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

作者&投稿:敖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序 言

讲《论语》,自然就会联想到儒家。实际上,儒家思想发展到最后,可不是孔子的原本意义了。看看清末的小说,就可以了解到很多在清末就令人厌恶的迂腐形象 。《儒家思想何以变而腐朽》里面,就分析到,在封建社会,造成孔子思想变质的八大原因 。

一个好好的东西,传着传着,怎么就腐朽了呢?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理论工作者,就是我们中国一般百姓都需要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部《论语》注解,决定抛开儒家讲孔子,在避免传统的儒家腐朽思想的影响之下,不言其是,不说其非。只是看看原本的孔子思想是什么样子的! ————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孔子的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去发挥更恰当的作用!

关于《论语》在新的历史条件有什么用?以及怎么用? 我想一定会有仁智之士去解决的!

历史上的 儒家思想,到此为止,就让他划上句号吧!

这个任务,最好的完成方式,是在民间去完成!

希望有此志向的同仁共同努力!

让我们一起来启动一个全新的孔子时代!

子贱,孔子弟子,姓宓,名不齐。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人) 

子贡(前520年-?),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 

学而篇原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一个问题——怎样做君子。或者说,人生在世,怎么做才可以称呼为君子的行为!

谁能说说,自己的当今之世,如何如何做,就是君子呢?

现在就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

学而习,就是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去实习,就不亦悦乎。为什么会喜悦呢?因为做出成果来了。有效果,能在现实中验证自己所学到的,于己于人都有利,如是就有喜悦。 能感应到同兴致的朋友来一起参加领悟分享成果,不是也很快乐吗? 就是在某一行业做的很好,但是,不在世俗间很出名,自己也照样做下去,没有怨气,这样做不也算是君子吗?

这一句话,关键的一个事情,就是学而时习之。其他的不亦说乎、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  等,都是学而时习之之后的事情了。所以,做君子要做的,就是学而时习之了!

现在就来看看“学而时习之”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了!

首先,从身体养生上来说,学习思考,最容易动神动气。神气一动了,没有在身体上去运转,就是没有练习,神气达不到四肢。日常天久的,就容易出问题。

在古文化中,这样的说法还是很多的。在《易经》的十翼里面几个地方都提到“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这样的话。就有议论再动的说法。这个议,就有学习了解研究的意思。议而后动,才能促进事物的变化。

佛学里面,阿南就说过“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意思是说,听到的知识再多,不去修证自己的行为,那就是没有听到一样的。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这句话就是中国的一句俗语 。

学之后而习,习的成功,于己于人都有利益。习之不通,再返回来再学。所以讲,学而时习,是一个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利的事情。

这样努力下去,即使在社会上也没什么显赫的名声,自己也不抱怨,也算是一个君子了。

是“不亦君子乎”,并不是说,一定就是一个君子。怎样才是君子? 那就看是怎么学,怎么习了!

一部《论语》讲下来,是不是,就是讲学什么,怎么习,习之之后再返诸自身,调整好再更深一步的做学而习的过程呢!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里讲到,孝悌是仁之本,把仁之本立起来了,道就生出来了。既原文中的“本立而道生”。 所以说,这个“道”,实际上就是仁之道。

那仁是什么呢?

中庸里讲到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个仁,就是讲人的事情的。人的事情中,亲近自己的亲人,是最大的事情。在这里,说孝悌是仁之本。那可以理解成,亲亲中,孝悌是最基本要做的事情了。

文中讲到,孝悌就很少犯上,不犯上,就很少作乱的。犯上和作乱都不对,那前提,就是这个上,和没乱之前的社会状态,都是合理的。否则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所以讲,一句话的对错,都是有条件的。放置于任何情况下都正确的话语,是没有的。

孔子讲的这个仁,包括个人的修身,到家庭、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怎么把这样关系处理恰当,如是乎,就有 “仁” 这个概念了。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既 “言” 被 “巧”, “ 色 ”被“ 令 ”。本该这么说的话,却迎合某种目的的去说;本来是这样的容色去面对的,却受到某种原因的指使去展现。这样的人就很少仁。

鲜矣仁 , 就会导致把人于人之间关系搞乱。因为仁者,人也吗!

是不是这样的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天都想想自身的三件事情: 替人谋划可忠诚?与朋友交往有可有失信的? 学到的东西可有练习?

这个“传”理解成学来的东西。

如果从仁这个角度看这一句话,这个是讲与朋友和相关的人的交往关系的。加上“传不习“,该是说这个

“忠“ 、 “信” 是要运用到一些知识技巧。要合乎正确的规律。

不忠就会背叛,不信,就是欺骗。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值得忠,值得信才可以的。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个“道”,带有引导的意思,是说如果把千乘的国家要是治理好的话,要怎么做。

    朱熹注解里,说到, 马氏云:“八百家出车一乘。” 千乘国家,就一千乘以800户,有80万户的人家。仅做参考。

如果把千乘的国家治理好,那就要遇事要有恭敬心。但是敬其事,不顾及人还是不行,所以要守信;节制用度不浪费,但是也要爱护百姓。过于节俭而不顾人民死活也不行。使用人民的力量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和时机。

朱熹注解里,说到, 杨氏曰:“上不敬(不敬,就是随便,不慎重)则下慢(怠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 。可参考。

有恭敬心,才会认真对待。所以,这个敬,是很难得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是泛指学习的人。弟子对父母要孝顺,对待其他的人,要做到弟 。

恭谨而有信用 。

泛爱众,注意,不是所有的人都去爱 。是说把孝悌的思想发扬光大到社会,是一种处世态度。 而不是说去孝悌 所有的人 。

而亲仁,就是孝、悌、爱众的指导思想是亲仁,就是围绕着“亲仁”的标准去做 孝、悌、爱众 。就是尽量把人的关系搞好。一定要记住 “仁者人也” 这句话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个“文”,怎么理解好? 看《论语》有说到 质胜文则野 ,如果理解成这句话的文的意思,那就是文辞风格的意思了。就是孝弟爱众等等,要做到恰到好处。

如果把“文”理解成先辈的说教,那这句话意思,就是做到 孝弟爱众等等 的 时候,需要参考别人好的方法。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个贤贤,第一贤,是以...为贤的标准。第二个贤,指的是贤惠的人,或其贤惠的行动、言辞。贤贤,就是以贤能的人、贤能的行动、言辞做为自己做贤能的标准,去改变自己的容色。这个容色,包括 竭其力;致其身;言而有信 等等。

这里讲到 “ 事君,能致其身 ”,古代的君主,是代表国家的,其行为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讲致其身的去事君,就有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联系到“学而时习”这句来理解,《论语》提倡的学习,意思还是把人与人的关系整顿好。就是学会做人。提倡“仁”道 。

仁指的是什么呢? 重复的说一遍,就是 “仁者人也”。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是站在君子的角度,要怎么做的问题!

