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之会

作者&投稿:阙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齐国田氏能有后来的一番作为,得先看春秋时期那一波“立家”运动

西周初年, 周王室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弄了个宗法制和封建制,设计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的大框架。

不过西周时期的分封,大部分还停留在“天子建国”的阶段,诸侯国在周王室的控制下领土面积普遍都不大,大概就是几百里那么点,凡事还得唯周王室马首是瞻,

可是等到西周末年,周王室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尤其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还得靠着晋、 郑等诸侯国才能稳住身子,慢慢失去了老大的地位,

反而,随着铁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各诸侯国的实力却越来越强,再加上他们不必像过去那样为了生存抱团取暖,所以开始为占地盘频繁打架,

期间许多实力弱小的诸侯国蒸发掉了,实力强的诸侯国控制的地盘却大幅增加,比如齐、 晋、 楚等大国,

领地面积一扩大,各诸侯就有足够的土地分给卿、大夫们,

这就为田氏家族走上人生巅峰提供了环境。

陈完入齐

话说公元前672年,齐国田氏的始祖陈完在太子御寇被杀后,拖家带口从陈国逃到了齐国。

从陈完撇家舍业的阵势来看,他这么害怕,必然是卷入了太子御寇跟陈宣公的权力斗争中,否则太子御寇被处死,他完全没必要有这么大的反应。

当时跟他一起出逃的还有颛孙,太子御寇一死,两人就一块儿跑到了齐国,

陈完将避难目标选为齐国,这个决定可真是精明啊。

那会儿是鲁庄公二十二年,当时齐国的老大就是鼎鼎大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请管仲来改革后,一直就特别看重人才,这意味着只要陈完能露一手,那么他在齐国的日子肯定不会差

另外, 齐国强大的实力也必然会为陈完提供强有力的庇护伞

陈国一直是齐国的忠实小弟,在齐桓公几次联合诸侯的征讨、会盟中都能看到陈国的影子,

鲁庄公十四年, 齐国攻打宋国, 陈国掺和;鲁庄公十五年, 齐国开了个鄄之会, 陈国出席;鲁庄公十六年的幽之会, 陈国又露脸;鲁庄公十九年,齐国伐鲁, 陈国也没缺席。

因而,跟着齐国混的陈国, 对齐桓公庇护的人自然不敢有意见,这就保障了陈完的安全。

再加上太子御寇主动找上门要拉陈完入伙,太子御寇一死他又立马跑出陈国,可见陈完是个政治敏锐度相当高的人,

所以,陈完刚踏入齐国,齐桓公就打算让他当卿,

陈完果断推辞,又表现出他的谨慎。

当时齐国什么情况?

虽有管仲的改革,动摇了齐国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的传统组织架构,但异姓家族想在齐国闯出名堂何其艰难,

陈完对自身在齐国的处境看得明明白白,

虽然史书上留下的陈完事迹不多,但能在弑君篡位、权力纷争不断的陈国全身而退的人,绝对是个有本事的人,

可他却放着高官厚禄不要,只想当个小“工正”,

这种做事方式,对田氏家族后续的发展可谓影响深远,春秋末期的田家,已经发展成一个巨有钱的工商业家族,势力大得惊人,姜姓公室都比不上他们了,

工正之官,正是后来田氏家族垄断齐国工商业的起点,

田氏就是凭借着这小小的官职不断积累财富,又在摸爬滚打好几代后,最终在齐国大大小小的势力中鹤立鸡群,最后还把带头大哥的位子给抢了过来

田文子这一代,田氏开始冒尖

陈完入齐后改称“田氏”,陈完之后,田氏又经历了田孟夷、田孟庄两代家主,直到第四代田文子时,田氏才开始在齐国崭露头角。

田文子主要活跃在齐庄公时代,在他飞黄腾达之前,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梳理一下齐国当时的局势

