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经典语录

作者&投稿:牧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7日禅修感悟——一花一世界,烦恼即菩提
放下对过去的后悔、内疚、自责;放下与人比较;放下责备他人;放下自己是受害者角色;放下自以为是;放下抱怨;放下对人的要求和评判;放下他人的评价;放下借口;放下只想不动的惰性。 禅修课中,净中老师的所有的经典语录我只记住一句就是:你的心还在么? 禅修:生活禅中,早起,收手机,忘记时间,安静吃饭,行步禅,...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绝后空空无圣凡...
)烦恼本,即菩提,罪福没性何处觅,无绳自缚解脱后,大摇大摆大休息。 (菩提本无生,烦恼亦无亡,罪依福为性,福依罪性藏,无解亦无缚,劳歇没思量)莫攀缘,莫执著,随缘随份随饮啄,不变随缘行无碍,自在随心大安乐。(攀缘非攀缘,执著非执著,缘起亦缘灭,何劳生蹉跎,自在随他在,何干汝安乐)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

六祖慧能经典佛语语录
二十一、不思善,不思恶,也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善恶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辨善恶当中,不起任何贪爱、执著。二十二、菩提不在遥不可及的天堂,而在我们生活的世间,是最平凡的东西。二十三、一个勤奋修行的出家人,也许能够不贪爱世间的财、色,但很难断除对佛法、经典的执著。这也是贪欲,必须铲除!菩萨应以空荡荡...

佛教经典语录
佛教经典语录如下:1、譬如人,于梦中,得佛道,度众生,此无道,无众生。佛法性亦复然,坐道场,无所得。若不得,则不有,明、无明,同一相。知如是,为世尊。众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众生,菩萨众,亦不二。知如是,为世尊。2、菩提自性生诸万法,行深般若见诸实相。平等十方无所不至,入...

经典智慧的语录
不要在无明烦恼以外再去找菩提涅槃。当下觉悟、当下寂灭无明烦恼,就是菩提涅槃。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智慧的语录94句,欢迎参考。 1、喜欢上你,是源头的开始,开始恨你,是源头的结束。 2、有教养的上流人士,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物品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 3、讨不得一个如此迷人的女人欢心,在他看来...

经典佛语的语录
6、‘华严经:中有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保持心灵平淡清静,佛性就会自显。 7、蜡烛说它比太阳更明亮,太阳不会为自己辩护。土块说它比泰山更高大,泰山不会回应。 8、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

经典很火语录35条
1、吾之荣耀,离别已久。2、古典音乐能像海纳百川一样,包容和消化人的所有情绪,让你的情感在其中收放自如,感觉很美妙。3、那种东西,我才不怕呢!我信仰的是"火之意志"。不过你信仰的神,并不是所谓的邪神,现在是我!由我来制裁你。4、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

经典禅意的语录
73、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74、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者、附和也、依者、追随也、依者、追踪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75、面对生老病死学佛人如何用平常心用修行的心态去面对?不是说跳到半空中,远离世间的一切因缘,这不可能。佛陀也不是逃避因缘,而是怎样去了这个因缘,为此佛陀离开皇宫去寻找真理,寻找...

佛家法师经典语录
佛家法师经典语录(一) 1、懂得如何爱人,便完成生命的觉醒。 2、生命无法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3、一位具有爱心的人,满眼所见尽是惊奇与生命的喜悦。 4、生命的本质乃是喜税、欢喜、自在。 5、生命的价值在于实践愿力。 6、人生于世,唯有真心实践,才能舍出烦恼,才能转化心灵,当下即能享有...

宣化上人经典语录
平衡就时时都平平静静的,自性一点波浪也没有,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 [64] 我们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去脾气,你脾气若不去,学多少佛法,都是种修罗因,将来结修罗果。 [65] 修道人,要行所无事,积功累德,不可执着。 [66] 学佛的人,先要学吃亏,不占便宜,任何事物都要舍离,因为能舍方能得。 [67]...

