了所有的人,使社会中所有人,使他们冷酷、势利、虚伪、卑鄙。因此,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来像是一个巨大的毒瘤,严重侵蚀着帝国的躯体。科举不灭,则国必灭!

鲁迅为什么对科举制深恶痛恨
科举制是我国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该制度在清朝末年已经相当腐朽,基本不能选出任何人才,反而毒害了广大知识分子。随着进步知识分子的觉醒,科举制的不足逐渐被认识到。到鲁迅的时代,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共识。鲁迅小时候接受了为迎合科举制考试而实施的封建教育,并深受其苦。后来又适时接受到了...

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有哪些?
1、从社会原因看:①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孔乙己一生追求的功名思想使得他这个不能“进学”的读书人成为任人践踏的牺牲品。②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变得麻木不仁,他们同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看着比自己更弱的人受害竟成了他们的乐趣,这种常以嘲笑更不幸的人取乐的病的人群恰恰反映了...

白光想表达什么
那么世界不管是什么样,你能看到的永远都只是心里那个固有的样子。所以,《白光》肯定不是在“质疑科考游戏规则的反鸡汤”,因为鲁迅的逻辑靠谱的。用这种方法证明科考游戏不行?那那些考上的人怎么解释?如果用一个失败者的遭遇来证明某个制度不行,那我们是不是需要制造一个不产生失败者的制度。

古代科举制对读书人毒害很深,就像孔乙己,范进。那现代高考等同于古代...
天朝教科书有个习惯就是喜欢什么东西都绝对化,选择性教育,很容易给人造成一些错误的感觉。是谁说科举对人毒害深?那只是相对现在而言。科举源于隋唐,在这之前一直实施的九品中正制,在魏晋之后已然成为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工具,说白了就是拼爹。不管你有多大的才能,都必须有人推荐,然而有资格推荐的...

科举制度毒害了古代的读书人,可为什么科举制度还能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
首先纠正一个观念,科举制度是隋代开始出现,延续到了近代,一共1000多年不是两千年。科举制度本身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其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现代各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与中国的科举制度差别不大)至于科举制度毒害了古代的读书人这个主要是明代以后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出现问题,形式大于实质才出现的问题。相...

为什么孔乙己这篇文章中的科举制度是毒害读书人的?
看科举制度 当然就是说考试选拔人才等的制度 那么当然是读书人才考试 所以是毒害他们

成凭13356281702问: 请问科举制有什么危害呢?我国古代科举制严重危害读书人的思想,还有什么原因呢? -
八宿县再宁回答:[答案]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只许考生作八股文,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这为中国的封建制度培养人才. 至于另外的朝代,总得来说对国家选拔人才是有帮助的.

成凭13356281702问: 科举制的弊端 -
八宿县再宁回答: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成凭13356281702问: 由孔已己看出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 -
八宿县再宁回答: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孔乙己的无能,空空的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而无法自立更生.那时候文人的无能 科举制度害人的制度,为了当官而读书.只知道子乎者也

成凭13356281702问: <儒林外史>中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人的心灵5个例子 -
八宿县再宁回答: 周进、范进、严监生、马二先生、匡超人

成凭13356281702问: 范进中举 为什么说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 -
八宿县再宁回答:[答案] 因为,古代教育没有新意感.重蹈覆辙,做无用功!

成凭13356281702问: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八宿县再宁回答: 一、范进之所以发疯,我以为可从三方面总结:一是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直接危害.这又体现在两方面.在思想上,范进认定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够跳龙门,彻底改变穷困潦倒、饱受欺凌的人下人境况.于是,才呕心沥血、集希望于科举考...

成凭13356281702问: 为什么孔乙己这篇文章中的科举制度是毒害读书人的? -
八宿县再宁回答: 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

成凭13356281702问: 鲁迅为什么对科举制深恶痛恨
八宿县再宁回答: 科举制是我国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该制度在清朝末年已经相当腐朽,基本不能选出任何人才,反而毒害了广大知识分子. 随着进步知识分子的觉醒,科举制的不足逐渐被认识到.到鲁迅的时代,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共识. 鲁迅小...

成凭13356281702问: 简要归纳小说《孔乙己》的主题思想 -
八宿县再宁回答:[答案] 都体现了世态炎凉,都是生活在谁会底层的农工,却都会讽刺讥笑他人,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人们冷漠,世态炎凉.... 最这对这种谁会现象不满,于是写下了几篇文章,写出了封建科举制对人的毒害.而只有在这种背景才能产生的世态炎凉,...

成凭13356281702问: 孔乙己?谁能总结一下.......给分啊!!! -
八宿县再宁回答: 《孔乙己》的思想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去分析:第一层面,也是最低的层次,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第二个层面,也是更深层次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腐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