齐国作为一个老牌诸侯国,虽有管仲搞的选贤任能政策,但除了管鲍,朝堂上活跃的仍旧是公族,真正说了算的也是国、高两大家族

但从齐灵公开始,这俩家族就时常遭到国君、其他公族、异姓家族轮番胖揍,也一度让这两家摔跟头,可只要他们愿意缓口气,过个把月,立刻又能回到齐国政治舞台上,

其他家族像栾、高、崔、庆,一次搞砸了,那可是再怎么翻身也起不来,这么一对比,国、高的实力无需多言,由此成就了两家长期把控齐国的筹码。

不过随着时间发展,各诸侯国大家族的数量剧增,齐国也是如此,因而国、高两家长期一手遮天的局面让新兴的家族看不过去,内部矛盾就越积越多,

到了齐惠公时代,双方的矛盾已经一触即发,齐惠公当时很宠信崔杼,搞得国、高两大家族危机四伏,所以等惠公逝世,这两大家族就立刻来个釜底抽薪,把崔杼给驱赶出去了。

本以为这样相安无事了,不料到了齐惠公的孙子齐灵公时期,这两家却摊上了大事

原来,齐灵公的母亲声孟子跟庆克有奸情,一次庆克乔装进宫的时候,不小心被鲍牵撞个正着,鲍牵转头就把这事儿告诉了上卿国佐,

国佐很生气,找来庆克好一顿责备,庆克心里怎么能乐意,就找声孟子去嚼舌根,声孟子由此就记恨上了国佐。

刚好国佐陪着齐灵公与诸侯盟于柯陵,就在他们要回国的时候,城门因捉拿间谍突然关了,声孟子就借这个机会向齐灵公挑唆:“高无咎、鲍牵这俩家伙不让陛下进城,打算谋反呢。”

齐灵公一生气,就把鲍牵的腿给砍了,又赶走了高无咎。

结果,你猜怎么着?高无咎跑去了莒国,他儿子高弱就在卢这地方造反,开始跟齐国对着干!

齐灵公更生气了,立马让回齐的崔杼和庆克带着人马,将卢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时国佐正率齐师参加诸侯伐郑,听说家里闹乱子了,赶紧回国救火,等他回到齐国,直接冲到卢地把庆克给砍了,然后也反齐了!

齐灵公没想事情闹这么大,迫于无奈跟国佐在徐关结盟谈和,

可等国佐终于说服高弱投降,齐灵公就拿国佐开刀了,他先派国佐的儿子国胜当使臣去晋国,其实就是分散国佐的力量,然后趁国佐不注意,直接在内殿上把他给杀了,之后又派人去把国胜也杀了,

结果,国、高两大家族输得底裤都没了,卢、谷也丢了,地位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虽然齐侯后来让国弱接手国佐的位置,但是国、高两大家族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这节骨眼儿上,还让崔杼、庆封、庆佐这些新贵抢到了掌权的机会。

没过多久,齐国又闹翻了天

齐灵公废了太子光后流放他到即墨,换成公子牙当太子,还任命高厚当太傅,夙沙卫为少傅。

齐灵公病得快不行的时候,崔杼暗中接回太子光,私自立他为太子。等齐灵公去世,太子光继位,派人去句渎之丘将公子牙杀掉了,少傅夙沙卫被迫逃到高唐反叛,不久崔杼也在洒蓝杀死高厚,还侵吞了他的财货采邑。

这次变故,让国、高两大家族的地位更窘迫了,代替他们呼风唤雨的,是崔、庆这些新贵们。

齐国内乱的同时,天下局势也是风云变幻。

当年齐国是霸主,可在齐灵公时,这个霸主就是晋、楚两家争来争去,从鲁僖公二十八年的城濮之战开始,两国就没停过嘴炮和肢体冲突,大战小战数不胜数。

结果搞得大家都疲惫不堪,尤其夹在晋楚夹缝中的小国诸侯们,只能无奈准备好宝贝,等着晋或楚上门,晋、楚两国也打累,最后搞了个弭兵之会,自此两国的关系缓和得像初恋情侣一般,小诸侯们终于也不用再受夹板气了,大家总算能过上安宁日子了,

外头是风平浪静了,诸侯大佬也终于有精力处理家里的争斗了,

但是各大家族间的矛盾冲突,却愈演愈烈了。

搞内政,权力就得往下放,

当年晋国“尽逐群公子”,晋国是外姓各大家族轮流执政;鲁国有三桓专权;郑国被七穆掌控;宋国是华氏、 向氏轮番上阵;卫国也有孙、宁两家专权。

齐灵公、齐庄公时,正是崔氏和庆氏春风得意之时,

这种背景下,田文子突然成了地位仅次于卿的上大夫,他这爵位怎么来的?

史书上没写,

不过看他儿子田无宇在鲁襄公六年(前567年)参加齐灭莱一战来看,田文子在这之前早就混迹在齐国政坛了,

搞不好当时田氏就是崔、庆两家的小弟,

否则没法解释田文子为啥在崔、庆专权后老在《左传》里亮相,以前却是默默无闻的怪事了

田氏跟着新兴势力崔氏混,狠狠地吃上了一波红利,田氏父子一起混官场就是个例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田家的人很有头脑,他们虽然跟着崔家混,但可没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崔家或者说崔杼身上。