首先,君子要“重”,就是敬重。 重的反义词,就是轻啊。所以,只有敬重其事,不轻浮,不轻慢,才有威仪。要敬重,必须是知道其重要性,心里重视他,才可以具备有“重”。重视了,就会认真的学习了解,才能稳固。

讲究忠实信用。

无友不如己者 ,没有朋友不如同自己是一样的。就是朋友都会做到“ 重 ”和“ 忠信 ”。就是不具备 “ 重 ”和“ 忠信 ” 的人,就不去和他做朋友。

过,则勿惮改 有过错了,就不要怕去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更 慎终追远 ,就是“终”要“慎”, “远”要去“追”。 远和终是什么关系呢! 比如说,一件事情结束了,那就是“终”。结束了之后,再看看对以后久远的影响,这就是“远”了。

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及其对后人的影响,那什么都可以随便,都可以不计后果,就没有"民德”可言的了!

好CVBS 各个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句话讲到,孔子至于是邦,闻其政的五个方法。既 温、良、恭、俭、让 。就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

朱熹注解, 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 

温和,人家容易接近。善良,正直,可以听到真实的事情。恭敬,人家愿意接受你。节俭,不浮华,就能看到最艰苦的一面。天天坐在豪车里面,怎么去看到骑电动车人的情况呢! 忍让,就会让人有问题都说出来。不让人说事情,你怎么了解呢!

子贡的意思是,就是一般的人,做到这五点,也可以达到闻其政的目的。

还是那句话: 一句话的对错,都是有条件的。放置于任何情况下都正确的话语,是没有的。

毛主席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讲到,“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这里就提到 温良恭俭让 ,毛主席当时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相反的,如果说日常生活搞的像是闹革命一样的,那也是不对的。和平状态,还是要提倡 温良恭俭让的。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理解成,父亲在的时候的志向,在父亲不在世的时候也照样做下午。如果不做下去,不就是蒙蔽父亲的心念了。所以就不算孝了。 父亲不在世,三年内,还坚守怀念着父亲的处事方法,也可谓是孝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也。”

如若说到“礼节”,那做到 “和” 是最宝贵的了。 先王之道之中,这一点做的是最美妙的。大小之事,都依照“和”来做。有所行,也有所不行。

知道“和”的重要,然后去做到“和”,但是,如果不用“礼节”来节制,就是说无节制的“和”,也是行不通的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守信用,就近于“义”,说错了话,也可以收回重新更正。如果本来就不守信的人,越说越是不让人相信了。所以要守信。

恭敬近于“礼”,恭敬守礼节的人,就是犯错了,人家也会体谅,不会得到人家的诋毁羞辱。所以,恭敬待人处事很重要。

恭敬、守礼,在家、在外都一样的,不疏远亲人,就可以为一家或一方的主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 食无饱,居无安 的情况下,也要 “  ”于事而“  ”于言, "事"和"言",都要依照"道"来纠正.这样的人,也算是好学的了 。

   这里的“道”,依照上文,也还是“仁”道。 敏于事而慎于言 的去做坏事是不允许的,所以,就有道而正之。  就是在事情之后,依照“仁”的标准,看看,自己如若当时那么做了,或那样说的,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有人看到“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想到都这样了,还讲什么道呢!  其实,这是教人努力的方法。做到“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成功的机会就多。所居、所食等,才更有保障!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贫苦不谄媚,知道自己努力,是不错的,但是,如若能够认清世事,看清事物的本质,就能在贫苦的情况下,一步步的去获得成功,如此情况下,就会有贫而乐。

富贵不骄横,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如若是做到待人处事以礼节,那么人事关系会更好,自己的人生也会更有保障。

贫而乐,富而好礼 ----既在贫苦的环境下,能探索事情的本质,使得自己快速进步,所以还是快乐。在富贵的时候,能以礼节待人,会把关系处理的更好。富贵也更有保障。

所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只有不断的琢磨探索,才是对的。

所以,子曰:赐也, 告诸往而知来 。就是告诉过去的,就能知道未来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忧患人家不知道自己。应该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就是只要自己有能力了,还没有成就,是因为自己不知人,仅仅会知识是不行的,还要与人协调,要知道人是怎么回事才行。

或者讲,人家不知自己就算了,如果自己不知人,就会有很多麻烦!

朱熹注, 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

2为政篇原文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现代理解起来也简单,既是实行德政,人民就会围绕你转。如若众星共北辰一样。

那德政是什么呢?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思无邪”!

“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 ,原句中的“思”是语气词。无邪,就是没有节外生枝的事情出现,一致的围绕一个目的的去做。做什么?肯定是做好的事情,往好的的一面去发展。

这个好又指的是什么呢? 现代人,应该有现代的解释。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政令,加上刑罚,治理社会,人民可以免于罪罚,没有感觉有羞辱的存在。就不知道什么是羞辱。

用德,加上礼节,治理社会,人民就会有羞辱感,而且知道怎么去修证自己达到完美。

“无耻” ,举例子说,就是偷人家东西,都不以为耻。没有社会道德感。

.政令主要是从事情的角度出发去做事情的。

德政,是从人本质出发的. 

管理人,就应该想到人的心里状态。说直白一点,就是管理人就应该按照人的规律去做。

人的规律是什么?再说直白点,不就是情绪吗!

那情绪是什么?就具体的表现来说,不就是礼、敬、德、仁、爱、喜怒等等吗!

很多搞政令的人,以为把意见写在纸上,公布出来了,人就会改过来,不知道人是有情绪控制的。这是机械的思维。以为人如同墙壁上的开关,按一下灯就亮,再按一下就灭。就是不知道,人是有情绪的, 按一下不一定就亮,再按一下也 不一定 就灭的。

政令过多如又强力执行,就容易出现暴政了。执政者发现政令不行,(就是行不通的意思了),如是,就有过激强力的行为。因为,他们以为公布的东西,人家自然就会执行啊。现在没有被执行,不就急躁吗。如同墙壁上的开关,装好了,本应该亮的,现在按一下不亮了,就可能毁掉换一个。人可不能换啊,比如,一个张三,你把他搞的像另一个张三一样的了。那可就不是本来的张三了,不就是暴政了吗。

政令过多 ,有可能就相互冲突! 为什么会冲突?因为事态是千变万化的呀! 古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不可能把世上是事情都用文字记录的下来的。更何况事情是千变万化的呢!

政令过多 , 同时, 也给很多人以投机取巧的机会。

讲道,讲德,讲仁等等,都是属于精神范畴。所以讲管理人,应该从人的内心去想办法,需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当然啦,不能说政令不要,是说政令要通乎人情,合乎道德礼仪。再一点,就是要勤于变化!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志于学——,这个学,肯定不是指的是识字。是讲明确生活目标,把学习当做志向去做。如同周总理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十而立,—— 这个立,立于志向上,去做事情。就是在自己的志向范围内,有自己的一份立足点。仅

仅有志向,不知道怎么下手,有什么用呢!

四十而不惑 —— 事情不是一做就成功的。 不惑,是指在自己的奋斗过程中, 逐渐掌握,自己该如何去

实现自己志向的方法了。

就是把自己搞明白了。 就是知人!

五十而知天命 ——自己的内部问题解决好了,要想成功,还要和合天道。简单点说,就是大环境的限

制。如同做生意,就是财力、人力、物力都充足,生意就会好吗?必须要考虑市场的大

环境才行的通。

就是把天搞明白了。就是知天!

