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察举

作者&投稿:箕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代的察举制度和唐代的科举制度的区别和优缺点?
察举制是地方长官在地方上辖区内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科举制度就是由中央通过考试来考察人才。察举制的优点:1.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2.察...

什么是汉代察举的特科以学童进身者?
汉书·艺文志》云:“汉兴,萧何草律、亦着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诵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察举特科中除了上述比较重要的途径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途径,因为只是偶尔实行,影响不大,这里不再叙述。汉代所实行的察举,不一定在全国范围内...

求科举制与察举制的异同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

察举制演变
汉代察举制度的一大特点在于选拔人才(举士)和提拔官吏(举官)不分,且选举与考课相结合。无论是未入仕者还是在职官员,都可能成为察举的对象。考试(考课)在当时并不占据核心地位,反映出选才和考核制度尚未完全制度化和严格化。东汉光武帝时期(公元25-57年),开始实施“授试以职”,即对被选拔者...

汉代选拔官吏的方式有哪些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在汉代察举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亦得人最多,出了许多名人。孝廉之设,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

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原因
所以,杨坚,杨广两代皇帝本身就是出身自世家大族,他们比谁都懂的一个超级世家门阀对于皇权统治的影响力。而超级门阀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察举制。察举制几乎让天下所有的官员都出自世家门阀。所以,想要瓦解世家门阀的力量,根本措施就在于采取新的官员任免制度,让官员体系中世家门阀不再独大。所以科举制...

汉朝没有科举考试,如何选拔人才?浅谈汉代察举制
人才选拔只有孝廉察举这条路。举孝廉这种制度后来演变成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人才,比如郡国满二十万户的才能察举一孝廉,孝廉成了一种参政资格,它也失去了原始的意义了。后来,地方推举的孝廉,到了中央还要经过考试,才能得到参政机会。所以,假如你出生在汉朝,那么你在年轻时候跑到太学当学生,毕业后,就算...

察举和征辟作为东汉的选官制度被推荐的人要经过哪些考核
察举和征辟是东汉选拔官吏的制度。所谓察举,是地方州郡以“贤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荐上去,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所谓征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名义上,被察举和征辟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

3.隋朝大运河。4.科举制度代替察举制度。5.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四千多华里,南北贯穿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广大地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上的巨大工程之一。科举制 隋文帝时,创立科举制,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

荐举发展历程
汉代察举制度繁多,常科如孝廉选拔贤士,由郡国按比例推荐,后需经经学和写作考核。秀才、明经等科目也选拔才学之士。特科,如贤良方正,由皇帝临时下令,根据治国需要选拔特殊才能的人。然而,察举易受个人喜好和利益影响,导致选才不公,士风败坏。隋朝后,科举制度兴起,以进士科为标志,中央掌控了选官...

成怎15816962714问: 汉朝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历史
于洪区小儿回答: 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能尽孝道,做事正直),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品性贤良,行为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垦种田). ——蔡尚思《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二 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依托权门. ——白寿彝《中国通史》

成怎15816962714问: 察举制在西汉时期的主要作用 -
于洪区小儿回答:[答案] 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一是对于察举人才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新规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

成怎15816962714问: 汉代的察举制度和唐代的科举制度的区别和优缺点? -
于洪区小儿回答:[答案] 察举制是地方长官在地方上辖区内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科举制度就是由中央通过考试来考察人才. 察举制的优点: ... 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 2.察举制...

成怎15816962714问: 汉武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是什么? -
于洪区小儿回答:[答案]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惠帝、吕后(二人执政时间...

成怎15816962714问: 两汉的察举制, -
于洪区小儿回答:[答案] 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如举孝廉之类的,但是会被举的多是些士人和贵族子弟,因为普通人家根本没机会念书~

成怎15816962714问: 汉朝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据此,对汉... -
于洪区小儿回答:[选项] A. 以孝廉为标准 B. 以才学为标准 C. 以品德和才学为依据 D. 以贤良方正为依据

成怎15816962714问: 汉朝选官制度是什么? -
于洪区小儿回答:[答案] 察举制 汉代统治者为了适应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对吏员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套选拔统治人才的制度.这套制度包括皇帝征召、私人荐举等多种方式,但最制度化的是察举,即由地方(也包括中央各部门)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

成怎15816962714问: ...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 -
于洪区小儿回答:[答案] (1)先根据材料说明东汉以来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国家分裂等方面进行补充. (2)依据材料“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成怎15816962714问: 请问汉代“察举和荐举”的区别?
于洪区小儿回答: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察举标准 汉代察举科目很多,察举制实行之初,各科既无统一要求,也没有明确的察...

成怎15816962714问: 汉代查举制度的名目 -
于洪区小儿回答: 1.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后来由推荐制过渡为考试制. 2.明法即为通晓法律者,有点像法官或检察官. 3.茂才就是秀才,即优秀人才,高干子弟都是靠此当官的. 4.明经就是熟读儒家经典的. 5.贤良方正嘛,是有德行的人.比较宽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