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生活的时代背景

作者&投稿:班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叶长青《文心雕龙杂记》述略
本文拟钩稽相关史料,对其撰述背景和学术特点略作绍介平议。 一 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行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文学科大学中国文学门科目内明确列有“古人论文要言”,规定授课内容为“历代名家论文要言(如《文心雕龙》之类,凡散见子史集部者,由教员搜集,编为讲义)”。说明《文心雕龙》等传统诗文评著作...

说茶的文言文
茶馆的名字记不起来了,进去以后果然感觉很清幽,放着中国的民乐作背景音乐,各种摆设也很特别,不同于饭馆里的热热闹闹。找了一个房间坐定,竹帘儿一响,一位侍茶的姑娘悄然而至。 “几位喝点什么茶?”她问道。“喝那种有茶艺的茶。” 几个人七嘴八舌说。“那就是乌龙茶了。” “那就要乌龙茶。”“要那种乌...

谁知道林斤澜的简介?
以后发表的作品大多为短篇小说,一般取材于农民或知识分子的现实生活,讲究构思立意,风格清新隽永,独树一帜。短篇小说《台湾姑娘》因在题材和写法上新颖独到,曾引起读者注意。1962年春,由老舍主持,北京市文联举行了三次“林斤澜创作座谈会”,专题讨论他作品的风格特色。近年写了一系列以浙江农村为背景的短篇小说,1987年...

描述喝茶但没有提关于茶的字的诗句
3、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原句是即景(四首)其一 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抛开背景来说,就是一个人看到的柳叶桃花,到酒和煮茶的事 4、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喜迎收获的甜蜜,享受生活的安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

汪曾祺写过哪些文章?最著名的是?
短篇小说《受戒》与沈从文的《边城》有点相似,都是有意识地表达一种生活态度与理想境界。《受戒》刚发表的时候,受到很多赞扬,也引起不小的争议,因为其写法确实与50-70年代人们所习惯的小说写法大相径庭。它不但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其叙述也好象是在不受拘地信马由缰。表现在小说文本中,就是叙述者的插入成分特别...

董海川晚清十大宗师(八卦掌拳创始人及主要传播者)
晚清时期,殷夫的早期弟子曾曾祺原名金育辉,他在《记董武师》一书中写道:“四年来到北方,在一个姓氏的统治下”。所以,如果董海川出生在清嘉庆二年,他应该是同治四年,也就是1865年来北京的时候,已经68岁了。考虑到人的正常生理,人已经60岁退休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如此高龄参加工作的可能性是值得怀疑的。据...

什么是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就是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乡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它们在当时出现的文学背景是因“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欣赏小说心理的进步要求着艺术上的突破。1923年周作人连续发表了《地方与文艺》、《旧梦》等文章,提倡乡土艺术。周作人也就成为了乡土小说...

汤沈之争的论争的背景
关于汤沈之争的产生背景,部分学者主张艺术背景说,即是从艺术内部看产生论争的环境。吴新雷《论戏曲史上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江海学刊》1962年12期)认为,明中叶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和文学上公安派要求“独抒性灵”反对束缚,“反映到戏曲理论的发展上”,便出现了汤显祖的创作思想,与正流行的...

沈汤之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艺术背景说关于汤沈之争的产生背景,部分学者主张艺术背景说,即是从艺术内部看产生论争的环境。吴新雷《论戏曲史上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江海学刊》1962年12期)认为,明中叶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和文学上公安派要求“独抒性灵”反对束缚,“反映到戏曲理论的发展上”,便出现了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沈汤之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如在争论发生之前很久,汤沈在政治上便处于“不同的立场”,沈是执政的“追随者”,汤则是“反对派”。兼顾说 有的学者是从政治思想和戏曲创作两个方面来探讨论争的背景。邵曾祺《论吴江派和汤沈之争》(《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在说到论争出现在万历时代的历史“必然性”时,强调了两点:...