六十而耳顺—— 在立、不惑、知天命之后,就不会盲动了,体会到许多,见到的许多之后,剩下的就是要多闻。仅仅是闻是不行的。多听听之后,要去分析的去做。

这个耳顺,应该是在听到之后,把问题想清楚,恰当的解决掉的意思。

就是听到之后,结合人为、天命,去妥善的处理问题。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耳闻到耳顺,也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做成功了,就能在不逾矩的情况下,达到从

心所欲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 、 孟孙 是一个人,是当时鲁国大夫。 仲孙氏,名何忌。 他问孔子,什么才算是“孝”,孔子回答是“无违”,无违的是什么?就是不违背“礼节”。对于 孟孙 来说,侍奉长辈,不要违背大夫之家的礼节。

朱熹注,说到: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 这个说法很恰当。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孔子 什么才算是“孝 ”,孔子回答是“要担忧父母的疾病”。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 问孔子 什么才算是“孝 ”, 孔子回答到:“现在一般都说,能养护父母就是孝了。其实,大家想想家里的狗和马,不都是有护养吗。对父母不恭敬,那不就是如同家里养的狗和马一样了,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孔子 什么才算是“孝 ” ,孔子回答到:“容色难做到。对父母有事情也做了,但怨气大。有酒食也给父母先吃了,也是心里不平。这样你以为可是孝呢?”

不同人问同一个问题,夫子就有不同的回答。因为各个人是不同的,按照上文的意思,也是“就有道而正”了。就是尽量的往好的一面去矫正!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我与回终日谈论。他没有违背的意思,好像傻傻的,怎么说就怎么听了!但是,回去之后,总能自我反省自己的私下行为,也能发现并采用其好的东西。所以回,是不笨的!”

回,孔子弟子,姓颜 ,字子渊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用“其所以”,造一个句子:“其所以陡然回家,是因为想到家里的水龙头没有关掉!”,由此看“其所以”。就是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意思了。

其所由,就是按照什么方法去做。

其所安,就是安置在什么位置。(《大学》里,有知止而后能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 安,就安置于什么事业上)

这句话的意思,当看到一个人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就看看,这个人为什么原因这么去做这件事情,再观看他是用什么途径方式等等做的;之后,再访察他的心思是不是安定在这个事业上。这么一观察,还有什么可以藏匿的了的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就是能把过去的东西总结归纳,就能创新,找到适应事物发展的好方法。这样,怎么不可以做老师呢!

知识再多,不能在新的环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的再多,又有何用!

  子曰:“君子不器。”

这个“器”,就是器物,也没有其他的解释。

不器,只能说,不要和器物一样。就是人要有思考,要能学习,要能温故知新,要能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不能死板等等!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自贡问孔子做君子的事情,子曰;“把自己学习研究想好的话,自己先做一做,做了之后,结合现实,再分析了解改进,就是君子的行为了。”

这个“言”,是自己学习了解研究之后的一个结论。不能理解随便张口就说的一句话了。

这里,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这么理解的理由:

按照《内业》的思想,精神是围绕形体转动的。做事情之前,先要有个形式。就是说出来了,自己确定的一个样式,然后围绕这个样式去努力,这样,神气就有着落,就不耗散神气。

《内业》上有“ 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 ”这句话里面,就有“言然后使”,就有言然后动的说法; 还有“使然后治”的说法,就是做了之后,要整治。相当于上面的“而后从之”了。

第一章里面引用了 《易经》的十翼里面一句,“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这样的话。就有议论再动的说法。这个议,就有学习了解研究的意思。议而后动,才能促进事物的变化。 就有言然后动的说法。“拟议以成其变化”就相当于这里的“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就是周全;

比,就是偏激。

君子做事周全,不在细微的事情上计较。小人就是计较某一方便,而不顾及其他人或事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没有,迷惑,无所得等等意思。

 ——危险

学习之后,把学到的知识拿到现实中去想想,就会有收获。不去想,就有迷惑。

如果只是注重思考,不学习别人的东西,造成认知偏面、不周到,就会有危险。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知道“异端”是不好的就可以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就是学习知识的方法。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 朱熹注:干,求也。禄,仕者之奉也 

 ——缺

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得俸禄的方法。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让自己的工作待遇好一点,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与“怎么把一个职位做好”应该还是有区别的。

孔子说:多闻,就是多听听,减少疑惑。其他的也许还有不知道的,或听起来很正常的,也许还存在有其他未知的问题,自己谈起来的时候,也要谨慎,这样,自己说出去的话,就很少让自己担忧了。

多看看,就减少危险的事情发生, 其他的也许还有没见到的,或看起来很正常的, 也许还存在有其他未知的问题, 自己做起来的时候,也要谨慎,这样,自己做的事情,就很少让自己后悔了。

言寡尤,行寡悔, 的情况之下,自然就会有俸禄的了!

另外,有的人说“多听听,把有疑惑的暂且放置一边,对于已知的,说出来也要谨慎;多看看,把危险的暂且放置一边,就是见到的事情,做起来也要谨慎,”理解起来也说的通顺。

但是,这个“ 言寡尤,行寡悔 ”,总是有警示作用,就是不要让自己对自己所说出去的话感到担忧。不能让自己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

怎么不忧呢,就是多闻;怎么不悔呢,就是多见!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弯曲。

 ——隐藏,交叉,混杂

哀公问孔子到:“如何让民众信服?”孔子对答到:“只要在提倡正直思想的前提之下,就是交杂带有不正直的弯曲言行,人民还是信服的。如若你出发点就是弯曲不正直,企图就不当,那在此前提下,就是在自己后来的言行中带有很多的正直的做法,人民还是不会信服的!”

就是出发点要端正的意思!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孔子到:“要是让民众做到恭敬,劝其尽忠,该如何做才合适呢?”

孔子回答到:“对待民众,自己要做到庄重,民众就会敬其事; 提倡孝慈,民众就会尽忠。提倡善行,教导也不去做,就要劝导了!”

或者理解成“ 要是让民众做到恭敬,忠诚,并能相互劝导尽忠,该如何做才合适呢? ”,回答是“ 对待民众,自己要做到庄重,民众就会敬其事; 提倡孝慈,民众就会尽忠。提倡善政,不会做的人要教导他们,民众就会相互劝导了! ”

如果自己都散漫、拖沓、厌恶等等的态度去做,民众怎么会敬其事呢!

孝慈,则忠,这个意思上文就说到过,既“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呢?” 孔子回答到:“ 《书》云: '只有守孝道,和兄弟如同朋友样相处。以此来实行政策‘ ,这样做,也就是政治行为了。另外还有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称作政治呢?”

就像《大学》里面讲到的,修身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

搞政治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把家庭搞好!由此推演到社会,就是政治。 这个问题倒是值得很大的思考!

是不是家庭关系搞好了,以此推演开来,就什么政治问题都可以解决呢?这个问题应该做一个专业去研究!

人的基本情感,还是来自于家庭。如果一个人,基本的亲情都不知道咋回事,怎么和人来往呢?

如果一个社会,只注重事情的成败得失,把人当做机器样的支配,不明白人是有父母儿女朋友的,搞得让人基本的亲情都维持不下去。这样去做事情,肯定会出问题!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这个观点太伟大了!

