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释之精神

作者&投稿:独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的清白吏
1. 张释之(生卒年月不详),字季,汉族,堵阳(今河南方城)人,西汉法学家,法官。 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事情后经张释之的一番劝说而作罢。 上林尉不能尽答皇帝的询问,当然可说是“官僚主义”,未尽职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处。这使我想起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问题。先哲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又云:“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 其基本精神就是...

严肃执法的古诗词
张释之严格执法 封建社会,可以用金钱买官。 张释之年轻时,他二哥出钱为他捐了个保卫皇宫的小官。张释之整整干了十年,觉得没有什么盼头,想辞职回家帮哥哥分担家务。 当时朝廷有个官员叫袁盎,觉得张释之这个人不错,有才干,就在皇帝面前竭力推荐他。汉文帝便破格召见了张释之,让他谈谈天下大事。 张释之平时聪明...

《史记》讽刺艺术的表现
群臣均以为善,独张释之不以为然地说:“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又如,汉文帝出行至渭桥,有愚民从桥下走出,惊动了舆马,时张释之为廷尉,依法判之为罚款。汉文帝大怒,认为定罪太轻,说:“此人亲惊吾马,赖吾马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典的诗句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己...

四个字以上的成语
【卑之无甚高论】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 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人心隔肚皮】 谓人...

裳分。学习精力不集中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方法之七:空间清静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当你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你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你的视野中,只有你现在要学习的科目。这种空间上的处理,是你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同学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生动的场面,你坐在桌子前,想学数学了,这儿有一张...

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

能用“肢体动作”表达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用于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人的姿势与动作.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能够用肢体表达的成语有哪些? 我只给你一些有关于人的肢体的成语,至于动作还是由你自己来想吧! 张牙舞爪、张口结舌、津津有味(表现吃的)、目不转睛、目瞪口呆、五体投地、鸡飞狗跳、手舞足...

敏旺18227424290问: 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 -
沈阳市排石回答: 张释之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汉文帝开明贤能. 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

敏旺18227424290问: 张释之执法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 -
沈阳市排石回答: 张释之以朝廷的利益为重,以“廷尉,天下之平也”谏劝汉文帝对犯跸者不能根据一时之气随意用刑,他是一个刚正不阿、执法严明、依法办事并敢于坚持正确主张的人.

敏旺18227424290问: 张释之是个怎样的人 -
沈阳市排石回答: 张释之是西汉时的廷尉.处事公正不阿,依法办事,不畏皇权.是一名正直的法官.和强项令董宣 宋代包拯 明代况钟都是刚正不阿的名臣典范.

敏旺18227424290问: 张释之执法 汉武帝为什么“怒”1 汉武帝为什么“怒”?2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体现了什么精神? -
沈阳市排石回答:[答案] 1,“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2,表现了他那刚正不阿的精神.

敏旺18227424290问: 十万火急!!!!!!!!!! -
沈阳市排石回答: 知之为知之 汉书》中的“张释之传”,有一事记载:汉文帝视察圈养野兽的上林苑,问上林尉苑里野兽的数量,十余问,尉不能尽答.文帝颇不满,以为此尉无能,打算撤其职而任用他手下对答如流的“啬夫”.事情后经张释之的一番劝说而作...

敏旺18227424290问: 张释之冯唐列传读后感 -
沈阳市排石回答: 张廷尉侍奉景帝一年多,被贬谪为淮南王相,这还是由于以前得罪景帝的缘故.过了一些时候,张释之死了.他的儿子叫张挚,字长公,官职一直做到大夫,后被免职.因为他不能迎合当时的权贵显要,所以直到死也没有再做官. 冯唐,他的祖...

敏旺18227424290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情景中应用 -
沈阳市排石回答: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汉书》中的“张释之传”,有一事记载:汉文帝视察圈养野兽的上林苑,问上林尉苑里野兽的数量,十余问,尉不能尽答.文帝颇不满,以为此尉无能,打算撤其职而任用他手下对答如流的“啬夫”.事情后经张释之的一番劝说而作罢. 上林尉不能尽答皇帝的询问,当然可说是“官僚主义”,未尽职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处.这使我想起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问题.先哲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又云:“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 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可谓“知”.

敏旺18227424290问: 张释之执法 -
沈阳市排石回答: 1.B 2. 3.律法是天子和天下的百姓共同遵守的. 4.张释之处处以朝廷的利益为重,以“廷尉,天下之平也”谏劝汉文帝对犯跸者不能根据一时之气随意用刑,表现了他那刚正不阿的精神.这在两千年后的现在,也是很值得我们提倡的.

敏旺18227424290问: 知之为?不知为?是? -
沈阳市排石回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汉书》中的“张释之传”,有一事记载:汉文帝视察圈养野兽的上林苑,问上林尉苑里野兽的数量,十余问,尉不能尽答.文帝颇不满,以为此尉...

敏旺18227424290问: 读卫灵公的故事有感 -
沈阳市排石回答:[答案] 不经意看到《论语.卫灵公》的故事,有些感触对自己做事情和工作有了些启示,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论语.卫灵公》记载了... 而对宽容忍让的张释之更加敬重了. 不仅是古代,即使是今天“恕道”依然是为人所称颂的精神品质. 恕分两种:被动和主动....


相关链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