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灏父子状元的传说

作者&投稿:熊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趣的对联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2、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据传,宋人梁皓(一作灏)屡考不中,仍不泄其气,奋发读书,终于在82岁时中了状元。在给皇帝的谢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对联: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泰安的历史名人?
灏有吏才,每进朝奏对,词辩明敏,真宗非常赞赏。景德元年(1004)病卒。有文集十五卷。 梁固(985~1019)字仲坚,梁灏子。自幼好学,曾著《汉春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状元,后人称颂梁灏、梁固父子状元,在东平州城建有“父子状元”坊。梁固有吏才,马元方主掌三司,办事粗率,梁固常受命断案,因判案公正,...

各种对联,对联高手快请~~~
“庄子”既指“庄宅”,又关书名《庄子》;“汉书”既谓“汉子书写”,又关书名《汉书》。再看下面的———:1、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薪的一幅佳作: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

我想找岀5幅对联并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
五副经典对联赏析 1.风声雨声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

钞侵18492005833问: 中国史上有唯一的父子状元吗? -
洪雅县兰宇回答:[答案] 有呀!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北宋时期的梁灏、梁固父子,后人为其修建了“父子状元”坊.

钞侵18492005833问: 有人知道北宋时期”父子双状元”的情况吗 有人知道 -
洪雅县兰宇回答: 北宋梁灏八十二始中状元,他的儿子梁固在他中状元的那一天出生,后来也中了状元,辞世时年仅33岁,史称“父子状元”. (注:事实上,梁灏享年42岁.《三字经》所述:“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和《解人颐》中都说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此乃讹传.)

钞侵18492005833问: 古代梁灏的儿子是谁 -
洪雅县兰宇回答: 历史上有传说梁灏82岁中北宋雍熙二年(985)状元,其实是误传,他其实是23岁中状元,梁灏生于963,卒于1004,总共才活了41岁.其子梁固于梁灏中状元之日出生,后也中了状元,因此与父亲称为“父子状元”.《三字经》所述:“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说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那是讹传.

钞侵18492005833问: 历史上有几对父子状元? -
洪雅县兰宇回答: 整个科举史上一共出现过多少父子状元呢?可以说是7对,更准确说是9对.具体情况如下: 唐代有三家4对:赵蒙(父),赵昌翰(子); 归仁绍(父),归佾(子),归系(子); 归仁泽(父),归黯(子). 宋代三家3对:山东梁家:梁颢...

钞侵18492005833问: 历史上出现过父子两人都考中状元的吗? -
洪雅县兰宇回答: 父子、祖孙都是进士的那就太多了,没有上万也有好几千了.如果说都是进士及第或是状元及第的话那就少很多了. 清: 彭定求、彭启丰:祖孙状元 潘世恩、潘祖荫:祖孙,状元、探花 缪彤、缪曰藻:父子,状元、榜眼 任兰枝、任...

钞侵18492005833问: 父子状元天下有,一门九秀世间无.是哪个皇帝写给哪个臣子的? -
洪雅县兰宇回答: 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北宋时期的梁灏、梁固父子,后人为其修建了“父子状元”坊.你这句诗,是某部小说里的吧? 我也很喜欢寻找历史原型的,握爪,呵呵……

钞侵18492005833问: 吕洞宾为什么不能供奉
洪雅县兰宇回答: 据说王母娘娘过生日开蟠桃会,众路神仙都可来恭贺,惟独指名不让吕洞宾去?因为“?他贪图酒、色、财、气?”.在民间传说中,关于八仙的故事不在少数,并出现了...

钞侵18492005833问: 怎样理解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的意思 -
洪雅县兰宇回答: 据说是北宋时期的白头状元梁灏.梁灏他从小苦读,年年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屡科不第.说白了就是总也没考上.可是,梁灏心志不泯,继续发奋.果然是有心者天不负.终于梁灏在八十二岁那年,考中了状元.发榜之后,这就得说老梁灏了...

钞侵18492005833问: 82岁高中状元,骑马游街时出什么上联,至今没人对得出下联? -
洪雅县兰宇回答: 要说这个人就是梁灏,因为他高中状元的时候已经是82岁的高龄了,有人问他年龄,但是他不好直接说出年龄,于是他就做了一首对联,“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岁.”这样一来,不仅显示出人家的才华很高,学识渊博,...

钞侵18492005833问: 古代为了考上进士而学习一辈子的例子 -
洪雅县兰宇回答: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唐到明清,虽对考生有一定的身份或其他限制,如倡优、皂隶出身者和居父母丧者不许参考,但对考生的年龄从未有过任何限制.自唐代以来,高龄中举及第者历代皆有.尤其是在清代,高龄及第还被视为“熙朝盛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