当代人要是研究这个做法,当然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去运用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人要是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能够做成什么事情。犹如大车没有 輗 ,小车没有 軏 ,车怎么可以行走的了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孔子:“十世之内的事情可以知道吗?” ,孔子说:‘’商朝延续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减,是能够知道的。 周朝延续了商朝的礼仪制度,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减,是能够知道的。以后有沿袭周朝礼仪制度的,就是百世,也是可以预知的!‘’ 

这句话,是讲,人的这个“礼”是不变的,尽管朝代有更替。到底礼是什么,那要慢慢去品味了!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谄—巴结,奉承

这里的,巴结,肯定不是巴结鬼,没有人可以巴结鬼,也巴结不了的。所以,这个“巴结”,是指巴结某人的。

   就是某人在那祭祀神鬼,这个鬼也不是当祭的,却也去祭,那目的是巴结讨好这个祭鬼的人的。

  见义不为,无勇也 ——仁义的事情不敢去做,就是没有“勇”。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应该有个比较的意思在的。就是一个人奉承到别人的鬼都去拜祭。现在有仁义当为的事情,却没有勇气去做。   

八佾第三篇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按照朱熹注解, ”佾,音逸 。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 

意思是说,这个“ 佾 ”,读音是 yì ,是舞蹈的列数, 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每一列的人数,和列数一致,就是一列一人,二列二人,以此类推。

也有的说这个 “ 佾 ” 就是人数,一 “ 佾 ” 是八个人。到底哪个说法对,现在也不能确定了。

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 

这个礼乐,可不能理解成现在的唱歌跳舞。 乐,在古代,是辨事物之理,而有声音的变化,然后借助于乐器而表达出来。 孔子就借助礼乐来治理国家的。所以,这个礼乐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

八 佾 ,天子所用,与天子的日常政治活动是密切联系的。现在用于家室,所以,孔子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就是说,这样的事情都能忍受的话,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当今的“ 八佾舞于庭 ”的事情,需要大家自己去观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彻——朱熹注, 彻,祭毕而收其俎也。 俎, 古代祭祀时盛肉的器物  
古代祭祀之后,收拾承装祭品的碗碟

三家—— 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也 

三家在祭祀之后,也用诗经的《雍》作为唱词。孔子知道后就说:“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这是 《雍》里面的原句,意思是诸侯相拥辅助,天子肃穆深远的样子。这里面就有天子在。这个说法,怎么会取自于三家的厅堂里面呢?”。意思是天子怎么会跑到三家去祭祀呢!

这是僭越礼仪,明显的就不合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究“仁‘’,还谈论什么”礼”,一个人 不讲究“仁 ‘’,还谈论什么“乐”呢?‘’。

仁者,人也。不仁,就是人的关系都搞的不知所以,还有什么礼乐可讲的,就是礼乐搞得热火朝天的,那又在表达什么呢?。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易——治理。 这里是说把丧事合礼节程序的完成

林放咨询孔子,“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到:“这个问题问的意义重大啊,礼,与其奢侈,倒不如节俭; 丧事,与其做到合乎常规,不如有悲戚的感觉好。”

礼,注重形式,也要注重本质。抓不住本质的“礼”,就流于形式了。

突出重要的一个意思,孔子讲,礼仪的本质,还是要保持节俭的。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亡——无

夷狄尚且有君主,不像华夏诸侯中,上下僭越,有君主倒是像没有君主一样的了!

这一章,大体是说诸侯国上下阶层的关系处理问题,孔子有感于当时的上下僭越不合礼的事情而说的。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此时为季氏宰

旅--——祭祀

朱熹注,说 礼,诸侯祭封内山川 。封外的山就不可以祭。而且神不享非礼 。就是祭了也没有用的!像泰山这样的山,只有天子祭,季氏跑去祭泰山,就是僭越礼节了。

所以,孔子知道 季氏旅于泰山之后,就对冉有说,你就不能救其僭越的罪名吗,不知道祭泰山没有用吗?冉有说,做不到。孔子就感叹到:“呜呼! 难道有人还说过,泰山还不如林放知道礼节吗?”。

意思是说,林放就很注重礼的本质,难道泰山还不如林放!难道泰山不知道礼是咋回事吗!

上文说过,林放问过孔子礼的本质问题。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仪礼 》 中有《大射仪》一篇,过程隆重繁杂。朱熹注说到: 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也。 就是比赛的两个人,三作揖升堂比赛,射并,等到众人比赛结束,取胜的一方作揖,不胜的一方饮酒。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以争斗的。如果有的话,也就是比赛射箭了。赛前相互作揖而开始,比赛结束还饮酒。有所争,也具备君子的恭谦的风范。”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朱熹注,素—— 素,粉地,画之质也 ,素以绚,就是用彩色的粉,使之绚烂多彩。

倩,好口辅也。盼,目黑白分也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就是笑的巧,还有一张好看的嘴巴,美丽的眼睛清澈分明,这么好看的人儿,再加上彩色的粉饰,更加显得绚丽多姿了。

孔子说这就首诗歌的意思,就比如绘画,先画好底稿,再在上面粉饰,才成为一幅完整彩色的画。或者理解成,把事情描绘恰当,再去赞美修饰这个事情,也通顺。

人也一样,笑的巧,嘴巴,眼睛都很美,这样,再加上粉饰,自然就是绚丽多姿了。

如果嘴巴长得不像嘴巴,眼睛不像眼睛,.....,等等的,你去把他粉饰起来,那是要做什么呢!

孔子这么解释之后,子夏就接着说到:“这么靓丽的人,粉饰的绚丽多姿了,之后,应该就是注重礼仪了吧!”

孔子就说到:“商,你启发了我啊!可以和你谈论《诗》的学习了!”

礼,也有个本质东西在。犹如上文讲到的节俭,和为贵,等等。把本质抓对了,然后再去发挥,这样才合乎礼仪。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赞美有好的本质,再发挥更美的东西。犹如绘画,有个好的底稿,再去发挥一样。

如果从这句话来看《诗》的作用,《诗》,就是以为了发扬好的言行为目的的。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征,证也 。

朱熹注。 杞,夏之后。宋,殷之后 。 文,典籍也。献,贤也。 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君言矣。 

按照朱熹的解释,文献,是指的文字记录,和贤人。

  子曰:“禘  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按照朱熹的解释: 禘,王者之大祭也。 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 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也。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鲁之君臣,当此之时,诚意未散,犹有可观,自此以后,则浸以懈怠而无足观矣。盖鲁祭非礼,孔子本不欲观,至此而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发此叹也。 

 ——王者的大型祭祀活动。

灌 —— 祭祀开始的时候,用酒洒地,请神降临。

大概的意思是说,鲁国举行  这样的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一开始,举行“灌”这个步骤的时候,就失于礼仪,孔子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 禘 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不知道,但是,如果真的理解了 禘 的含义,那天下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就如同见到自己是手掌一样的了”。指其掌,就是指着自己的手掌。

