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丁入亩的弊端

作者&投稿:御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税收中的重大税制变革5种。
“摊丁入亩”的实行完成了赋役合并,取消了征税的双重标准。人头税基本废除。这次改革使税负与财产和负担能力挂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不均的情况,同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更加削弱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概括清顺治帝时整顿赋役的措施
雍正初年因实行“摊丁入亩”而导致赋役制度的变化。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重新更定《赋役全书》,令“直省赋役全书,悉以雍正十二年为准。凡额征地丁钱粮、商牙课税内,应支官役俸工、驿站料价,以及应解本折绢布、颜料、银、 、铜、锡、茶、蜡等项,各分析原额、新增、开除、实在,并司府州县卫所总散数目,...

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背景
清代的赋税,自康熙年间摊丁入亩之后,田赋包括田粮和地丁两项。田粮之漕运京师者,谓之“漕粮”。漕粮转运数千里,运费皆出自纳粮户,于是“浮收”成为惯例。又每年征收漕粮,往往折钱交纳,谓之“折色”。但无论漕粮折色或地丁银折钱交纳,折合之时,莫不高出当地银价倍蓰,谓之“勒折”。浮收勒折,自清初已然,...

中国古代那种赋税制度相对来说最优越?
雍正元年即1723年,雍正帝下令以雍正二年为始,在各省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是一条鞭法的延续和发展,实行也比较彻底。它最终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使赋役一元化。自改革后,原来独立的丁税已不存在,丁随地起,田多丁税多,田少丁税少,无田无丁税,从而调整了国家、地主和...

分析影响我国古代农业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
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的“更名田”、雍正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认识: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它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 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

旗人冲突与弊端
这种表面上的减税,实则隐藏了税赋总额的增加。“浮收折勒”是另一个税收问题。田粮征收时,除了正额,还要额外承担运费,即“浮收”。此外,赋粮往往折成银钱,但折价远高于当地银价,导致百姓实际缴纳的税额远超正额。在“火耗归公”政策实施前,情况更加恶化。更为残酷的是,按理说“摊丁入亩”...

各位对张居正有什么看法?
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后来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条鞭法的运用和发展。 一条鞭法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

描述清朝腐败的句子
民大力屯垦、兴修水利、轻捐薄赋直至“永不加赋”(1712年)、“摊丁入亩” 等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政策。经过不断努力,清朝的耕地面积和人口都 有持续迅速的增加。1645年全国在册耕地只有4 .03亿亩,1688年恢复到6 .08 亿亩,1754年增加到7 .08亿亩。加上不在册耕地,到乾隆年间全国耕地实际上 在10...

关于雍正帝的知识点
实行摊丁入亩 开始除贱为良 八月,罗卜藏丹津叛乱 重用田文镜,鄂尔泰,李卫 密建皇储 雍正二年(1724年 甲辰)开始耗羡归公制度 镇压罗卜藏丹津起义 颁发圣谕广训 授农顶戴 设八旗井田 雍正帝禁矿 雍正三年(1725年 乙巳)安辑棚民 京畿营田 十二月,年羹尧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 ...

康熙年间的“更名田”提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有什么影响...
五、各地改革的不同做法及其利弊 摊丁入地改革是由各省分别奏准,各自进行的,没有全国统一的实施方案,因之尽管在内容上是统一的(地丁合一,丁银摊入地亩田赋,取消丁口之征),但在具体做法上,各省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省内各府、州、县之间,不少省也不相同。从计摊范围看,有通省计摊的,也有本州县计摊的。从计...

由刷18980282997问: 摊丁入亩通俗的意思
晋宁县尤尼回答: 摊丁入亩是清潮雍正二年开始推行的一项改革新政在全国实施,其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放松对户籍的控制,让农民自由发挥,自由迁徒,也可以出卖劳动力.摊丁入亩说...

由刷18980282997问: 关于“摊丁入亩”的问题 -
晋宁县尤尼回答: 摊丁入亩的做法: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征手续.总税量应该是不变的.好处就是可以自由转换劳动力了~上面这一段应该看得懂吧~就是酱紫~

由刷18980282997问: 清朝摊丁入亩得影响是什么 -
晋宁县尤尼回答: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赋役制度改革的“摊丁入亩”,是当前史学界讨论得十分热烈的一个问题.许多论者认为:“'摊丁入亩”废除了编审制度,解除了许多世纪以来加在农民身上的一条锁链;政权通过赋役制度实现的人身控制削弱了;...

由刷18980282997问: 试论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晋宁县尤尼回答:[答案] 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明清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 1明朝中后期赋税制度: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内阁首... “摊丁入亩”,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2)统一赋役法,简化了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的弊端...

由刷18980282997问: 摊丁入亩制和一条鞭法的异同 -
晋宁县尤尼回答: 相同之处:(1)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以及商品经济发展.(2)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3)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4)都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 异:(1)失败——成功;(2)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固定;(3)王朝中期——王朝初建时期;(4)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由刷18980282997问: 一条鞭与摊丁入亩的共同点 -
晋宁县尤尼回答: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共同点 第一,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二,都以土地作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第三,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而实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四,都增加了国家收入,暂时缓和了阶级矛盾.

由刷18980282997问: 地银制和摊丁入亩、;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两者之间的区别. -
晋宁县尤尼回答: 摊丁入亩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

由刷18980282997问: 自唐以来赋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
晋宁县尤尼回答: 隋唐的赋税制度隋代于开皇二年(582)颁布租调令,规定一夫一妇为“一床”,作为课税单位.据《隋书·食货志》记载:“丁男一床,租粟三石,桑土调以绢、絁,麻土以布绢.絁以疋,加绵三两.布以端,加麻三斤.单丁及仆隶各半之....

由刷18980282997问: 关于摊丁入亩 -
晋宁县尤尼回答: “摊丁入亩”,是清朝康乾年间实行的捐税改革模式.自古以来,朝廷都要征收丁银(人头捐)和田赋(地亩税).康熙以来,社会发生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人口多、土地少的农户不堪重负;加之人口流失,地多人少的豪绅反而交税较少.于是,朝廷决定把“丁银”摊进田赋(地亩税),进而取消人头捐,全部按地亩征税.即所谓“摊丁入亩”税制.

由刷18980282997问: 举例区别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谁能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把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它们的区别讲清楚…… -
晋宁县尤尼回答:[答案] 明朝老百姓要交田赋,服徭役,交杂税,又是记粮,又是记服役时间,又是记银两,很麻烦.张居正分析认为百姓于朝廷的义... 然后用钱雇佣老百姓干活,买粮食. 摊丁入亩:就是把前面那个按人丁数计算的人丁银即人头税取消.因为清政府看到当时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