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冷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
“法理派”和“礼教派”的争执主要有以下几个焦点:第一,“干名存义“条存废问题。第二,“无夫奸”以及“亲属相奸”问题 第三,“存留养亲”存废问题。第四,子孙能否向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问题。第五,封建家族伦理问题。争执的结果是《暂行章程》的制定。“礼教派”认为制定新刑律不应偏离中国男...

礼法之争简介
两个派别的争议焦点在于,法理派倾向于现代化和西化,主张以法律为工具推动社会进步,而礼教派则坚持传统文化的延续,主张在法律修订中融入道德与传统礼教,试图在革新与传统之间寻找平衡。这一争论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矛盾与抉择。

礼法之争的争论焦点
法理派与礼教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干名犯义”作为传统法律中的重要罪名,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而礼教派则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

牛李党争指的是什么,牛李党争的经过结果
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牛李党争的性质,中国史学界对此有很大的分歧意见。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政见不同,也包括对礼法、门风等文化传统的态度之异。大体上认为牛党是新兴的庶族地主,而李党则是没落的门阀世族。而还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牛李党争的焦点在于对待...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什么
所以,百家争鸣,除了争政治思想主张的“市场”外,还在争每个学派的生存空间。具体主要学派争论的焦点:儒墨:仁爱和兼爱之争儒道:有为和无为之争儒法: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之争。有人会问,有没有墨道、道法...之争,我认为是没有的,其实百家争鸣局面就是儒和非儒之争。

文化常识服饰器物
“汉服”热折射出民众对文化传统关注度的提高,但无论是羽扇纶巾、峨冠博带的“穿越”体验,抑或是对传统文化的唤醒,文化传承中“形dao”与“质”之争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汉服早已从小众青年群体的文化表达符号逐步走入大众的审美视野。在审美变化的背后,回避不开的是蕴内含在汉服中绵延千年...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这就由原来的古今中西文化之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封建复古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及其它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开始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也曙光微露。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第四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以前任何...

道家的立场
分歧的焦点是如何理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 范畴。《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

法律与道德谁更重要?
法律就放弃追求公义。所以,立法与司法工作者会故意放过几类特别缺德的人和事。如果你明白国家在追求仁义道德的时候也要讲收益大于成本,就会理解为何法律基本不插手“始乱终弃”这种问题。总而言之,法律边界的基本法律插手的收益、成本的对比(此处的收益、成本请按照广义理解)。

李纨的人物分析
因为李纨知道,整个家族之中,凤姐的位置是风口浪尖,是“锅里斗”的焦点,主子与主子之间的矛盾,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主子与奴才之间的矛盾,全都集中在这里,弄不好就会翻船。凤姐如此机警,又有贾琏时不时出谋划策还动辄被“参”呢,更何况她一个寡妇!李纨不出头露面,并不影响她的形象,相反,倒提高了她的声誉。在...

鲜博19278895424问: 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 -
松桃苗族自治县华福回答: "礼法之争”指以修订法律馆沈家本为首的法理派与义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法律的制定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以沈家本为首的法律派认为修订法律应以西方通行法理为立法基础,因此被成为“法理派”.而以张之...

鲜博19278895424问: 古代有几次礼法之争 -
松桃苗族自治县华福回答: 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干名犯义”作为传统法律中的重要罪名,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

鲜博19278895424问: 礼法之争的焦点之一,义关伦常诸条,应不应该写入刑律 -
松桃苗族自治县华福回答: 礼教派是封建法律思想,也叫礼治派或家族主义派,国情派,反沈派.法理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也叫法治派,国家主义派,反国情派,沈派.这场礼法之争,分三个回合.第一回合的焦点是:义关伦常诸条应不应写入刑律.礼派反对采用律师制和陪审制,反对分家产,反对不对和奸无夫妇女治罪.第二回合的焦点是:"犯奸","子孙违犯教令".第三回合的焦点是:国家主义和家族主义的对立.

鲜博19278895424问: 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一评价 -
松桃苗族自治县华福回答: 清朝一定要马嘎尔尼见皇帝是行大礼 但是马嘎尔尼按照英国的习俗只愿行单膝跪地礼 最后就僵持不下 清朝大臣就说把马嘎尔尼看成畜生 畜生是不会行礼的就好了 结果还是清朝勉强接受了马嘎尔尼的单膝跪地礼 怎么说呢 是代表了清政府的腐朽和与当时世界的脱轨以及狂妄自大

鲜博19278895424问: 清末的礼法之争是中国究竟应该怎样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关系的大论证 -
松桃苗族自治县华福回答: 不只是文化之间的大论证,包括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经济结构的大论证

鲜博19278895424问: 1.“礼义”“礼法”“礼节”的区别? 2.清末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松桃苗族自治县华福回答: 1、礼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 礼法:礼仪法度. 礼节:礼仪规矩;教皇授职仪式上的礼节. 由此看来,礼仪是最基本的,相当于个人;礼法是对礼仪的规范约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