禘,王者之大祭也 。为什么孔子这么注重这个呢! 看上面说到的“射箭”,其礼仪程序都很细致复杂,但不论如何,都突出人的心态问题,心态要端正,不能乱。 禘,王者之大祭 ,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国家大事了。拿现代的例子来说,当代我看到很多商业部门,门卫处,有的站立笔挺,隆重整洁,都超过正规的政府部门了,你都怀疑这个也是政府部门。相反的,如果政府部门的门卫散漫拖拉。就怀疑这是不是政府部门了。所以,在关键点,人的行为举止,要合乎当时的事理环境。人的心态就明朗。反之,就会给社会添乱。

一两个行为,或暂时的不合乎人的常规心态是可以的,如果都乱了,就像上一句, “禘 dì 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那整个的社会制度就乱了。

相反的,如果世上各个行为都 合乎所处的事理环境。 拿孔子的话就是都合乎“仁”道,就是恰当的处理人事,那就是;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或神灵的时候,尽管见不到,但是,在心里,就如同他们在面前一样。以显示慎终追远的意思。孔子说:自己没有像这样的来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按照朱熹的说法,古代祭祀的时候,一般都在奥这个地方,奥,就是 室西南隅 。祭祀祖先等,先在其祖先牌位之地先祭,然后请牌位到奥,再祭。祭灶神也一样,在灶台祭灶神后,也还是迎灶神神位到奥地,再祭。但是,奥只是祭祀的地方,不是真的神主所在地,相当于无实权。而灶神关乎一日三餐。所以,人就媚于灶了。

这个王孙贾,是当时 卫之权臣, 他之所以这么对孔子说,有炫耀,有讥讽孔子的意思。

王孙贾就问孔子“人们亲顺奥的地方,但还是更亲顺灶神,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孔子回答:“不是这样的,获罪于天理,祈祷谁都没有用的”。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视。

孔子说:周的制度,是依照夏商两代的礼仪而完备的,其文理郁郁葱葱!我赞同周的礼仪制度!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按朱熹注, 大,音泰。鄹,侧留反。大庙,鲁周公庙。此盖孔子始仕之时,入而助祭也。鄹,鲁邑名。孔子父叔梁纥,尝为其邑大夫。孔子自少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 

孔子入太庙,每件事情都咨询,有的人就说了:“哪个说 鄹 人的儿子知道礼呢?入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才知道!” 孔子听说后,回答到:“这就是礼仪啊!”。

“礼”到底内容是什么? 从上文来看,礼讲究“和”。礼有本质的东西,比如上面说,丧事要悲戚。要节俭等等。所以,这个礼,他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不是像拿磨具做产品,做出来的都一模一样。礼,有形式,有内容,有本质。孔子的目的就是调和的作用。所以,要每件事情问问,再做决定,看做的是不是合乎“礼”!

上文说“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自己就讲,夏礼,殷礼,都很清楚。如果孔子入太庙,以能者自居,见到什么就是,这个夏朝如何做的,殷朝如何做的,现在要咋样咋样的。这样人家都按照这样做了,就会过于形式,没有实质。 我们还是要清楚一个问题,太庙祭祀,这个活动是与政治有关的,涉及面很广,形式做完了,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就不合乎礼了。

举例子说,比如在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就是烧香放烟火就吃年夜饭了,就是形式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要烧香祭拜。这样与礼好像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就会丢失很多意义。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等级

,指的是射箭用到的箭靶。按照朱熹注解,古代箭靶,是用布包裹皮质做成的。

这个“射箭”,古代也有一个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情感,也不得而知了。 古者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 。

大概的意思是说,射是一种礼仪。中了就好,不是拼气力。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朱熹注, 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 

朔 ——每月的初一

饩,生牲也。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欲去之。 

子贡想把告 朔用到的祭品羊除掉,如是,孔子就说:你爱的羊,我爱的是礼。意思是对天子的礼仪不可缺,要做的恰当。

上好礼,民众也就知道礼节了,外交上诸侯也知道敬重。这个应该是孔子注重的。

一个上层举止失节,那下层看到就只有傻笑了,如是乎,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天知道!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子曰,事君尽礼,人家以为是谄媚君主。

和这篇文章意义连贯起来理解的话,应该是人们对君主的礼节也不重视了,该有的礼节也执行不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使,有支使,调配,驱使的意思。事,有从事,事奉的意思。 按照“仁”的意义来理解,使、事、忠、礼,这些都是属于仁的范畴了。

君对臣,是上级对下级,要按照礼仪去做。

臣对君,是下级对上级,君的事情涉及民生政治,所以要忠。

我们现在的人,就是要考虑到,这个做法可合适,或者说,现代人该怎么处理这种关系。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写的是君子求淑女的,这个淑女,是个劳动者的形象。劳动的形象怎么和淑女联系起来了呢?这个不仅仅是因为女子的美丽,与劳动的态度和内容肯定有关系的了。这个态度和内容是什么呢?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去了。

从《关雎》 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君子求淑女,不是一朝夕的事情,是一个时间段的事情。所以讲,这个君子发现淑女之后,就赞美、欣赏,但是,不是淫乱的瞎想。求之不得就有哀,但是,不伤及身体和气。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按朱熹注, 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 就是其地方土地适宜生长的树木以为主。不是用栗树,就是让人战栗的意思,取其谐音而用之。所以,宰我回答意义不正确。

成事,就是已经做成的事情。遂事,就是大势所趋,不可更改的事情。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提醒以后要注意。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这里的“三归”,解释的种类多,反正就是财物有关了。只是这个“摄”,几乎都是理解成兼职。是说家臣用的人数多,而且只做一样事情,不兼职。这样与后面的“奢侈”联系起来,就是讲究气派,不知道节俭用人了。

树塞门——树,是树立的意思。塞门,相当于屏风,阻隔内外视线的。

反坫——按朱熹注, 在两楹之间,献酬饮毕,则反爵于其上。此皆诸侯之礼,而管仲僭之,不知礼也。 

爵 , 古代饮酒的器皿 

邦君----指的就是国君

孔子说管仲气量小。有的说“管仲节俭吗?” 孔子说,“管氏有三归,用人不兼职,讲排场不知道节约用人,怎么算上节俭?”。“那管氏知礼节吗?”,孔子回答说“邦君家设置塞门,管氏家也设置塞门;邦君间为了两君和好,有反佔的礼节,管氏也这么做。管氏知道礼,哪个还不知道礼呢?”

这里孔子指出管氏的缺点。气量小。不是说管氏没有优点。

在孔子的心目中,如果“器大”,应该是和合诸侯以事天子。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大师,乐官名 。古代说到的这个“乐”。是明辨事物之理,绘成音声,加以修饰而成的。对生活有个品味。诸侯的“乐”,那肯定对时政的执行,是用音乐去演绎了。大师,主要就是负责这项事情的了。

引用朱熹注: 翕,合也。从,放也。纯,和也。皦,明也。绎,相续不绝也。成,乐之一终也。字面上也就先这么理解了。

孔子对鲁国乐官讲这个“乐”,说到“乐是可以知晓的,开始,和合时事环境,然后放开去展现这个音乐要表达的事情,再专心致志的用音声去表达展现这个事情的具体内涵,事理内涵要表达的端正明了,然后再去演绎发挥,最后就一曲成功了!”

