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上得中论语

作者&投稿:南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取上得中取中得下的原句是什么?
原句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句话引自《论语》。释义:求它的上部,得到的只是它的中部,求它的中部,得到的只是下部,求它的下部,则什么也得不到。引申义: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

取上得中取中得下的原句是什么?
取上得中取中得下的原句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开始的期望是一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开始期望的只是中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只能是...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无所得。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着无所得”意思是:求一个东西的上部,可能得到的只是中部,求一个东西的中部,可能得到的只是下部,意思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不能完全得到一件东西。求一个东西的下部,那就没有所得,意思是目标不能太低,否则你就会越爬越低,最后没有成就。总体意...

“其上者得其中 求其中者得其下”出自哪篇文章?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上"出自《论语》原做“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意思是:立上等的目标,得中等的结果;立中等的目标,得下等的结果。 意思是目标放长远一点,得到的成就就大一点。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用了此...

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
出自《论语》,是孔子教育弟子的话。全句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取其上者得其中出自论语还是孟子
类似”取其上者得其中“的内容出处不止一处,但《论语》中没有这样的内容。网上有一种说法,说是出自《论语》孔子所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一句。但现在通行的《论语》版本中没有这段话,不知这一说法根据何在。

什么是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
《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译:努力争取上等的目标,得到的可能是中等;努力争取中等的目标,得到的可能是下等;如果将目标定为下等,那就什么都得不到了。意思是:在做一件事情时,要将目标定得比自已预期的目标稍微高一点,竭尽全力,才...

“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怎么解释
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应该把目标定的高一点,只有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挑战,确定更高的发展目标,才能在不断的竞争中,化解危机,创造新的价值。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另外,《孙子兵法》也引用了这句话。

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出自孙子兵法哪一章?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所说的。原文: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白话译文:想要取得一般的结果,就必须要有追求较好结果的目标想要取得较好的结果,就必须要有追求最好结果的目标目标高远,结果才不会太差。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追求上等的,可以得到中等的,追求中等的,只能得到下等的。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向上等的学习,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向中等的学习,只能达到下等水平。

毓叶15542942415问: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 在《论语》的哪一章? -
嘉荫县香菇回答:[答案] 这句话并没有收入《论语》中,只是流传下来的,并没有准确的出处. 《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毓叶15542942415问: 求上得中 文言文 -
嘉荫县香菇回答: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论语》

毓叶15542942415问: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上..怎么理解.. -
嘉荫县香菇回答: 原做“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出自《论语》 意思是:立上等的目标,得中等的结果;立中等的目标,得下等的结果. 意思是目标放长远一点,得到的成就就大一点.

毓叶15542942415问: 这句话是不是出自《论语》啊?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
嘉荫县香菇回答: 这句话并没有收入《论语》中,只是流传下来的,并没有准确的出处. 《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毓叶15542942415问: 欲取乎上,仅得乎中;欲取乎中,仅得乎下. -
嘉荫县香菇回答: 《论语》:“2113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5261其下,则无所得矣”.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唐太宗《4102帝1653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宋末元初时内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容矣.”

毓叶15542942415问: 论语中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应该怎么理解? -
嘉荫县香菇回答:[答案]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打个比方你就理 比如,我想考上中国农大,就把目标定高些,定北大或清华.要考个江西省理科第二,你就要定到第一.同样,如果我想考一般本科,...

毓叶15542942415问: 求一对联另外一半.“求上得中,求中得下,上下求索,有求必应” -
嘉荫县香菇回答: 因为“应”字是平音,所以你出的联只能做下联,对上联: 以天取地,以地取人,天人合一,无为之治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上下求索,有求必应;

毓叶15542942415问: 一句古语表达的意思是以最高标准要求尚不能做到,降低要求则做的更差了? -
嘉荫县香菇回答: 《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帝范》:“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沧浪诗话》:“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毓叶15542942415问: 求仁得仁 - 求解《论语中的一句话论语》中有一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怎
嘉荫县香菇回答: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非说二人以失国为悔也.只是二人既去,设无中子可立,则废宗绝嗣能不动心否乎.既曰求仁得仁,则世间宗嗣又其最小者矣,何足介意. 补注 得仁谓得其本然之性德,性德竖穷横遍.一切具足,而亦一切非有,何有于得,何有于失,何有于生.死而又何怨乎,子贡闻之,而知夫子不为卫君计较于得失生死之间也.求仁即是敦行孝弟.论夷齐而自知卫君应尽之分.善哉子贡之妙问.而夫子之妙答也.

毓叶15542942415问: 《论语》中的一两句名言? -
嘉荫县香菇回答: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