尤其崔杼表现出想杀齐庄公的倾向后,田文子感到很不安,干脆就调整两家的关系,果不其然,崔杼因为齐庄公私通他妻子,怒杀了齐庄公,

事情发生后,田文子火速离开了齐国,就这样跟崔杼脱离了关系

后来庆氏干翻了崔氏,早就跑出去避风头的田家却是一点事都没有,田文子这步棋走得太高明了。

庆氏也是齐国的贵族,他们这一支是桓侯的儿子公子无亏的后代,在齐灵公时期,庆氏与崔氏携手,打破了国高两家一手遮天的局面。

崔杼杀掉齐庄公后,拥立了齐景公,自己当丞相,又把庆封提拔为左相,

但是庆封本人对这个地位很不满意,

恰在此时,崔杼原配妻子所生两子崔成、崔强和他们的继母东郭姜因为权力分配问题闹翻了,

于是庆封开始煽风点火,让崔成、崔强去和东郭姜斗个你死我活,这样他就能坐收渔翁之利,等崔成、崔强杀了东郭姜的哥哥东郭偃和棠无咎,

庆封又假装帮着崔杼收拾烂摊子,

然后在国人的支持下杀掉了崔成、崔强,将崔家给一锅端了,还霸占了他们的财产,最后崔杼受不了打击自杀了,只剩下崔明一个人逃走了,自此崔家在齐国的势力就烟消云散,庆家一家独大了。

可问题是,庆封当官很不负责,把国家大事都甩给了儿子庆舍,自己整天带着金银财宝和美女吃喝玩乐,

重点是他连齐景公都不放在眼里,

他这么嚣张,惹得齐国的贵族子雅、子尾对他意见很大,于是一场针对庆家的政变又开始酝酿了

齐景公二年十月,庆封去莱地野外活动,庆舍则留在国都出席太公庙的祭祀活动。就在这个时候,栾、高、陈(田)、鲍趁庆家的军队在外边,突然发起袭击,联合庆舍的亲信卢蒲癸、王何,把庆舍和他的死党庆绳、麻婴全都收拾了。

等到庆封在外边玩够了回来,

齐国的大势已定,庆封只好逃到鲁国,然后又跑到吴国,最后在鲁昭公四年,被楚国给宰了。

政变的栾、高、陈、鲍四大家族中,

栾、高两氏就是前面提到的子雅和子尾,他们参与这次政变的动机是庆封让他们忍无可忍;

至于鲍家,算起来跟庆家可是老冤家,毕竟当年鲍牵就是因为庆克才被砍了脚;

那陈家,也就是田氏,为什么也要参加呢?

田文子和儿子田无宇的一场对话讲得很明白:庆氏之木百车于庄。

田氏就是冲着庆氏的木材,那可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别说修建宫殿高台,齐国发达的制盐业就需要大量的木材,

难怪这次政变,田氏表现得格外积极,先是田无宇陪同庆封到莱地打猎,中途又借口母亲病重先行往回走,一路凿船毁桥,拖延庆封回临淄的速度,给他们四大家族在祭典上动手争取到了时间。

田无宇回到都城之后,田氏联合鲍氏,弄出个“圉人为优”表演,成功吸引庆氏家族士兵的注意力,为他们集中兵力除掉庆封创造了条件

之后,田文子出场,将齐景公带入内宫,一方面控制了齐景公,让这次政变看上去正当合法合规,另一方面也保护了齐景公,方便他们防守庆封的反攻。

这精密的布局让人惊叹!

经过这次政变,田氏在齐国的地位简直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跟班变成了搞垮庆氏的四大家族之一。

当然,从栾、高两氏得封邑的事来看,田氏必然也捞到了不少实惠。

话说田文子这个人,具有相当清醒的政治头脑,

当时陈国的处境堪忧,前598年已经经历过一次灭国,正所谓血脉相连,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后裔田氏家族奋进,

所以田文子最初的目标是为了让田氏在齐国发迹,才抱上了崔杼的大腿,等崔杼快要倒台,田文子立马又使出妙招,上演了一场出走戏码,让田氏顺利蹭到崔家专权的好处后,不受崔家弑君的牵连

再到后来的庆氏之乱,田氏果断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大肆参与其中,把庆氏给逼上了绝路的同时,壮大了自己的势力,为田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田桓子的慎独自律

田文子去世后,田无宇成了家主,也就是田桓子,他可是决定田氏家族命运的关键人物。

前面说田桓子参与了齐对莱的那次战役,并在战争结束后“献莱宗器于襄宫”,不只是亮相,还是高调亮相,

齐庄公时,由于田氏依附于当权的崔杼,田桓子因为力气大又深得齐庄公的喜爱,他在齐国政坛混得风生水起,后来田桓子还受命出使楚国,

当时因为齐国收留晋国的栾氏,又暗中支持栾氏偷袭晋国,不料栾氏之乱很快被平定,使得本就很紧张的齐晋关系,顿时跌入了冰点,齐庄公听说晋国就要来报复了,为了应对危机,只好派人去往楚国, 想靠着楚国保命。

田桓子就是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跑去楚国的,肩负的使命之重无须多言,事实证明,齐庄公的眼光还真不错,田桓子竟然真把楚国给说动了,决定出手帮忙。

