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弟子+仁+的不同回答

作者&投稿:余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与弟子
父母去世以后,当时通行的做法是守丧三年,宰我认为守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骂道“予之不仁也”。       孔子对于弟子是真心关爱。冉耕(字伯牛)在“孔门十哲”中位列德行科,品德高尚。他得了不治之症,《史记》中记载是“恶疾”。孔子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去探望,从窗外握住他的手说“就要失去这个人了,这就...

论文:孔子与弟子论"仁",孔子对仁的标准
要有恭敬心,尊重生命,爱护他们,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当作自己的缺点一样,去保护,不要拿着缺点去批判、讽刺甚至是嘲笑,对于他们的缺点,要醒悟自身,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仁以为己任”,孔子号召自己的弟子,天下的读书人,都要做“仁者爱人”的人,就是如上面解释的,要尊重...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文言文
【出自】:春秋 孔子与其弟子《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寻求真理的时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须据理力争,就是有老师在面前,也决不能迁就退让。” 二、成语典故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究竟何谓‘仁’?” 孔子回答说:“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是出自哪里?
“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 【译文】孔子...

子曰 当仁 不让于师 翻译
孔子说:“寻求真理的时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须据理力争,就是有老师在面前,也决不能迁就退让。”一、原文:春秋 孔子与其弟子《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二、引证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三、示例:吴组缃 《山洪》二九:“他...

孔子为什么要求弟子要有仁的思想。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品德好,聪明好学,领会能力强,所以孔子回答时就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强调讲“仁”就要依礼而行,这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要紧密结合。弟子仲弓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

《论语》中提及“仁”这一点的,有哪些地方?
仁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全德状态.《论语》中,孔子对仁的内涵的阐述大都是在其弟子问及时才涉及,而孔子一向是注重因材施教的,所以,对不同的学生的回答是不一样的.血缘亲情之爱这是“仁”的内涵的核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

当仁不让于师翻译原文文言文
他说,自己配不上“圣”和“仁”这两个字眼,自己可以称道的只是追求“圣”和“仁”的境界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来不觉得疲倦,如此而已。孔子非常尊重弟子的人格。他告诫弟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选文第8则:“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南子是卫灵公宠幸的妃子,因为淫乱放荡,为人们所不齿。

孔子认为子路子由公西赤仁吗?
不认为他们都达到了,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个弟子,在孔子的点评中分别能掌管军事,能管理内务,能执掌外交,这是很清晰明确地说明了的。但是对于是否达到了仁,孔子都是一个说法“不知其仁也”。他明明知道他的这三个弟子还达不到仁,只不过是为了在外人面前,给弟子们留个情面,这也体现了孔子的...

关于论语仁篇论文
o laieii i

霜良19479387993问: 每位弟子问 孔子仁是 什么,孔子回答 都不同,谁 能 并配上翻译. -
浦北县弥诺回答:[答案] [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霜良19479387993问: 为什么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弟子的答案不一样呢?例如同样是问“仁”,为什么孔子给颜渊、仲弓和樊迟的回答都不一样呢? -
浦北县弥诺回答:[答案] 因为孔子是一位因人施教的大师.他能根据每个弟子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因此同样的问题孔子常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这一现象,孔子回答“闻斯行诸”这个问题时更清楚.子路与冉求都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即听到什...

霜良19479387993问: 孔子回答弟子问仁,为何说法不同?都是选取哪些方面进行阐述的? -
浦北县弥诺回答: 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朱熹评论《论语》...

霜良19479387993问: 颜渊第十二孔子对仁的看法有何异同 -
浦北县弥诺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颜渊问孔子究竟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只要那天做到这样了,天下的人都会认为你是仁...

霜良19479387993问: 《论语》中一共包含了多少个“仁”字? -
浦北县弥诺回答: 一.至道无形 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

霜良19479387993问: 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中,对于“什么是仁”这个问题,孔子对每个弟子的回? -
浦北县弥诺回答: 已知不欲,勿施于人,对于世人这个问题,孔子对每个弟子的回应都是不一样的,频频善诱.

霜良19479387993问: 梳理《论语》知识点,不少于100条. -
浦北县弥诺回答: 《论语》知识点: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

霜良19479387993问: 有关孔子和《论语》资料 -
浦北县弥诺回答:[答案]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

霜良19479387993问: 论语涉及哪些 -
浦北县弥诺回答:[答案] 论语涉及:政治,文学,哲学,管理、道德、伦理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通行本《...

霜良19479387993问: 从孔子回答颜渊的话看,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是 -
浦北县弥诺回答: 孔子的理论是对上级要以礼相待,对下级要仁爱. 实现仁的关键就是“对上有礼”,简单说,组织要对你有任命,有工作安排,然后你再仁爱下面实现这些工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