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杜如晦成语典故

作者&投稿:纳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如晦的轶事典故
封赏完毕之后,李世民觉得按照功劳的大小进行封赏,估计不会完全妥当,于是便问诸将谁有意见。淮安王李神通对李世民说:“当初我们举义兵的时候,是我率领兵马先到的。房玄龄、杜如晦不过是刀笔之吏,把他们的功劳放在首位,我不服。”李世民说:“刚刚起兵的时候,人们各怀异心,你虽然率领兵马前来响应...

“房谋杜断”指的是什么?结合唐太宗的用人政策谈一谈为什么在其统治期间...
别乱说,“房谋杜断”原意指: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杜如晦做宰相.现指:有得意的助手帮助.之所以会出现有名的"贞观之治"是因为:李世民在位期间,深刻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开创了比较清明的政治局面。其用人唯才是举,听政从谏如流,致使贞观朝政人才济济,天下英雄尽为所用。唐...

魏征和房玄龄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魏征和房玄龄的成语:相待如宾、悠然自得、一见如故、知人之鉴、杜断房谋。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同朝共事的特点是什么?
杜如晦在朝廷,君臣关系如同鱼水,同僚之间也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唐太宗每与房玄龄商讨大事,房玄龄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两人同朝辅政,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因此《资治通鉴》称"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

房杜之才是什么意思 房玄龄杜如晦相辅相成谱写天下长安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为大唐迎来了第一个全盛统一的局面,而这些也离不开一些对大唐有功之臣的辅佐。就像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人们时常称其为房杜之才,房杜之才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关系好吗?房杜之才的意思解读 影视剧资料图 所谓的房杜之才,指的正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才华,...

房杜王魏之徒, 议可否与前; 天下四方之人, 言得失于外。 不四三年...
此语出自元稹,所谓“房、杜、王、魏之徒, 议可否于前; 天下四方之人, 言得失于外。 不四三年, 而天下大理。”指的是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样的贤臣,在朝中言议政事的可与否;普天之下的臣民,在朝外直言政策的得与失。短短数年之内就实现了天下大治的盛世。意思就是帝王广开言路,...

房玄龄 杜如晦
名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

唐太宗与房玄龄的故事
唐太宗与房玄龄的故事:1、贞观元年,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这一年的九月,唐太宗对朝中官员论功行赏。结果,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名列第一,得到了重赏。封赏完了以后,唐太宗说:“今天论功行赏,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讲出来。”淮安王李神通说:“陛下,臣带兵打仗...

房玄龄是如何向李世民举荐杜如晦的?
早在秦王府时,房玄龄就发现杜如晦聪明识达,有佐王之才。就向秦王李世民推荐:"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不可。"李世民说:"尔不言,几失此人矣!"从此,李世民开始重用杜如晦。后来果然证实,杜如晦辅佐太宗,功勋卓著。

房开头的成语
房开头的成语:房谋杜断,房梁压顶。房谋杜断:房谋杜断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房谋杜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联合式;在句中一般作补语。成语典故:李世民设置了“文学馆”,邀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人至馆中讨论文籍。同时,还令画家阎立本为这十八人画像,令...

学启18996125695问: 唐太宗时房玄龄多某杜如晦善的成语 -
滦平县卡介回答:[答案] 房谋杜断 房玄林善于出谋,杜如晦善于决断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昼夜操劳,惟恐偶有差池;运用法令宽和平正,听到别人的长处,便如同自己所有,待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与杜如晦提拔后进,不遗余力.至于...

学启18996125695问: 肝胆相照的成语故事 -
滦平县卡介回答:[答案] 宋朝大文豪范仲淹官居宰相,他有一句名言:“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良相治理的是国家,良医治理的是身体,职业虽然不同,道理却是相通的. 就拿肝(经)和胆(经)来说吧.大家都知道“肝胆相照”这一成语,比喻以真心相见.其实这在中医里也...

学启18996125695问: 房谋杜断.意思.讲的是哪两位古代人物.有何故事. -
滦平县卡介回答:[答案] 唐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

学启18996125695问: 说说“房谋杜断”这个成语的含义. -
滦平县卡介回答:[答案] 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近义词】:天作之合 【语法】: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学启18996125695问: “房谋杜断”指什么 -
滦平县卡介回答:[答案] 房谋杜断 唐太宗对房玄龄十分信任,把用人大权完全交给他.房玄龄根据唐太宗“量才授职”、“任官惟贤”、“务省官员”的原则,对所有中央官员重新进行了审核优选,最后只留下精干人员共460员.他和杜如晦配合得最好,房玄龄善于谋划,杜...

学启18996125695问: 关于计谋的成语故事 -
滦平县卡介回答: 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

学启18996125695问: 人们把房玄龄的善谋略和杜如晦的善决断归纳为一个成语是什么 -
滦平县卡介回答: 房谋杜断 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昼夜操劳,惟恐偶有差池;运用法令宽和平正,听到别人的长处,便如同自己所有,待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与杜如晦提拔后进,不遗余力.至于尚书省的制度程式,均系二人所定.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谋划政事,一定要说:“非杜如晦不能敲定.”等到杜如晦来,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建议.这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二人深相投合,同心为国出力.所以唐朝称为贤相者,首推房、杜二人. 【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学启18996125695问: 隋唐至明清的历史成语典故 -
滦平县卡介回答: 隋唐至明清的形成的历史成语典故很多,在这个时期比较经典成语典故,有南柯一梦、一事无成、春风得意、磨杵成针、呕心沥血、请君入瓮、黄袍加身、孤注一掷、熟能生巧、强取豪夺、胸有成竹、名落孙山、一挥而就 、 玄武门之变、 房谋...

学启18996125695问: 肝胆相照的成语故事 -
滦平县卡介回答: 淮阴侯韩信,因为杰出的军事才华和雄才大略被汉王刘邦重用.在楚汉之争中,功不可没,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 对于当时纷乱的天下局势,韩信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启18996125695问: 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贤才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     ] -
滦平县卡介回答:[答案]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