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合理吗

作者&投稿:中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攘外必先安内是真理么
所以说,评价“攘外必先安内”,得看具体情况。

对于“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对不对?如何看待这句话?
攘外必先安内,是绝对真理,这句话本身一点错都没有,苏联那样自己崩了,还能奢言与美国争霸吗,问题是安内,应该对什么人安,怎么安。

“攘外必先安内”还是“攘外可以转移内部矛盾向外?”
这两句话都有道理,也可以说是治国治企治家的两种方法。攘外必先安内是不给内部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先将内部严格统一,令行禁止再去对付外部的敌人,这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适用的而且是应该的,但是紧急情况下则不可如此,如日本人开始侵占华北时,老将还在讲攘外必先安内,这种情况下老将实际上已经错过...

攘外必先安内是什么意思?先求国内统一的实质是什么
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在抗日初期提出的卖国政策-攘外便是抗日,而安内则是发动内战,企图“剿共”。先求国内统一的实质便是不顾民族利益,不顾抗日大局,只求一党利益,一己利益,这将受到中华民族的唾弃。此政策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破产,随之而来的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如何评价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是一种指导原则,意指在外部问题得到解决前,必须先解决内部问题。这个原则体现了国家或组织在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思维方式,旨在确保内部稳定和统一,为处理外部挑战提供有力支持。1.攘外必先安内的历史渊源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原则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兵法和哲学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就提到...

崇祯朝时期中央政府主张“攘内必先安外”对不对
首先必须确定,崇祯是错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直都是具有绝对的正确性。只不过安内的方式、效率以及攘外的方针才是应该值得考量的地方。所以崇祯帝是活在理想里,也因为这个错误的方针导致他误杀袁崇焕,加速国家灭亡;更因此没有办法汇聚君臣肱骨之力,最后募捐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国家...

攮外必先安内是什么意思?
攮外必先安内是指在处理外部事务之前,首先要确保内部稳定和安全。这一观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政治领域,攮外必先安内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对外交往或参与国际事务之前,必须首先确保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一个内部动荡不安的国家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也难以获得其他...

攘外必先安内近代攘外必先安内
他强调在内外忧患中,国内统一是抵御外侮的前提,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都必须在国内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九一八事变前,这一政策更多是口号,实际效果有限,日本借此机会发动事变,对蒋介石的政策提出了挑战。事变后,随着东三省沦陷,攘外任务变得迫在眉睫。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强调统一是对外防御的...

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安内”
攘外安内,一词源自古代,其含义在于强调在应对外部威胁之前,首要任务是稳定内部,消除内部纷争。历史上,这个理念在多个事件中得到了体现。西汉时期,晁错作为景帝的老师,主张通过削藩来“攘夷必先安内”。他的观点引发了朝廷内的激烈争论,多数人认为应首先集中力量对付匈奴。然而,晁错坚持认为,通过内部...

攘外必先安内是什么意思
攘外必先安内是指在处理外部问题之前,必须先稳定和安定内部局势,即解决国内的问题,确保国内的安定和统一。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公孙丑上》:“故必先鼓其备,必有后于他者。攘其外,安其内,非无事于中也。”攘外指的是对外国的抵抗和防御,解决外部的威胁和问题。而安内则是指处理国内的矛盾和问题...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攘外必先安内是真理么 -
蚌埠市惠菲回答: 单纯抽离出“攘外必先安内”这六个字,是没办法判断它是否合适的,因为条件不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 1、在某个具体的语境下,外和内分别具体是什么? 2、在某个具体的语境下,先和后的关系具体如何论述? 3、在某个具体的语境下,攘和安的具体手段是什么?效果如何?怎么才算是“安”? 4、在某个具体的语境下,外和内哪个矛盾更为紧迫和根本? 5、在某个具体的语境下,“攘外”和“安内”是否一定是二者只能同时选一的? 抽调具体语境而空谈概念,这是互联网上很多无聊嘴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一个概念可以结合不同语境,从而产生完全迥异的现象.这样各方可以分别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现象来加以论述. 所以说,评价“攘外必先安内”,得看具体情况.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攘外必先安内到底有错吗? -
蚌埠市惠菲回答: 何错之有,从古自今,事不论大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自已尚不可以安身,何以兼济天下.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谁能来辩论一下:“攘外必先安内是错误的”.
蚌埠市惠菲回答: 不可能是错的.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从历史上来看真的是要攘外必先安内吗?
蚌埠市惠菲回答: 是的 但是不能当做借口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攘外必先安内懂不,国名党积极日本早就回家了,正面战场看看地方军川军滇军桂军的表现 -
蚌埠市惠菲回答: 当时国内处于一片混乱现象,各个派系都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攘外必先安内并无错误,但是到了局面越来越困难时,几乎所有派系都认识到了,不能再内部纷争了,那样谁也不会得到好处,谁也都积极应战,都能捐弃前嫌,共同承担民族危亡的拯救,到这时谁也不敢留下历史罪名.我们对待历史现象要有客观的分析,不能简单地偏听偏信.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攘外必先安内”对不对? -
蚌埠市惠菲回答: 当然啦,"安居乐业,家合万事兴"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朝的遭遇,都说明了攘外先 来自 -
蚌埠市惠菲回答: 1,“攘外必先安内”最早的出处是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2,当内外交困, 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 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攘外必先安内的最早:努力争取民心,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那么政权将会不存在.因此,盲目攘外和安内都是不可取的.攘外必先安内是宋朝的首创.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经常用历史角度看问题? -
蚌埠市惠菲回答: 看问题是因该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不过这是做学问的人必须注意的,私下里并不需要那么理性的,就假如说“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到底错对?就说不安内怎么攘外?这不算错吧?但是在抗日时期就是个特殊时代,你说蒋不对?实际他政策没错,只是他又没有能力安内,于是便需要先“攘外”了(这个前提是对手配合,否则再困难也必须先安内) 望采纳

子车傅17119636862问: 崇祯帝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是否能延续大明国祚 -
蚌埠市惠菲回答: 明末面对李闯与满清的两面夹击.当时最初的国策是内外并攘,但是关内刚迫使农民军招安,关外清军就开始进扰,堪称闯军在内,清军在外,交相呼应,同时进逼.明军在松山之战惨败后,兵部尚书陈新甲上书崇祯皇帝,要求与关外清朝议和,先安内对付流寇,但陈新甲做事不周泄密,朝臣上书反对,最终陈新家被杀,罢议和事.而后一位抗清志士称:“我之兵力每以讨寇,寇急则调边兵以征寇,东夷急又辍剿寇之兵将以防东夷.卒之二患益张,国力耗竭,而事不可为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