浑舍13383284584问: 写几句有关烦恼的经典句子,多一点,有助我选择 -
丹棱县二十回答: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浑舍13383284584问: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
丹棱县二十回答: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系佛教用语,大乘佛教认为人可在烦恼中证得菩提,在生死中证得涅槃.《大集经》卷九十:“常行生死得涅槃,于诸欲中实无染.”《摩诃止观》卷一:“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烦恼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谛.”《法华玄义》卷九:“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离若三道即三德,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观大纲见闻》:“密教谓爱染明王表烦恼即菩提,不动明王表生死即涅槃.显教谓龙女表烦恼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

浑舍13383284584问: 烦恼即菩提,快乐亦是菩提 -
丹棱县二十回答: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如明镜是我们常人的祈求,谁不希望明镜高悬.心中明镜是一种意象,明镜台折射人对缺失的追求,是情绪的安慰,是物化的寄托.如果把心比作明镜台,就是忘了明镜台只能向外.并非是事物的全部.镜子是照外物的,悟道要从心里找,不能向外求.

浑舍13383284584问: 烦恼即菩提的出处 -
丹棱县二十回答: 《六祖坛经 般若品》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浑舍13383284584问: “佛曰:烦恼即菩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丹棱县二十回答: 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烦恼即菩提,是站在大菩提心的角度而言的.是修行者达到一定境界后的感悟.也可以说,众生即是佛.只是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通过戒定慧、四念处、六度万行等即可转烦恼为菩提. 《大集经...

浑舍13383284584问: 佛教经典语录 -
丹棱县二十回答: 佛说;世人营营为了名,世人碌碌为了利.为名者终为名损身,为利者犹如袖蛇而行,抱虎而眠.待到险危之时,在悟出一个空字,为时晚矣!

浑舍13383284584问: 烦恼即菩提,不离生死而住涅盘 -
丹棱县二十回答: 菩提(梵语bodhi),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涅槃(梵语nirvana),意译作灭、寂灭、无生、不生不灭之义.修行不与中道法门相应,始终不得菩提,皆是门外汉,与佛道无缘;修行不能离开现世的生活环境,不得另寻他处以安心...

浑舍13383284584问: 请问谁有有关烦恼的名言警句!!!! -
丹棱县二十回答: 大多数人最烦恼的苦事,就是苦思冥想. ——詹姆斯·布莱斯 ·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佚名 ·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 ——哈利法克斯 ·个人遇到拂逆和不顺,并且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与其烦恼,不如随遇而安.有首歌就是这样唱的: 帧 ?/a>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培根 ·聚敛财富也即自寻烦恼 ——富兰克林 ·欲除烦恼先忘我,历尽艰难好作人 ——民谚 ·向人借债是自寻烦恼 ——英国

浑舍13383284584问: 烦恼即菩提,一声云板响,一念到彼岸是什么意思 -
丹棱县二十回答: 《六祖坛经》: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是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注:凡夫即是佛,烦恼即是菩提,前一个念头迷惑即是凡夫,后一念头觉悟即是佛,前念执着在境上就是烦恼,后念不为境所束缚就是菩萨.凡夫与佛自性无差别,区别只在迷与悟之间,为境所转,则为凡夫,若能转境,本来是佛.此句出自《六祖坛经》.在《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将这句话做了衍申:「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大意是,前念如果执着境界,对所面临的环境产生好或坏、有或无等等反应,那就是烦恼;如果念头一转,下一念离开前念所产生的种种分别、执着、计较,这就是智慧.

浑舍13383284584问: 寻求经典人生小语看谁说的好?
丹棱县二十回答: 1.富贵是人性心态心意对事物拥有的一种相对的自我满足!也许....... 2... 17. 能够觉悟人生烦恼的根源就是菩提,故"烦恼即菩提". 18. 人的语言可以带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