如果这么看音乐,就是站在音声上,去演绎事物的道理!

不知道当代人,有没有这样去创作音乐的!

一般的情况下,想到生活烦苦,不会出现好的音乐! 那我们别忘记了,还有一曲阿炳的《二弦映月》呢!可见,音乐所展现的空间和内涵是很广的。

依我看啊,很多好的东西,后来都流于形式,把本质的东西就丢掉了,接下来就会失传。

《论语》此篇,大都讲注重实质!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丧---失国去位,就是失去官职。

木铎----金口木舌,施政教时所振,以警众者也。 

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 。这个地方官说到:到我这里来的君子,我没有不见到的。可见也是个贤惠的人。孔子从者引见之后,这个地方官就对从者说到:你们对于失去职位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天下无道也久了,天会把夫子当做 木铎 ,来引导众人的!

意思是你们将来都能做大事,都会有出息的!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舜时期的乐。武,武王时期的乐。 

美是外在的。善是内在的。

这里孔子讲《韶》,曲很美,内容也很善。讲《武》,曲 美,但内容不是完全善良。

这里可以看到,孔子对先王并不都是一样对待,并不都是赞美的。朱熹注讲到:舜时期 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 。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在上位,没有宽容之心;虽然讲礼节却没有敬意; 参加丧事,没有一点悲哀,这样的人,我从哪个角度去观品呢!

就是基本的仁义道德都没有了,那从哪个方便去品鉴这个人呢!

里仁篇 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乡里 ,古代地方人口编制。

仁——还是理解成“仁者,人也”。就是恰当的处理人的关系

选择里居住,一定要看看这个里可有仁德。 如相处不仁德的里或人,怎么见得自己有智慧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里讲到三类人: 仁者、智者、不仁者。

约----困境

孔子说:不仁的人,无论是穷困,或安乐,时间久了,都会出乱子,因为他本质就是不仁嘛! 不仁者,清苦久了,可能会偷盗。在安乐的条件情况之下,时间久了,会利用自己的条件做坏事,比喻利用职权便利等做非法之事。

有仁的人会咋样呢! 就是安于仁德,处处体现仁爱,无论穷困还是安乐,都能把人事处理恰当。穷天地之理,无往而不仁。所以讲,真正做到仁,需要智慧的,不是想做好,就一定可以做到好的!

知者,就是智慧的人,他知道仁德的好处,就自觉的在自己的言行中,利用仁。与真正的仁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者,上面讲过,是有能力做到仁,而且确实执行仁道的人。所以讲,只有仁者,才能好人之好,恶人之恶。就是站在仁德的角度,把人事的好与恶分别的很清楚。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只要立志于仁道,就不会作恶了。

上文讲到“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就是仁之本。本抓住了,就像是树木有了根一样,以后怎么长,终究是一个树,总不至于长成别的东西。所以,志于仁,与恶的关系就没有了。既是无恶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造次,朱熹注,急遽苟且之时。

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要;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获得除去的方法,就不离开贫贱。一个君子丢弃了“仁”,还叫什么君子呢? 一个君子,不会在一顿饭的时间内违背仁道。急切之间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不以其道,这个道,就是仁道了。 不以其道得之, 就是违背仁道去获得。意思是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去获取。

仁,还是采用中庸中“仁者,人也”这个解释。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好仁”的人,也没见到“恶不仁的”人。

这个好仁的人,对于仁道,绝对的服从,感觉没有超过仁道更值得遵守的。

恶不仁的人呢,执行仁道的时候,绝不使得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 的身上。

哪见到有一天都用力于仁的人呢? 我没有见到执行仁道感觉力量不足的。也许是有吧,但是,我是没有见到的了。

这段意思是,执行仁道,是人人能做到的,并非力气不足。要做到仁道,要么好仁,要么恶不仁,都是对的。

按照现实中来说,一般都赞成仁道,怎么没有好仁者呢! 孔子这么说,肯定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说的。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团体,也可以指的是意识范围内的某一个小圈子

孔子说:人相处之所以犯错误,就是站在自己的某个圈圈里面去做事情。 如果观察到自己的过错,和其他人相互比较,就知道仁是怎么回事了。

我们还是把“仁”,解释成人与人之间的正当关系。

如同站在黑色的镜片后面看世界,怎么看都有黑。但是,总不能说这个世界就是黑的。只有从黑色镜片后面走出来,在不同的环境去比较,才能看清世界。

如同佛家讲的着相,都沉浸于某一个相了,站在一个相上,去看其他的相,就会别扭。只有什么相都不沾才合适。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早上听明白道了,晚上死都是可以的了。

从这一篇总体意义来看,这个“道”,还是仁道。也就是把人搞明白。把“人”彻底究竟的搞明白了,会咋样?那就是超越人类,超越自然了。

假若真的有这个仁道存在,可以处理好当世复杂多变的人事关系,站在这样的仁道上再看世界,去做事情,那世界不就太平了吗!

这是 讲仁道之难得!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有志之士,立志于仁道的执行,却以恶衣恶食为羞耻,这样的人不足以与其议论仁道的。

仁,是处处存在,而且需要去端正的,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不能影响,任何东西都不能影响仁道的正常执行。否则,都是违背仁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就是适从。 莫,就是不,表示否定。 义,就是合乎仁义。

孔子说:君子对待天下大事,不会无故适从,也不会随便的否定。怎么做合适,要参照仁义的标准去决定。

从养生的角度看,心无所沾,有个义的驱使,这是最好的。佛道都有这样的意思。所以讲,儒家的思想深度,不亚于佛和道。或者讲,儒家的思想,经得起佛和道家思想的推敲。这个观点,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观点了。

比如说,《金刚经》里面就讲到,不着任何相的前提之下,去修一切善法,都是正确的知见。就是不沾,往好的一方面去努力。

  孔子的思想伟大的一个地方,就是站在现实日常生活的角度去表述道的深层含义。这句话,说的的细致一点,比方说,佛道讲禅境界才好去悟道。而孔子就可以在日常行动中去论道。

或者说,如果觉得佛和道家,义理深奥,难以修持,那就读孔子的,也一样取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比如这里说到的“ 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尽管看起来是做事情,如做到了,神气就不会乱。而且还利于身体健康。 ”

   这个观点,有待于下文再探究。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德,指的是按照道义轨则执行,做出来的成果。比如说讲仁道,把仁道实行了,有成绩了,这个成绩,就是德。

君子怀德,就是君子时刻想的是,我的仁义之道,执行的咋样了,有了哪些实际的成果。(仁义,上面解释过了)

小人怀土,就是小人时刻想的是,我的一亩三分地。

君子怀刑,就是君子时刻考虑的是可合乎法度。合乎公共的意愿。

小人怀惠,就是小人总是想着自己得到恩惠。

朱熹注,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可参考。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就是放纵。放纵什么呢?简单的去理解,就是心情了。

就是把心思都放在利益上,只是计较利益得失决定自己的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很多怨恨。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治国,治家是这样,就是治身也是一样的。 放于利而行,必然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礼让,就是讲究礼,但又不拘泥于礼,要忍让。忍让,也是礼。 不然的话,稍有疏忽、差池就针锋相对,那也不叫礼了。礼让,属于 “ 仁 ” 的范畴 。