粱何18050015751问: 汪曾祺《故乡人》的写作背景 急!!! -
洛阳市芪胶回答: 1. 作者介绍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出生于1920年3月5日.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略高于“秀才”). 汪曾祺的父亲汪菊生(1897——1959)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

粱何18050015751问: 汪曾祺的简介(100字以内)谢谢! -
洛阳市芪胶回答: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粱何18050015751问: 汪曾祺的故事200字左右? -
洛阳市芪胶回答: 汪曾祺小时候是个“惯宝宝”,家里人怕他长不大,按当地民俗,认了好几个干妈,还在和尚庙、道土观里都记了名枣汪曾祺的法名叫“海鳖”.1925年,汪曾祺人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这个幼稚园只有一个女教师,名叫王文英.王文英见汪曾祺小小年纪戴着妈妈的孝,十分心疼他,对汪曾祺,她是老师,也是母亲.56年以后,即1982年,汪曾祺回到故乡,特地去看望王老师,并献诗一首:“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歌声犹在,耳畔徘徊.念平生美育,从此培栽.我今亦老矣,白髭盈腮.但师恩母爱,岂能忘怀?愿吾师康健,长寿无灾.”诗后还有两行字:“敬呈文英老师,五小幼稚园第一班学生汪曾祺.”

粱何18050015751问: 汪曾祺的有什么文学成就? -
洛阳市芪胶回答: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入学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1950年后任职于《北京文学》、《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杂志社,1958年被打成“右派”,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汪曾祺是一个跨时代的作家.从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几乎一直没有停止文学创作,1980年小说《受戒》发表以后,又广获好评,此后,如此乡土题材而又诗意盎然的小说在汪曾祺笔下源源不断.出版有五卷本《汪曾祺文集》和八卷本《汪曾祺全集》.

粱何18050015751问: 汪曾祺《受戒》的写作背景? -
洛阳市芪胶回答: 作者汪曾祺在本文结束后署明:一九八0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这一简单的"注脚"实际上为读者提供了一篇"次本文"."次本文"也可以称为"第二本文",是与"正式本文"("正文")平行存在的、对其进行"解构"...

粱何18050015751问: 汪曾祺的散文定位于什么时期 -
洛阳市芪胶回答: 汪曾祺先生的创作比较早,大约是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受沈从文先生的影响开始文学创作.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是跨越几个年代的作家. 汪曾祺散文流转生动的语言,真挚关怀的语言,自然旷达的思想共同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似水空明淡泊,阔远生动的美好境界.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的散文更多的写于八十年代.出版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等. 汪曾祺的散文应定位于现当代.

粱何18050015751问: 汪曾祺的《老鲁》为什么开头写这一段时期的背景时说自己写得是废话? -
洛阳市芪胶回答: 其实这不是废话,但作者却这样写,和作品的自然恬淡、疏朗质朴的风格相得益彰.他以西南联大生活构成背景,先写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学校状况,再写挖野菜,细节生动.接着再写老鲁,使得人物的出来进去都显得无比自然.

粱何18050015751问: ...《榆树村杂记》中,汪曾祺以细腻敏锐的笔触,解析日常生活的雅洁与情致,以此安抚疲惫的心灵.    这本书,收录了汪曾祺创作“黄金时代”的经典... -
洛阳市芪胶回答:[答案] (1)D、从文章第三段可以看出,“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人间至情至性的热爱以及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和深深眷恋之情”这个表述写的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的风格特点,并非突出的“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的解说.故选D. (2)C、“他将散文集命名...

粱何18050015751问: 汪曾祺的文学常识 -
洛阳市芪胶回答: 汪曾祺的创作以散文、小说居多,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受戒》、《大淖纪事》更被视为是"文化寻根文学"的一部分.

粱何18050015751问: 谁知道汪曾祺的简介 -
洛阳市芪胶回答: 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我们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他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而美与健康的人性,不论在多么古老的民族传统中,永远是清新得如同荷风露珠一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