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素材

作者&投稿:任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翻译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翻译是: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出自《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什么意思
本末:树根和树梢;终始:事情的结局和开头。 指事 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发展 规律 。 成语出处: 《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理论是真实的吗?
1. 因果律在佛教中被视为客观存在的原则,它指的是事物之间最重要且直接的关系。这一原则强调任何现象或事物都有其原因,正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表达的。2. 在佛教中,一个生命的当前发展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努力来改变,这些努力即种下的不同因,将导致不同的发展...

因果律真的存在吗
因果是客观存在的。因果律是指所有事物之间最重要、最直接(可以间接)的关系。表示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即“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意。这一世的生命发展,可以由不同的努力(即种不同的因),而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果)。因果关系,亦称“因果律”。...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闻其先后,则近道矣”,是什么意思?
(世上的所有)物体都有起端和末端,(所有)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知道)明白了其中的前因后果,那么离成道就不远了。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请问何为道?_百度...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道是指”道理,规律“。此段话的原文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

礼记认为终极目标除了使人章明美好德行之外还有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in)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关爱民众、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最高境界的善。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个体现因果关系的词汇,出自《礼记·大学》的经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方能接近真理。”这里的“格”,指的是深入分析和辨别事物的本质。"物格而后知至"意味着只有将事物彻底理解和区分开来,智慧才能得以显现。如果本末倒置,或者对重要的事物漠视,对次要的事物过分关注,...

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的句子是
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的句子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指的是每一件事物都有其根本和枝末。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本质和规律,这些规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规律和本质,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事有终始则指的是每...

柞壮19167071031问: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出自哪里?
博罗县人凝回答: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见《礼记•大学》. 这两句大意是:天下万物有本有末,经营百事有始有终. 此二句以精当的语言,点出事物都有主要和次要的区别,言外之意就是:办事时应先抓住根本,抓住主要矛盾,那么枝节问题、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了.作者还认为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因而要注意溯本求源,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此名句对分析问题,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柞壮19167071031问: 佛教 经典语录 -
博罗县人凝回答: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斌宗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

柞壮19167071031问: 本末倒置的成语语故事 -
博罗县人凝回答: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基本释义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出 处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 成语典故 《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

柞壮19167071031问: 怎么理解“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博罗县人凝回答:[答案]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无极大道一本散而为万...

柞壮19167071031问: 《大学》中写得经典的句子 -
博罗县人凝回答: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都很经典,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采纳,有问题欢迎追问

柞壮19167071031问: 哪些人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定要举事例, -
博罗县人凝回答: 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柞壮19167071031问: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什么意思 -
博罗县人凝回答: 意思: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柞壮19167071031问: 古代《大学》里最重要的六句话是什么? -
博罗县人凝回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

柞壮19167071031问: 谁告诉我本末倒置的 故事 -
博罗县人凝回答: ◣释义◥ 事物的先后次序颠倒.语本《礼记.大学》.后用「本末倒置」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轻重倒置」 ◣典源◥ 《礼记.大学》 大学1>之道,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柞壮19167071031问: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闻其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事有始终,闻其先后,则近道矣” -
博罗县人凝回答:[答案] (世上的所有)物体都有起端和末端,(所有)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知道)明白了其中的前因后果,那么离成道就不远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