孔子说:能够以礼让管理国家吗?礼让,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呢? 如果国家治理没有礼让,那讲礼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一点礼节都没有,不就是野蛮了吗!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要为自己没有职位或地位担忧,应该担忧的是,自己可知道这个职位为什么会存在的原因。不要担忧人家不知道自己,只要确实有能力,自己去寻求正当的方法,还是会被人知道的。

比方说,你想在军队里面做个团长,那就应该知道团长这个职位的特点性质,所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任务等等。自己熟练之后,就有机会真的做一个团长了。

如果自己真的有能力,就不用担心人家不知道,寻求方法得当,还是可以的。这个“求”,指的是求人。当然不是指的是溜须拍马。是讲知事理的情况下,还要知人。

《论语》讲到这里,提到知天、知事、知人。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我的道都是一个道理贯穿一致的。曾子说:知道了。曾子出来后,门人就问: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什么?曾子回答到:就是忠恕而已。

忠,这个词意义就是尽己之力,无二心的去做。

恕,这个字的意义理解就有点复杂了。先找几种解释比较一下.

恕,仁也。——《说文》

以心度物曰恕。——《声类》

以己量人谓之恕。——《贾子道术》

恕,明也。——《墨子经上》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

不论怎么解释,这个“恕”,都是含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当然是朝着一个正当的目标去想了。带有体谅的意思。

我们传统的思想,都有阴阳协调的观点,采用阴阳平衡的思想,来理解“忠恕”。就是对待事情,既要忠诚,也要如理的去思考 。

如什么理呢? 还是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所以,有把“恕”理解成“仁”的,因为正常人的心态都整理好,就是人与人关系整理好 。

做事既要忠诚,也要时刻的处理好人的内在状态,看所做所想可合乎仁,这样才合乎道。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可以用仁义的道理去知晓;小人就只能用利益的多少去通晓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就让自己也做到;见不贤,就要自己私下反省是否有不贤的可能性。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侍奉父母,如果谏议几次都立志不改,那就恭敬一样,不违背父母了,即使劳苦也不怨恨。

有的人讲,这个父母做的不合理。

举个例子说,比如一父母天天要吃鱼,儿女每天回来总绕道两里路,如是就谏议几天吃一次,可是父母不愿意,那一个孝顺的儿女会怎么做,一定会照样的每天绕道两里路买鱼回家的。

所以,这句话重点在教育儿女。

有人讲,如果父母确实是无理取闹的,那怎么办呢!哪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是在告诫游子,出门远了,一定要注意父母的身心状况。即使一定要远游,也要注重方所。不然真的父母出事情了,自己照顾不周,就后悔不及了。

朱熹注: 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 。 意义也深刻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道,指的是做事习惯之类。既然称呼为道,应该是好的习惯。

比如说,父亲以前在接待亲戚的时候,总是热情且倒茶水,现在轮到自己接待了,想到父亲的做事方法,也还保持同样的方式去做。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面至此,讲到很多父母亡故衰老的事情,我查了一下,主要与古代人寿命低有关。如是,在古代 ,一个人二十岁左右,就面临父母亡故的可能了。

孔子就告诫做儿女的:要知会父母的年龄,年龄高应该高兴,但同时,也应该想到父母可能到亡故的年龄了。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很少说话,就是以做不到为羞耻。

意思要言行一致,不可失信于人。

朱熹注,说古人者,用意在于警告当世之人。

这句话在养生上,也是说的通的。《西游记》里面有句话说“口开神气散”。 没目的的说,不是耗神气嘛! 但是,说了,做自己所说的,这样就是人整体的一个神气活动过程,神气就不浪费了。所以,不要随便开口。要保持言行一致。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就是约束。

就是人要有个约束,偏离人生的目标机会就减少了。

约的是什么,失的是什么,当今人应该有当今的理解方式。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 ne——说话迟缓 或忍而不发

孔子说:君子言语要隐忍,行动要敏捷 。

言与行,是一对阴阳关系。对于人体来说,阴与阳,要平衡,相互不可缺少!也是说,言和行要协调平衡,不能只有言而无行,也不能只有行而无言。

这个行,也是内心的一个动作,也“ 不一定 ”就是现实中去做,就 是“说”了,再想到“ 做一做 ”,看看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私下思考得出的言语,不一定正确,所以言要“讷”,在行动中可以去验证,所以行要“敏” 。

试想一想,一个人,如果自己对自己说的话,都是正确的,那你还是你现在的你吗? 往往都是自己对自己瞎指挥,造成麻烦 。 所以要注重言行 。

在与人相处中,言行不断协调,不合适就纠正,也是和人相处的一个方法。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修德者,必有同志者在。不要感到孤独。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就是做事情。数,就是多次。 事之不行,反复的去做。

意思是,事君,事朋友,要适度。

公冶长篇 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朱熹注, 缧,黑索也。绁,挛也。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 

孔子说公冶长这个人,虽然身处在牢狱之中,但是,并不是自己的罪过造成自己的牢狱灾难。并且,还把自己女儿许之为妻。

就是公冶长这个人本质还是好的。并不因为有牢狱就否定这个人。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说南容这个人,所在之邦有道的时候,才能能得到发挥。邦无道的时候,能够免于刑戮。 孔子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他了。

有道能不废,也难。无道而免于刑罚也不容易。是非明了,不论有道或无道之世,都游刃有余。有道的时候,能为百姓多做善事,才能得到发挥;无道的时候,不被昏君所刑戮。很了不起的人了。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朱熹注, 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 。就是第一“斯”,指的是这个人。第二个“斯”,是指这样的德。

孔子说子贱这个人:这个人是个君子啊! 如若说鲁国没有君子的话,怎么这样的人,还能成就这样的德行呢?!

意思是说,当时的鲁国有很多贤达君子,才能成就子贱这样的君子人品。

孔子赞美一个人,还能赞其之所以然者!

朱熹注里面,提到 苏氏曰:“称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师友,厚之至也。” 就是赞叹一个人,还赞叹了他的家人师友。比如说,一个人某方面有成就了 ,就说,这个人聪明哦!他父母有远见当初也支持他。还是他父母好哦! 这样一来,不仅仅是赞美了这个人,也赞美了这个人的父母。这个人听了也舒服。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朱熹注,器者,有用之成材。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 

自古以来,都认为,孔子说子贡是贵重之器。可器之贵重者,何必说瑚琏呢? 瑚琏贵重在什么地方,现在也不得而知了。 但是,当时的子贡肯定是明白的。

《论语》这一篇大都讲孔子对人的正面恰当的评价!达到促成其进步改善的目的。

也许,孔子是告知子贡是器,而不知之所以为器吧!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按朱熹注,佞ning,口才也。 御,当也,犹应答也。 给,辨也 。 

有人对孔子说,雍这个人,仁心是有的,就是不善于口辩,孔子就说:为什么要去口辩呢! 和人交往,如果总是靠口辩去做的话,就会被人屡屡憎恨。不知道仁,人的关系都搞不清楚,还用什么口辩呢?