其实从四家联手干翻庆氏这件事中,田桓子的表现就非比常人,

你看庆封打猎都带着田桓子,说明两家关系还不错,所以比起另三家来说,田氏不参与政变,以后跟着庆封混,多少也能捞到不少油水,反而要是政变失败,等待田氏的必然是灭族的下场,数代人的心血必然会打水漂,

就连智慧过人的田文子当时都很犹豫,他找来儿子田桓子商议此事,

比起父亲的犹豫不决,田桓子就显得特别有信心,他提醒父亲成功了可就坐拥庆家的地盘和财富了,

因为田桓子的坚持,田文子最后也豁出去了,再次站到了胜利者这边,

而且整个政变过程中,田桓子的角色可比别人要危险得多了,他可是派在庆封身边的卧底啊,这种工作极其考验他的胆识和应变能力,

但他不仅成功潜伏在了庆封身边,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还能够在撤离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过河拆桥,

其心机之深也令人惊叹!

庆氏也倒台之后,栾高两家摇身一变成了齐国的老大, 可惜的是,齐国国内照样鸡飞狗跳。

子尾、子雅为了死守自己的位子,不断想法排挤公族子弟们,二人先撵走了高止,结果引发了高止的儿子高竖在卢地反叛,这场闹剧被闾丘婴带兵搞定了,

可闾丘婴在平乱过程中的神勇表现,又让子尾心里直发毛,

两年后子尾使出阴招,他让闻丘婴带兵去攻打鲁国阳州,等鲁国来兴师问罪,他顺势以退鲁兵的理由,就把闾丘婴给解决了。

这两次对齐国公族的打压,让其他公族人心惶惶,于是在闾丘婴挂掉之后,工偻洒、 沼灶、 孔虺、 贾寅等人吓得到莒国躲了起来。

子尾、子雅这么横行霸道,引起了齐国上下的不满,但除了排挤公族,栾、 高内部里也不太平。

子尾死后,由于继承人子良年纪太小,子雅的继承人子旗就想趁机掌控高氏,于是杀了高氏之宰梁婴,另立他人。又驱逐了子成、 子工、 子车这些高氏之党。

尽管最后子旗没能如愿掌控高氏,但是栾高两家内部的矛盾可见一斑。

栾高两家失和,再加上对公族的排斥,他们的领导地位眼看就要垮台了,连外人都看出了这一点。鲁昭公二年,韩宣子去齐国出访,直言不讳地说子良、 子旗“保家之主也”。

除掉了庆氏,陈、鲍这两个外姓家族也没捞到执政的机会,毕竟宗法制度在春秋时期还占据重要地位。

看看其他诸侯国,除了晋国因为特殊原因公族被大大削弱以外,其他诸侯国都是同姓公族当家,外姓家族想当政可就难了。

因而,尽管是栾、高、陈、鲍四家联手发动的政变,

而且陈、鲍出力最多,但栾、高两家还是凭借公族身份轻轻松松获得执政地位,陈、鲍两家自然而然就被晾在一边了。

不过,栾、 高两家人的胡作非为,倒是给了田桓子出击的机会。

鲁昭公八年,趁着子旗对付子良的空档,陈桓子整顿军队,打算帮助高氏攻击栾氏。

谁知栾氏的态度突然转变,子旗认为自己没那本事在兼并高氏后还能保住地位,而且栾高联盟崩溃,对双方都没好处,所以子旗找到陈桓子强调自己没想要吞并高家,同时提醒陈桓子别胡来,

这事就这么泡汤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陈桓子插手栾高内部矛盾,难免为家族带来潜伏的危险,

所以到了鲁昭公十年,陈桓子还是动手了。

于是就发生了一件极其诡异的“告密”事件——有人跑来向田桓子密说栾高要来攻打陈鲍两家,

田桓子接到小报告后,立马整理军队去找鲍家,根本没验证过这事是真是假。他在与鲍家商议时,甚至还碰到醉酒在街上狂奔的子良。

按常理说啊,要是栾高真准备来打陈鲍,作为高氏的当家人,子良肯定不会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喝酒疯玩吧。

所以,这就是田桓子故意编造的借口,

结果就是陈鲍两家在齐景公的支持下,把栾高打的落花流水,最后流亡到了鲁国,从此退出了齐国政坛。

栾高被驱逐之后,田氏不仅在政坛上少了两个对手,还得到了高唐这块风水宝地

高唐不仅是齐国与各国之间的交通枢纽,还有齐国宗庙存在,因此驻有重兵,

田氏得到高唐后,当地的驻军当然也落在了他们手中,这为田氏后期的武装政变提供了大大的后盾。

从那以后啊,田氏家族算是有了自己的大本营,开始了崭新的发展历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陈氏始大”。

