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修家谱开始于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镡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些族谱是从洪武年间开始的,这是为什么?
有很多族谱都是从洪武年间开始的,再往前的族谱大多数可信度不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洪武大移民、明朝鼓励百姓修族谱。一、族谱为何物族谱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依托宗法制而产生,表现形式一般是树状图为主,偶有纯文字型族谱,它一开始是用来区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远近,能够帮助一个家族的日常活动、...

请教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家谱的?
秦代

中国修建族谱是哪个朝代开始盛行的
从宋代开始,修纂家谱是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有修谱传统的地区,随着思想的解禁,曾被视作封建迷信的家谱可以自由流通阅读,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尤其是老人们的美好回忆。而日益安定、富裕的生活,则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精力。在乡土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松散的情况下,修家谱被认为是维持家族凝聚力的一种途径。

中国姓氏家谱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这与后代家谱往往追溯至黄帝的做法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的家谱记载的世系应该始于黄帝时代,换句话说,最早的家谱可能出现于距黄帝时代不久的某一时期。口述家谱黄帝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只有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没有文字,那么最早的家谱就应该是口述家谱...

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编修孔氏足谱是在哪个朝代
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由于孔...

为什么明朝以前不让普通百姓修家谱
兴修族谱从宋代开始。宋代编纂族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

什么是家谱?家谱的起源与发展
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踪溯源、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宗族的作用。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家谱的作用已经上升到规范族人行为准则的一种约束力,其姓氏文化也得到大力的发展,为现在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民间史料。总之,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

黄氏家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民国)吴桢总编 黄炳宣主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一诚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宋崇宁二年黄云始修。 8092【浙江杭州】武林黄氏宗谱 清光绪间礼耕堂钞本 一册 美国 8093【浙江馀杭】黄氏宗谱四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浙江馀杭县文管 8094【浙江萧山】黄氏族谱三十卷 清嘉庆五年(1800)萃焕堂刊本...

为什么要编修家谱?家谱意味着什么?
隋唐五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方到民间更加盛行,家家都有谱,层出不穷。每一次都成为同姓同族人之间的盛事,每一次都成为宗族交流的盛事。族谱中记载的祖先对众人的教诲,是我们祖先的教诲,是我们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家族的光荣和原则。比如,诸葛亮给全家人立的规矩。君子之行,静以修德,俭以养德。非...

重修家谱的前前后后
2002年,由张氏宗亲近二十人,共同集资筹建了家谱续订委员会,方才正式开始了家谱的续修编篡。这项工作细致而复杂,挨家挨户的摸底,研究从相公小康庄照相得来的原有张氏旧家谱,一家一家的对号,但是很多家庭已对不上号,几个人碰了碰头,考虑是不是把现有人员的家谱修好,过去的情况作为一个大帽子...

茅方15787927701问: 民间修家谱盛行于哪个朝代/? -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茅方15787927701问: 立家谱形成风尚是哪个朝代 -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 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

茅方15787927701问: 家谱于什么时间改官修为民修 -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 刘氏宗谱 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茅方15787927701问: 我国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家谱,又称谱牒,是记载着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它包括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 我国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记载姓氏 的骨片.后来,家谱被帝王诸侯用于记 载世系,成为这些人的专利.到了魏晋 南北朝时期,家谱成为世族之间通婚和 做官的主要依据而很快发展起来.到了 唐宋时期,民间私家修谱逐渐形成.明 清时期,民间修谱十分兴盛.建国后, 修撰家谱曾一度停止.

茅方15787927701问: 宗谱创修于何时 -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你好. 西周时期,从周公制定宗法制度后出现宗谱.

茅方15787927701问: 家谱是什么进候开始有的?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

茅方15787927701问: 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修谱 -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从商朝开始的

茅方15787927701问: 中华民族注重修自己的祖普那么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大家都开始修祖普了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乃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上面是找来的资料,其实他的格式的定型,修普之风大盛应该是在明清.

茅方15787927701问: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家谱 -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又称家谱、宗谱、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茅方15787927701问: 家谱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了?
西藏自治区利君回答: 具体的时间应该没有确定吧. 应该是在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有了吧,因为当时修史和记载历史事件的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有能力考证并修撰家谱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