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署杂记

作者&投稿:冷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宛署杂记基本信息
《宛署杂记》是一部综合性的史书,涵盖了明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以及人物遗文等多个领域,对于那个史书匮乏的封建时代,它不仅是宛平县的县志,更是北京早期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沈榜在序言中表达了对北京地区缺乏志书的感慨,他注意到作为首善之区的宛平县竟然没有一本完整的历史记载,这...

宛署杂记内容简介
《宛署杂记》的魅力在于它记录了生活中的点滴,即使过了几百年的时光,这些习俗和风俗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无论是普通百姓的简单快乐,还是商家的商业策略,都通过这些文字得以保存,反映出风俗对于不同群体的不同意义。即使到了现代,中秋节的月饼也依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

宛署杂记目录之迷
在《宛署杂记》的目录中,沈夫子的才情与情感交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责任感、有情怀的知识分子形象,字里行间的智慧与情感,令人感动。

沈榜宛署杂记
《宛署杂记》以其杂记的风格,使得阅读体验既轻松又亲切,读者仿佛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生活气息。这部书的编纂,不仅填补了当时历史资料的空白,也为我们今天研究明代宛平乃至北京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宛署杂记的介绍
《宛署杂记》二十卷,成于1593年,作者沈榜(明),湖广临湘(湖南省长沙市)人,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在任期间留心时事,搜寻掌故,根据署中档案材料编著了《宛署杂记》,它记载了明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人物遗文等资料,在北京史书匮乏的封建社会,它实际是...

宛署杂记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下载文件:|宛署杂记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确认后请采纳

“胡同”这个名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所以《宛署杂记》考证道:“‘胡同’本元人语,字中从‘胡’从‘同’,兽取胡人大同之意。”这说法不一定对,因为元人即蒙古人,不会称自身为“胡人”,怎会取“胡人大同”之意呢?另一说法倒有些道理,今内蒙语的“浩特”变音写成汉文“胡同”。蒙语“浩特”是城镇之意,今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即...

宛署杂记古籍命运
宛署杂记》的踪迹。然而,这本书在日本尊经阁文库得以保存,这为我们研究这部古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北京古籍出版社在1983年对《宛署杂记》进行了一次新的出版,这次的版本是基于1961年北京出版社的再版,而1961年的版本又源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收藏的日本尊经阁文库的胶片复制品。

《宛署杂记》是哪个朝代的著作
《宛署杂记》二十卷,成于明朝1593年,作者是沈榜。沈榜,湖广临湘(湖南省长沙市)人,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在任期间留心时事,搜寻掌故,根据署中档案材料编著了《宛署杂记》,它记载了明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人物遗文等资料,在北京史书匮乏的封建社会,它...

宛署杂记的内容简介
有人说《宛署杂记》在记录上有所忌讳,这是正常的事情,就连正史也一样有忌讳。甚至档案也不是毫无忌讳的文字。“几百年来,做史志者多有上干宫禁,有齿马之惧;外涉部府,则有越俎之嫌大多是见闻有据,又不得不遗。人们所见到的史志书籍,总有不得客观,不见完美之感。”这不能怪沈榜他们,...

漫豪13556268697问: 宛署杂记 - 搜狗百科
江源区右旋回答:[选项]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漫豪13556268697问: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出自? -
江源区右旋回答:[答案] 源出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其中的"感慨"二字,后人改为"慷慨",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民风》:"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韩愈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便说燕赵一带多有慷慨悲歌的豪侠之...

漫豪13556268697问: 明朝宫女们有什么悲惨命运? -
江源区右旋回答: 能羞花、容能闭月的明朝宫廷美女们,她们所背负的性虐待、杀戮和殉葬等等痛苦,于中国的历朝历代来说,应该算是最为深重的了.几十万里挑一的顶绝美女 明朝宫廷的大型选美,一般是在全国各地物色出13岁至16岁的淑女几千人,通...

漫豪13556268697问: 什么是古建筑物的“抱厅”? -
江源区右旋回答: 抱厅为一种古建筑模式,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 古文记载: 1、明-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修至公堂东房、抱厅、公会堂、东天沟、门楼、厨、厕房十四间.” 2、《红楼梦》第七回:“却将 迎春 、 探春 、 惜春 三人移到 王夫人 这边房后三间抱厅内居住.” 3、《负曝闲谈》第二七回:“只见奏事处对过有三间抱厅,窗棂上糊的纸已经破得不像样子了.”可作会客或书房用的叫“抱厦厅”. 4、《红楼梦》第三回:“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甬路,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

漫豪13556268697问: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是什么? -
江源区右旋回答: 秋分而潜渊,煎元旦祭余饼.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人们就爆玉米花.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边照边念.据说;吃春饼叫吃“龙鳞”.小龙贪玩,并在院里设案焚香!”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能细能巨;大仓满,龙抬...

漫豪13556268697问: 什么是“燕京八景” -
江源区右旋回答: 燕京八景是老北京著名的八处景点,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产生于金代明昌间,而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 历史由来 [编辑本段] 宋、元以来,我国各地的史志书中,出现了北京地区"八景"的记载.至于为何非用"八景...

漫豪13556268697问: 正月初一吃饺子这一习俗从哪个朝代开始?
江源区右旋回答: 明朝吃饺子从东汉的时候开始,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 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

漫豪13556268697问: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的哪部文献中?
江源区右旋回答: 关于“月饼”一词的记载,在南宋《武林旧事》一书中就早有发现.由该书中可知,当时的月饼是蒸制而成的.这种笼蒸的面饼作为中秋必食之品,直到现在仍是山东、河南等地的流行风俗. 到了明清时代,月饼已成为我国各地的中秋美食.《明宫史》中载“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如有剩余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沈榜的《宛署杂记》在记述明朝万历年间北京风俗时说:“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月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