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对仗分析

作者&投稿:车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律诗的平仄对仗基本口诀是什么?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首联首句“渡远荆门外”,远、外都是仄声字,首句平仄为“仄仄平平仄”,这就是典型的“仄起仄收”五律格式。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其实不需要死记硬背,一旦得出了首句...

推荐一首送别诗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别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送别 诗经东方之日,照临下土。十亩之田,...

五言律诗中间必须有什么对仗
李白的五律像他以道家为主的思想基础一样,是非常飘逸自然的,如《送友人》《夜泊牛渚怀古》《渡荆门送别》《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没有修饰雕琢的痕迹,平仄和对仗,都是浑然天成的。没有融会贯通的学识和才华,是很难写得好的。李杜之外,王维的五律最好。《全唐诗》收王维诗四卷三百八十余首,...

渡荆门送别古诗写作文
1. 《渡荆门送别》的作文改写 青年诗人李白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船行江上,山随水走,急湍胜箭,猛浪若奔,两岸青山或刀劈斧削鬼斧神工,或悬崖峭壁森然搏人,随舟随水相对挺出,扑面而来,...

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都是律诗吗
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都是律诗。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均是律诗请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

初二诗四首课后题第四题答案 谢谢
三、《渡荆门送别》赏析(吴企明)人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开故乡,固然会产生依依不舍之情,而长久旅居他乡的人,更会有浓浓的乡思。李白《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这种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首联直扣诗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颔联紧承起句,...

关于战争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唐】李 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

渡荆门送别翻译赏析
昨天赏析了王绩的《野望》,分析了五言律诗最早作品在没有规则下的自然产生,忽然想到了一条思路。然后再仔细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发现确实草蛇灰线,脉络暗合,也就有了下笔写这首诗赏析文章的角度。众所周知李白的古风成就最高,而格律诗中则以七绝成就最高,五律也不错。相对而言,七律就比杜甫要逊色些,排律就...

送别诗有哪些技巧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

有送别诗的意思吗?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

濯肺13515478090问: 渡荆门送别 分析拗救?分析对仗? -
江安县替加回答: 李白《渡荆门送别》拗救分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

濯肺13515478090问: 渡荆门送别(李白的)中对仗工整的是哪一句 -
江安县替加回答:[答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对仗最工整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

濯肺13515478090问: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对仗工巧,逼真如画,有如一副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卷山水图,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
江安县替加回答:[答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濯肺13515478090问: 《渡荆门送别》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江安县替加回答:[答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修辞上运用对仗,动静结合,技巧上运用 移步换景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

濯肺13515478090问: 渡荆门送别(李白的)中对仗工整的是哪一句 -
江安县替加回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①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③. 月下飞天镜④,云生结海楼⑤.仍怜老家水,万里送行舟. ①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形势险峻...

濯肺13515478090问: 渡荆门送别中具体分析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
江安县替加回答:[答案] 衬托手法 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

濯肺13515478090问: 《渡荆门送别》中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江安县替加回答: 渡远荆门外⑴,来从楚国游⑵. 山随平野尽⑶,江入大荒流⑷.——对仗 月下飞天镜⑸,云生结海楼⑹.——夸张,对仗,拟人 仍怜故乡水⑺,万里送行舟⑻.[

濯肺13515478090问: 《渡荆门送别》诗中的对偶句是什么?分别描写了哪四种景象 -
江安县替加回答: 《渡荆门送别》诗中的对偶句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分别描写了:崇山、江水、明月、云霞四种景象.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李白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濯肺13515478090问: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对仗的句子 -
江安县替加回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濯肺13515478090问: 《渡荆门送别》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送”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你简要分析它好在何处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江安县替加回答:[答案] 送字形象的写出了江水的特征,把江水拟人化.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