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苏轼九年级下册

作者&投稿:米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定风波>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碟恋花>(谁到闲情抛弃久...
苏轼诗词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任宗嘉佑二年中进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实行变法,他持不同政见,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湖州等 地作地方官。后被新党中部分人罗织文字狱,兴起“乌台诗案”,下狱史狱,经救援出狱,贬为黄州(今 湖北省黄冈县)团...

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
喜欢苏轼,喜欢他气定神闲的淡泊与坦然,于风波迭起的江湖中漂泊,数十载的宦海生涯进进退退,沉沉浮浮。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一 苏轼!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诗人,他的词或空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可以到达人们心灵深处,...

兄弟离别诗句苏轼
1. 苏轼关于兄弟的诗句 苏轼关于兄弟的诗句 1.要一首苏轼写给弟弟的诗 宋代苏轼写给弟弟的诗有: 1、《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

"出没风波涛三万里,坐谈古今几千年"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非常有气势,个人非常喜欢。前句写人生经历的艰难困苦,后句写经历困苦的慷慨和从容,可以云淡风清的去评古论今,一切尽在心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没有什么道不去的苦,但一切会过去,这是一种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句话和岳飞、苏轼的很像。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关于苏东坡被贬三次的故事
苏轼被贬谪到惠州 ,惠州地处岭南,气候温暖, 一年到头甜瓜香果不断, 其中以出产荔枝、龙眼、柑橘、杨梅等超甜果类出名。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的同时心满意足地赋诗一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

...茫茫碧海,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
翻译:孤灯明灭,冷夜孤枕,欲睡还醒,不能思量,思量就会断肠。天上人间,阴阳两隔,即使一诺千金也换不回原来的生活。渴盼能够相逢重聚,即使要忍耐着银河里的风波,也甘愿从头开始。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午夜梦醒时的思念。摇曳的烛光衬托出她梦醒后的孤独、凄凉和心潮起伏。她的思念就像那“冷透疏衾...

探寻苏轼的精神世界|苏轼的精神世界
从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内心世界。下面就以几首大家较为熟悉的词来简要分析一下苏轼的精神境界。 一、忘掉自我 苏轼的词表现得是尽量忘掉自我、摆脱自我,把自我融入到大自然中,使自我的有限生命在大自然的无穷运动中得到永恒,使自己的人生痛苦在大自然的壮丽秀美中得到解脱,也就是回归自然,达到心与物的...

苏轼被贬的文言文
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 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苏轼(1037年-1101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风波,与佛印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佛印(1053年-1102年)是苏轼的学生和朋友,也是他的后辈。佛印年轻时非常聪明才华横溢,苏轼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有一次,苏轼和佛印一起...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迎来.仔细看山山不动 翻译这句话
这与苏轼在上首诗中“风船解与月徘徊”是同样的感觉:风吹着船,使船与月亮向着相同的方向运动。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迎来.仔细看山山不动 意思是:人在船上,看着江中波光粼粼的睡眠,眼花缭乱,看着两岸的山却像是走过来迎接船只,但是仔细一看,山是不动的,是船在行走(其实是人在船上...

墨勤13894293616问: 苏轼的《定风波》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定风波》 苏 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墨勤13894293616问: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全诗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墨勤13894293616问: 苏东坡诗,定风波的内容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1、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宋·苏轼 王定国歌儿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

墨勤13894293616问: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叶打林声)的原文和赏析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

墨勤13894293616问: 《定风波》苏轼 翻译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序) 宋●苏 轼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料峭的春风...

墨勤13894293616问: 定风波①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试题解析: (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靠平时积累. (2)D 下片中不仅有抒情议论,也包含写景的成分.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

墨勤13894293616问: 苏东坡的《定风波》谁能给我?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墨勤13894293616问: 定风波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小题1:运用了夸张(或通感)的修辞.(2分,任意答出一个即可)她的歌声使人感觉到风起雪飞,使炎夏变得清凉.(2分)对... 要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

墨勤13894293616问: 苏轼的《定风波》全文拼音最近有一个作业,让我们背苏轼的《定风波》,可是不会念的字有很多很多,(能知道几个就告诉几个)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墨勤13894293616问: 苏轼《定风波》赏析要有写作背景,重点是分析“也无风雨也无晴”指的是“回首处”还是“归去处”,五百字左石. -
登封市果复回答:[答案] 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公元1082年,即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此词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