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渔人的路线图

作者&投稿:井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桃花源记的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渔人沿着小溪往前划行,忘记走了多远的路。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小溪)两岸几百步以内(全是桃树),中间没有其它的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风一吹来)桃花纷纷落下。渔人(对眼前的景色)感到非常奇怪,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这(片)桃林的尽头...

桃花源记
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

《桃花源记》 第四题
1、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3...

《桃花源记》中,渔人明明做了标记,为什么最后没有找到桃花源?
“《桃花源记》中,渔人明明做了标记,最后却没有找到桃花源”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把整个故事刻画的淋漓尽致,不但完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也为整个结局留下了悬念。首先我们把这个看成一个真实的故事。从我们的直观思想看,人家远离世间的纷纷扰扰,过着无忧无虑的美妙生活。用了很高的待遇招待了...

《桃花源记》课文第一段中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沿溪水而上,到溪水源头,便发现了桃花源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怎样进出桃花源的?
2 向往者和平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平与与世无争的意境,和黑暗社会的鲜明对比,3 陶渊明用《桃花源记》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写出了他心中没有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社会风气良好,人们生活和...

文言文,桃花源记,后人根据渔人做的 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其结界怎样?哪位...
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还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桃花源记注释及翻译
桃花源记翻译如下: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就是...

桃花源记中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渔人先是走进了桃林,然后又穿过了一个山洞,发现了桃花源,他在桃花源中待了好久之后就顺着来时的路划船回去了。

桃花源记一文中,末尾两段为什么写渔人出来后,其他人寻找桃花源的事情...
可以说,整部《桃花源记》除了桃花源,其余从里到外,在作者陶渊明看来都是一派乌烟瘴气。在现实的污浊黑暗衬托下,桃花源越发显得美好诱人。图源网络 太守与刘子骥双线并下 听了渔人叙述,太守随即遣人随行寻找桃花源。太守一行人代表了官僚阶级对桃花源的兴趣,就如同恶狼看见美味的肉一般。其心不诚...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渔人的行踪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行踪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原文: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都做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通往桃花源)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中简要概括鱼人的行踪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渔人走进了桃花源的世界,从发现桃花源到进入桃花源,可以看出是有一定偶然性的,但渔人确实来到过桃花源感受过桃花源,而且离开桃花源之后“处处志之”,最终为什么会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呢?不仅渔人找不到了,高尚士刘子骥也“欣然规往,未果”,虚虚实实,神神秘秘,引人入胜.让人感觉桃花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它只是作者幻想中的理想世界,正像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艺术中的自然完全不是现实中的自然,艺术的真实也不等于生活的真实”,也许有时正是不满于生活中的真实,才去构建幻想中的理想国.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和再寻桃源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中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渔人先是走进了桃林,然后又穿过了一个山洞,发现了桃花源,他在桃花源中待了好久之后就顺着来时的路划船回去了.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中,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 - -----,-----,-----,-----的顺序来写.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写.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1.发现桃花林 2.进入桃花源 3.离开桃花源 4.再寻桃花源 其中(3)可以省去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 - --- - 为顺序,以渔人的----为线索,叙写渔人发现桃源,---桃源,---桃源,---桃源,---桃源的过程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桃花源记(以时间)为顺序,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写渔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过程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1、《桃花源记》 一文以时间为线索. 以 渔人进入桃花源先后 为顺序. 从发现桃花源 到 访 问桃花源 ,再到 离开桃花源 ,到 再访 桃源一线贯之,串连全文.2、简介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帅艳15514319452问: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
宽甸满族自治县威特回答: 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划了多远的路程,在迷路的时候发现的.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眼前看到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线.(渔人)就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敞明亮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