田桓子成功赶走栾高后,他并没急着染指齐国的权力宝座,还非常明智地决定战略收缩,

他将执政权让给了国氏、高氏,又拉拢流亡在外的齐国公族势力,从自己的封地上划给那些连先封地都没有的齐国公子、公孙们,让他们有所依靠;

紧接着拉拢国人,“大斗借,小斗还”,用田氏自家规格大的钟量租贷给国人粮食,再按照公家小规格的钟量收回来,实际上就是给国人实惠,笼络人心;

靠着前几代积累下来的财富,田氏在拉拢人心方面的手段已经登峰造极

很多很多年后,田氏几乎毫无障碍将齐国的江山易主于自身,这源头便在这里。

田氏家族的寂静

从鲁昭公十年到鲁哀公四年的35年里,《左传》好像忘了田氏家族的一切事情似的。

这段时期内的田氏家族,特别寂静。

这么安静,主要是因为齐景公。

齐景公是一个有能力的国君,当时晋国的霸权已经开始颓废,这让齐景公更无顾忌了。鲁昭公十六年,齐国准备进攻徐国,但齐军还没到徐国,徐国就派使者求和,于是齐国趁机在蒲隧跟徐国、郯国、莒国签订了盟约。

鲁昭公二十二年,齐国又两次进攻莒国;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跑到了齐国,齐景公趁机占领了鲁国的郓邑,然后带着莒、邾、杞在鄂陵结了盟;鲁定公七年,齐景公又跟郑、卫结了盟,增强了自己的势力,然后在鲁定公九年联合卫军,进攻晋国的夷仪。

几年过去之后,通过归还鲁国的郓、歆、龟阴等土地,鲁国也就变成了齐国的小弟。在搞定了鲁、卫、郑等重要的诸侯国之后,齐景公加大了对晋国的压力。鲁定公十三年,齐、卫又一起攻打晋国的河内,

总之不断在搞事情,还援助晋国范、中行氏造反的劲头,目的嘛,就是为了给晋国捅刀子,消耗他们的实力!这波操作硬是到了鲁哀公五年齐景公驾崩才告终

齐国内稳,是齐景公的政治手腕够强硬,再加上国、高二大家族也不是吃素的。

虽然鲁昭公十年田氏将执政的栾、高二家一脚踢开,

但因为齐国的政治传统,外姓家族是没资格当家做主的。所以在崔、庆、栾、高这些公族一个个出事后,从鲁昭公十一年起,国弱、高偃、国夏、高张顺理成章地轮番接管了权力,

总的来说,这三十五年里面,齐国一边靠齐景公用点手段治理国家,另一方面靠国、高两大家族的帮助,在诸国中站稳了脚跟。

这种局面对齐国挺有帮助的,可是对田氏家族可就没那么好了。

田氏这个后起之秀想要挤进齐国的政治圈儿,冲破这个公族领导的枷锁,只能硬碰硬拔出刀剑火拼。

可惜的是,受限于齐国内人人皆知的政治规矩,通常情况下,田氏没法真正超过国、高二族,

只有混乱的政治局面才能让田氏家族迎来发展机会。

所以等田釐子田乞继承家业,也没敢在齐景公大权在握的时候搞事情,而是静静等待时机。

于是齐景公刚刚去世,田氏就等来了机会

齐景公在病得很严重时,执意选宠姬鬻姒生的儿子荼当继承者,还将公子荼托付给了国、高,这事引起了齐国内部很大的争议。

齐国内部对接班人的意见分歧,使得那些不支持立公子荼的大夫自动走向了国、高两大家族的敌对面,这恰恰给了田釐子拉帮结派、搞政变的机会

等到立了公子荼,齐国公子们又跑到别的国家去了,这在客观上又削弱了公族的力量,让田釐子的政变来更加得心应手。

而且当时的外部环境也特别适合田氏搞政变

当时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叛乱,刚一出事,齐国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立马就跑去支持范氏、中行氏,这段时间,齐国的国夏、高张一直在外头忙活,

这给田釐子制造了一个名正言顺干掉国、高两大家族的良机

此后田釐子不断在暗中做着准备,想尽办法拉拢诸大夫,又趁国、高两大家族和诸大互相看不顺眼的时候,使了反间计。

为了让反间计发挥作用,田釐子假装巴结国、高两人,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靠谱的小弟,还在跟国、高两人一起乘车上朝的时候,老是给国、高两人添堵,说诸大都牛气冲天,让他们赶紧动手把这些人都除掉;

但对于诸大夫,田釐子又换了另一副嘴脸,说国、高两人仗着有国君当后台就想搞大家,还催促诸大趁国、高还没得手的时候抢先下手。

虽然田釐子的这场反间计比较简单,但他的话却正戳中了国、高和诸大心中的担忧。

于是,国、高两家与诸大夫进行了一场巷战,国、高寡不敌众战败,被诸大夫联军打得落花流水,逃出齐国,晏圉、弦施等人也被殃及驱逐,

事变结束不久,田釐子得偿所愿将公子阳生接回齐国,对外的说辞是鲍牧支持立他为国君,还让鲍牧单独去见公子阳生,鲍牧在生死关口前吓怕了,只好承认公子阳生是齐国的新君主。

