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刑用和德主刑辅的区别

作者&投稿:才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古代,强调“德刑并用”、“德主刑辅”的学派是( )。 A.法家 B...
【答案】:B法家强调法的作用和法的规范性。儒家从“礼”“仁”出发,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提出“德刑并用” “德主刑辅”。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墨家主张以天为法。

德本刑用和德主刑辅的区别
含义不同、侧重不同。1、含义不同:德本刑用是指治国以德为本,德主刑辅是指以德为主,以刑为辅。2、侧重不同:德本刑用侧重于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主导地位,而德主刑辅则更加强调在实现道德教化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刑罚手段。

结合中国古代“德主刑辅…德本刑用”等法制思想,谈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 ...
唐代既强调治理国家必须兼有德礼和刑罚,又强调德礼和刑罚在实施政教中的关系是“德本刑用”,表现为君臣明法慎刑、以宽仁治天下的民本主义思想,形成了融礼、法为一体,相互为用的治国指导方针,对后代历朝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范畴,以德治...

德主刑辅是什么意思
“德主刑辅”,是中国几千年来治国理政基本经验的总结。“刑”,在中国古代是“法”的代名词;“德”,则有两层基本的意思:一是“为政以德”的“德”,指与“法”相对应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措施,即执政者治国的措施应该得到民众的认同,符合民众的利益;二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德”,指...

德主刑辅与刑主德辅分别折射出怎样的道德与法律思想
德主刑辅是儒家法治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它倡导以德育人,以德管人,在教化中感召人教育人;刑罚的处罚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刑主德辅则是法家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它倡导在严刑重罚中管理人教育人,让人对刑罚的残酷而害伯不敢犯罪,而德治及以行德育人只是一种补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法制思想...

德主刑辅的缺陷
德主刑辅的缺陷如下:1、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可能导致法律执行的软弱无力。德主刑辅思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道德教化可能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如果过于依赖道德教化而忽视刑罚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无法有效维护社会秩序。2、缺乏明确的法律标准可能导致司法不公...

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
1. 德主刑辅:指通过道德教化为主,法律制裁为辅的方式来治理国家。2. 分权制衡:指通过分权和制衡来防止官员擅权。3. 防弊之政:指防止内部争斗、防止社会动荡等一系列措施。4. 立国之法:指将“防弊之政”确立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政策。5. 重文抑武:指重视文官,抑制武将,保证文官对政治的...

德主刑辅是哪个朝代
汉武帝决心改“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儒学思想家董仲舒适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系统地阐述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法制指导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得到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肯定,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因此,“德主刑辅”的法制指导思想确立于汉武帝时期。

明刑弼教与德主刑辅的区别
明刑弼教,意思是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德主刑辅名词解释:即以“礼”和道德为主要手段并以刑罚为辅助手段治理国家。二者的主要区别便在于以刑为主还是以德为主。用道德教化人民,还是同法律来教化人民。

董仲舒论德刑关系
董仲舒时,他做了两个概念的全面的比较和研究,得出了“德主刑辅”的结论,汉朝一度推行“外儒内法”的统治策略,也影响了两千年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董仲舒看来,“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阴者天之刑也”(《阴阳义》),德和刑是政治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阳尊阴卑”的观念最终...

双琪13085758882问: 德主刑辅与刑主德辅分别折射出怎样的道德与法律思想 -
北宁市复方回答: 德主刑辅是儒家法治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它倡导以德育人,以德管人,在教化中感召人教育人;刑罚的处罚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刑主德辅则是法家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它倡导在严刑重罚中管理人教育人,让人对刑罚的残酷而害伯不敢犯罪,而德治及以行德育人只是一种补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法制思想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

双琪13085758882问: “明德慎罚"和“德主刑辅”有什么区别? -
北宁市复方回答: 明德慎罚:通俗说,就是对犯了罪的人用刑罚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轻易用刑罚而德主刑辅:通俗说,就是以道德感化为主,以刑罚为辅前者是指应当如何对犯了罪的人用刑的态度,而后者则是讲道德感化和刑罚处罚的主次关系

双琪13085758882问: 德主刑辅和刑主德辅分别折射出怎样的道德和法律思想?请加以剖析 -
北宁市复方回答: 德主刑辅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法律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宗法社会结构和专制统治下,道德的一统天下和法律长期居于辅助地位的局面却不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即使如此,以辨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它包含有许多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应当借鉴.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的、全面的眼光重新审视它,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双琪13085758882问: 儒家在德刑关系上主张以德去刑对吗 -
北宁市复方回答: 从先秦儒家到宋代儒家,儒家一直主张的都是德主刑辅,没有主张过去刑.相反,法家是主张严苛的刑法来约束国民. 从先秦儒家到宋代儒家,一直是德主刑辅,相比较而言,先秦儒家更看重德行,认为德行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民众违法,而刑法只能一时作用,但不论孔夫子还是其他儒家,都一致认为刑法不可免.到了宋代,宋儒就更看重二者了,主张德刑并重. 儒家不是理想化的,是使用的,故历代大儒治理国家时处理德教一方外还有明刑法等工作.

双琪13085758882问: 道家学派的主要观点 -
北宁市复方回答:[答案] 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 第二个阶段,汉武帝以后.这一时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辅”. 西汉...

双琪13085758882问: 服礼的主动性与四勿的关系? -
北宁市复方回答: 西周开创的礼、刑结合的治国模式 A.礼、刑二种手段的共同性 从宏观上看,西周时期的礼、刑两种手段,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则,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筑了西周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凡礼之所禁,必为...

双琪13085758882问: 如何理解唐代德本邢用的立法思想 -
北宁市复方回答: 唐代的立法指导思想大致有以下几点: (1)以礼为本,以刑为用 李世民对治国方略问题曾主持大臣们进行议论.以封德彝为首的一些人主张“以威刑肃天下”,而以魏征为首的一些人主张以仁义治天下.两派争论十分激烈.李世民基本上同...

双琪13085758882问: 关于“礼与德是什么关系” -
北宁市复方回答: 中国古代法律的突出特点是伦理道德性.“德主刑辅”“出礼入刑”一类的说法容易让人感觉,所谓的“礼”就是道德,而礼与刑的关系其实也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道德是指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关于善与...

双琪13085758882问: 开皇律与贞观律比较 -
北宁市复方回答: 1,贞观律是唐太宗于观元年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重新修订的法律2,贞观律仍然延续“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并且采纳了采纳了魏征“专尚仁义,慎刑恤典”的建议3,贞观律以开皇律为基础,参照隋朝开皇律,对武德律作了较大修改:(1)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2)区分两类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 (3)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以及类推、断罪失出入、死刑三复奏、五复奏等断罪量刑的主要原则.4,贞观律确定了唐律的主要风格、内容,深刻影响其后的永徽律及其他法典的制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