于是公子茶被杀,公子阳生继位是为齐悼公,

这样一来,不仅国、高两大家族被一锅端,意味着齐国的公族基本上都失去了对齐国的绝对控制权,还让田釐子在无形中削弱了另一外姓家族鲍氏在新国君面前的影响力,而且迎立公子阳生更大的好处是,田氏将国君掌控在手中,避免国高卷土重来,

正因为这场政变,田氏在齐国的众多政治势力里面终于站稳了脚跟,田釐子也坐在了齐国执政者的位置,给田氏的发展留足了余地。

当然啦,咱们在看到这场政变给陈家带来的大机遇同时,也得注意到田氏赶国夏、高张那不过是把他们逼退了一段时间,让田氏在战略上占到了便宜,而不是说田氏在齐国已经牛得不行了。

这时候,田氏在齐国离那种一手遮天的程度还差得远呢,这点从齐悼公被杀,国书、高无丕出来迎战就能看出来。

田成子当家,阚止、齐简公命案发生

田釐子去世后,田成子麻利的接过了家族重担,为了确保田家人在齐国的执政地位,田成子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阚止、简公的命案都是他的手笔。

鲁哀公十一年,齐国跟吴国打了个艾陵仗,结果齐国败下阵来。这场艾陵战争不但让齐景公时期开始的齐国称霸的希望全都破灭,还把齐国国内那一套政治规矩全给打翻了。

因幕后真相是,田氏通过对外战争来剪除政敌!

当时齐国出战的国书、公孙夏、闻丘明、田书、东郭书等多人被吴国活捉回去,他们被抓了,国、高那边就显得弱不禁风。趁着这个空档子,田氏在牺牲掉一个田书的基础上,又重新夺回了齐国的控制权。

不过田氏的权力却遭到了宠臣阚止的威胁。

阚止在公子阳生跑去鲁国避难的时候,就已经跟在他身边公子阳生。

公子阳生潜回齐国时,思虑再三还是让儿子壬留在了鲁国,同时把阚止这个家仆也留下帮他。

鲁哀公十年的时候,齐悼公被人干掉了,其子壬成了新国君,是为齐简公。

可能想着要牵制住田氏的势头,齐简公搬出传统的双相制,让阚止当政,和田成子一块当左右相。

齐简公这波操作,直接把田氏的权力分了一半走,田氏自然是不乐意的了。再说呢,阚止还想让陈氏家族的权力再削一削。他曾经和亲信田豹说过: “我把田氏家族都赶跑了,就立你,怎么样?”这可是明明白白的告诉田豹,阚止打算下手除掉田氏家族,

可阚止万万没想到,田豹是田氏安插在他身边的卧底,他转头就将此事密报给了田成子,于是,阚止要倒霉了。

在政变之前,田成子先让子行溜进宫,自己又带着几个弟兄大摇大摆地进宫,

趁阚止出来迎接他们的空档,一把将他锁在门外,断了他跟齐简公的联系,同时控制住了齐简公,

这时阚止才反应过来,赶紧集结人马去攻打宫门,

可惜他军事实力太弱,两场大战都输得一塌糊涂,最后只好跑路。陈氏乘胜追击,最后在郭关处把阚止给干掉了。

阚止一死,田氏干脆在舒州又干掉了齐简公,然后立了齐简公的弟弟,这下子,田氏家族从此以后成了齐国实际上的老大,不过田氏在齐国的统治其实并不牢固。

针对这样的现状,田氏也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他们先照顾国、高等家族,这点从国观、高柴、闻丘息、高无丕参政就是例子;

同时果断出手清洗其他外姓家族,大概因为自己也是外姓家族爬上来的,田氏对于那些跟自己出身差不多的家族很是担心,尤其鲍氏让他们更是紧张得不行,于是“尽诛鲍、晏、监止及公侯之强者”。

在牵制齐国原有势力的同时,田成子也没忘了壮大自家的实力。

奇葩的是,田成子“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

也就是说,他娶来一堆女子,为他生下儿子七十多人,这些孩子全部纳入了田氏家族,可其中有多少是田成子的亲生子已经不可考,

但田成子死后,其子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在朝中四处安插田氏子弟却是结果。

同时田成子故技重施,用大斗把粮食借出、小斗收回,再次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田氏有了权力, 扩大自家的地盘就更方便了。

他把齐自安平东边到琅邪的大片区域划为了自家的地盘, 这地盘比齐平公的地盘还大。

地盘壮大代表着田家控制的人和土地都多起来, 田家也是凭着这个地盘开始跟齐平公对抗, 成了取代姜齐的前兆。

列于周世

陈成子这场夺取政权和稳固政权的大戏,基本完成了田氏一手掌控齐国的任务

接下来的田氏家主田襄子继承了家族事业, 继续稳住田氏在齐国的位子。

田襄子掌权后, 让兄弟子侄都当上了齐国的邑大夫,田氏的爪牙就这样悄悄地伸进了齐国的底层。

田襄子死后, 田庄子继位。 这时候, 田氏在齐国已经站稳了脚跟, 对外政策也变成了主动出击。 田庄子甚至还敢攻打晋朝、 鲁国, 把齐国的地盘搞大了。

田庄去世后,田悼子接班。

田悼子也在继续往前冲,他先后拿下了鲁国的廊, 又占领了卫国毋丘。 不过到了齐宣公五十一年,田悼子和齐宣公前后脚去见阎王了,田家的扩张画风突变, 遭受重创。

那年, 田氏家族内讧, 田布把公孙孙给宰了,之后公孙会占据廪丘反叛,投靠了赵国,齐国去打廪丘, 遇上了赵将孔青, 齐军吃了大亏, 孔青还将齐军尸体摆成了“京观”

次年,田和成了家主,但韩、赵、魏三家齐国内部闹翻天,大摇大摆地进犯齐国,直捣齐长城所在地,俘虏了齐康公,带他去见了周天子。

这次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战败,给齐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直到十年后,齐国才慢慢从这场阴影里爬出来。

齐康公十一年,齐国大军攻打鲁国,轻松拿下了城池,四年后又去打晋国,抢回了襄陵。齐国实力的回升让田氏开始眼馋诸侯的宝座了。

齐康公十八年,太公和跟魏侯在浊泽谈妥了条件,魏侯答应帮太公和谋个诸侯的位置。

第二年,太公和正式“列于周世”,田家的愿望实现了。

小结

当年陈完凭着那股小心翼翼,当上了齐国工正,给田氏争取了一块立足之地。

之后田氏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

齐国呢是一个公族权力强悍的诸侯国,国、 高两家都是齐国的正卿,掌握着实权,留给异姓家族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

所以,从陈完到田文子当家的那一百多年里,史书上找不出田氏活跃的影子。直到崔杼当政,田氏才等来了盼望已久的发展机遇。

田文子与他儿子田桓子当家的时候,正好碰上齐国多事之秋,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齐国的高层人物就像走马灯似的,轮流在国、 高、崔、庆、栾、高等公族里变换,

这种混乱的政治局面,使得齐国元气大伤,但却给田氏家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翻身机遇

在那段日子里,田文子和田桓子这对父子,用他们敏锐的政治眼光,每次都能让田氏站在胜利的一方,占尽好处。

因而到鲁昭公十年的时候,田氏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族成长为跟鲍家并驾齐驱、具有一定实力的齐国外姓大家族了。

田桓子去世后,田氏历了一段时间的恢复期。

这段时间里,田氏巩固了先前的扩张成果,避免了因为发展过快引起的动荡,还尽可能地降低了引来猜疑的风险,同时还在为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田氏在田釐子的带领下,挑起了挑战国高两家的重担。好在有充足的准备和巧妙的策略,田氏成功地驱赶了国 高两家。尽管后来,国高两家借着齐悼公被杀一事重夺了政权,可他们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只能与田氏共享权力。

这个时期,田氏已经成为齐国最具潜力的家族了。

田釐子子死后,田成子接班。

陈成子那会儿,齐国的国君齐简公已经感觉到了田氏的威胁,于是他大力扶持宠臣阚止,想要分散田氏的权力,可惜田氏在田成子的领导下,整个家庭团结一致,果断出手除掉了齐简公和阚止。

政变过后,田成子在国内赢得了人心,外交策略也做得风生水起,成功把控了齐国大局。

田成子之后,田氏经历了田襄子、田庄子、 田悼子、 太公和四代,最后硬是爬上诸侯的位置,取代了姜齐。

从陈完入齐到田氏代姜,这个过程大约有三百多年的时间。

在这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田氏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终于在春秋中后期的齐国政治变动中抓住了机会,得以建立国家。

","gnid":"9570d019a343b986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3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125227595b7f1a0.jpg","width":943},{"desc":"","height":62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53cdcd3d6b7ee86.jpg","width":928},{"desc":"","height":62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f186fce74c3373b.jpg","width":930},{"desc":"","height":62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0df3d51afcf0b05.jpg","width":939},{"desc":"","height":"63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2cc1bd3028fc0e2.jpg","width":"935"},{"desc":"","height":"62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41fa3b9b9097b92.jpg","width":"938"},{"desc":"","height":"58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e77ac3cf630a70d.jpg","width":"640"},{"desc":"","height":"45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e8e578d8115f139.jpg","width":"1033"},{"desc":"","height":"58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20a86f544a1dd9a.jpg","width":"891"},{"desc":"","height":"63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d36788838b7c964.jpg","width":"869"},{"desc":"","height":"50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3a44e1e726c2c80.jpg","width":"890"}]}],"original":0,"pat":"qgc,art_src_3,disu_label,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70408292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d006f923437b21e30136e139877c4362","redirect":0,"rptid":"e50bcad40f4ab107","rss_ext":[],"s":"t","src":"芜史","tag":[{"clk":"khistory_1:齐国","k":"齐国","u":""}],"title":"田氏家族有多狠?一个外姓小家族,竟打败齐国大小势力,走上巅峰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翻译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意思是:想要(把和氏璧)交给秦国,又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池,白白被欺骗;想要不给,又怕秦兵会出兵攻来。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

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在1984年销售汽车830万辆,居世界首位。他说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从2000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与的《孙子兵法》一书中了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获得了一个“战略家的头脑”。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经营者应依据市场变化灵活采取对策...

拿破仑看了《孙子兵法》之后,为何会流泪?
在他看完后,拿破仑老泪纵横,声称自己如果早点得到它,又怎会落得现如今的下场。他悔恨自己太晚得到了这部神奇的兵书,留下了悔恨的眼泪。不久之后,拿破仑在不甘中去世。拿破仑这样的军事天才在看完《孙子兵法》如此表现,可见《孙子兵法》之神奇之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写的...

首开我国战争史上“诡道用兵”之先河的,是哪一场战争?
义阳三关是桐柏山与大别山之间的三个隘口,楚国北出中原时常从这里出发,但自“弭兵之会”后,楚国放弃北出计划,因此这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重兵把守,吴国选择此处作为突破口,既有吴国胆大心细的一面,也有其破釜沉舟,誓灭楚国的决心。 入关之后吴军奔袭不断,从不给楚军以喘息之机,以致于出现了“楚军为食,吴...

张飞为什么会被他的士兵杀死?
”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三国...

左传笔记041|齐鲁夹谷之会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瑜辞出,与程普、鲁肃领兵起行,便邀孔明同住。孔明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樯,迤逦望夏口而进。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周围屯住。孔明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周瑜分拨已定,使人请孔明议事。孔明至中军帐,叙礼毕,瑜曰:“昔曹操兵...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四十五)
干见瑜兵多粮广,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

战国时代军事兵法上的历史巨著,兵法奇书之《吴子》
《治兵》中提出了军队的强度并不在于军队的人数,要想军队变得更强就必须要有合理的管理方式,如果管理军队的方法恰当,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会上升一个档次。 吴起认为军队一定要保持严格的训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理论当今也适用,军队时刻都保持着战斗力才能带领国家走向胜利。 吴起在此篇章中介绍了很多军队的...

笪哀19849368915问: 弭兵之会 - 搜狗百科
珲春市凯斯回答: "弭兵"是停止战争的意思,弭兵之会就是停止战争的大会(公元前546年,弭兵之会在宋国举行.晋,楚,齐,秦,宋,鲁,郑,卫,陈,许,曹,邾,滕,蔡等14国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不再打仗;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 弭兵之会的结果是晋楚两国平分霸权.它为争霸各国提供了喘息和备战的时机,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消除祸.但是,弭兵之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比较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原地区战事减少,进入了和平时期,使得社会经济和文化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

笪哀19849368915问: 弭兵之会的解释 -
珲春市凯斯回答: 第一次弭兵会盟 — 公元前579年 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的宋国大夫华元,既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有交情,亦与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得知晋楚互派使臣之事,便于是年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

笪哀19849368915问: 弭兵之会有何意义?
珲春市凯斯回答: 弭兵之会是由受大国争夺之祸最深的宋国发起的,前后共两次,是春秋后期中小诸侯国要求停止争霸战争的会盟.春秋中叶后,晋、楚争霸日趋激烈.楚联秦,晋联齐,南...

笪哀19849368915问: 弭兵峰会说的是什么?
珲春市凯斯回答: 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主要是晋楚两国.它们各有自己的属国, 形成两大势力集团.... 在这种情况下,由宋国华元和向戌先后出来撮合了两大集团 的“弭兵”. 第一次“...

笪哀19849368915问: 历史上的晋楚弭兵是怎么回事 -
珲春市凯斯回答: 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共有两次,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第一次弭兵会盟 — 公元前579年.介于晋、楚两...

笪哀19849368915问: 介绍一下春秋时代的历史 -
珲春市凯斯回答: 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

笪哀19849368915问: 春秋战国的由来 -
珲春市凯斯回答: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朝君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

笪哀19849368915问: 公元前579年,宋国约集晋、楚两大国召开消除战争的弭兵会议.会上晋楚约定: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会晋、楚... -
珲春市凯斯回答:[答案] B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