就是把人的关系整理通顺,该咋样就咋样。不可靠言辞巧辩去强力而为之,否则,会被人憎恨。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让漆雕开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个事情还没有确切的把握”。孔子的态度是很高兴的样子。

这里,子使,有子悦。说明孔子对自己弟子的态度。有能力的学生使之  。有自知之明的,孔子也很高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说,我道行不通,就 乘桴浮于海, 只有仲由能和我一起吗? 子路就是仲由,听到心里高兴。以为是孔子赞美他的才能。可孔子说,仲由只是勇气超过孔子,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孔子评价自己的学生很客观,实话实说。或者是有益于子路的随机说法。

这个“ 乘桴浮于海 ”,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怀呢! 我猜想,自古有海外神异的说法,就像是《山海经》所记载的一样。道不行,就到海外去比划试试吧。可是,一个小竹筏,怎么可以浮在海上?只是表达这个气势而已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朱熹注, 赋,兵也。古者以 田 赋 出兵,故谓兵为赋 。

宰,邑长家臣之通号 

不知其仁 ,就是不知道他仁做的咋样。

由、求、赤,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了,但是,人家问到他们的仁道的时候,孔子都说不了解。孔子也没有自己说过自己知晓仁道。 看孔子入太庙,还没事问。可见,这个仁道,是一个最高的标准。不能说谁能得到仁道。就如同现在研究物理学、化学的人,不能讲某某人得到物理学了,得到化学了。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愈,胜也 。

女,你

子贡说颜回,颜回可以闻一而知十,子贡说自己,只能闻一知二。按照朱熹注解,十,是数之终,闻一知十,就是,知其一,就能知其终。 闻一知二,就是由此而知彼了。

孔子回答到:这样说来,你确实不如颜回,我和你都不如颜回。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 

诛,责也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是 朽木不可雕,犹如粪土做的墙壁,也没法再去抹墙加工了。对于宰予还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孔子又感叹到:我以前看待人,听其言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看待人,是既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了。都是宰予让我改变成这样的。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没有见到刚强的人。有人就说:申  很刚强。孔子就说:审  是为了自己 的私欲去做事的,怎么可以说是刚强呢?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把观点加在我身上,我也想不把自己的观点加到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啊,这个可不是你所能达到的了。

这句话,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一个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讲确定自己就不想要的,怎么还把这个不好的施加给别人呢!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这句话,打个比如说,我现在,在解释《论语》,我确定确实好的观点,就可能加于自己能影响到的人身上。因为确实好嘛!同理,别人对我,也可能一样。所以说,这个是一种不应该存在的理想状态。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夫子的文章,是能可以得到、听到的;但是,夫子说人性,说天道,就没办法得到、听到了。

道,是和阴阳而生万物者,没有固定的形态。就像上面说到的: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天下之事,不要适从,也不能随意否定。跟随仁义的标准去做。

《庄子》所谓“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

《金刚经》:说法者,无法可说。

打个比方说,你说骂人好不好? 一般都说不好是吧!违反人道了。可是,一个人犯错误了,如果善意的去指责他,上面孔子就指责很多人了,人家会乐于接受的。所以说,你说骂人这个行为就一定不好吗?肯定不行。具体情况,像孔子说的要“ 义之与比 ”。

真正的道,是调和天、地、人,而达到最佳状态,才可以称之为“道”。环境是变幻莫测的,所以,所谓的“

最佳状态” 也是变化多端的。这样,“道”也就不可得而言之了!

孔子是怎么调和天地人的呢? 只能自己用身心去领悟。也是不可得而闻的了!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复有闻,而又未之能行也。 

子路有新的认知听到后,如没有实践,就唯恐有新的东西自己又不能做到。

说子路是个勤于实践的人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卫大夫,名圉 。

朱熹注说到: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 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子贡问孔子:孔文子这个人,怎么会谥号为“文”呢? 孔子就说:这个人不仅敏于事而且好学,位高好问,而且还不耻下问,所以就称作“文”了。

现实中孔文子,也许有其他的过激行为,但不影响“文”这个谥号。

所谓谥号,是在人死后,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起源于西周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这么多年。其作用, 可以告慰先辈,对不当之人也有警告作用。为后世做榜样! 如果为利益,命都不要了,不注重名节,不要什么脸面。这样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要不要恢复谥号,值得贤人志士去研究!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郑大夫公孙侨 。政绩很突出。

孔子说子产:具备君子之道有四点。自己的行动谦恭,对待上层敬重,养护民众讲实惠,役使民众讲仁义

敬其事,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自己的行为才谦恭 。敷衍了事的,就谦恭不起来了。

爱护君主,对上层爱护,才可以敬重上级。

知道民众的确切需要,才可以让人民得到实惠。 民众需要房子,你送去大米,那就不叫惠民了。

知道民众的风土人情,才可以讲义。民众的简单情感都不知晓,犹如天外之人,怎么使民以义呢!

所以,孔子讲子产,重视 自己要做的事情,熟知其对民生社稷的重要性,所以行为也谦恭; 对上层爱护,知道上层的重要,所以就敬重君主; 知道民众的急切需求,所以,能让百姓得到实惠; 熟知民众风土人情,不违背民众的情感需求,所以,使民就合乎仁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齐大夫,名婴 

孔子说:晏平仲这个人善于交往,时间久了,人家还是会敬重他 。

日久见人心,可见,晏平仲为人确实有让人敬重的地方。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朱熹注,蔡,大乌龟。节,柱头斗栱。藻,水草名。梲,梁上短柱也 

山节藻棁,就是在节上雕刻山,在 棁上画上藻。

孔子说;臧文仲给乌龟做一个居所,还雕梁画栋的,由此看来,他的智慧会咋样呢?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按朱熹注: 令尹,官名,楚上卿执政者也 

子文,姓斗,名谷于菟。其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无闲,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故子张疑其仁。 

,去也 

崔子,齐大夫,名杼。 

齐君,指的是齐庄公,名光。

陈文子,亦齐大夫,名须无。 

十乘,四十匹。 

子张问孔子:楚国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每次上任都没有显现喜悦的颜色,三次停职也没有怨恨之情,而且每次都把过去的令尹之政告诉接替的新令尹,这样的人怎么样评价? 孔子回答:忠诚啊。 子张接着问,这样可算是仁了? 孔子回答:不知道,怎么就得到仁了呢?

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马十乘放弃不要,离开了齐国。到一个国之后,就感觉“这个地方的政治就好像有崔子在一样啊~”,就离开了,再到一个国家,还是感觉 “这个地方的政治就好像有崔子在一样啊~” 再又离开了。那这个人的人品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算是清白的人了。 子张再问:这样的做法算是仁道吗? 孔子回答: 不知道,怎么就得到仁了呢?

上文已说到过,“道不可得”。这里的“得仁”,是讲这样做法可合乎仁道,不是讲可得到仁道。如果说某人可得到仁道了,那修为要非常的精深才可以。这一段,讲到的两个人的行为,孔子认为都不合乎仁。或者说,仅仅是这样的表现,看不出来是仁非仁。

我们对仁的解释,还是采用《中庸》中,“仁者,人也”的解释,只有把人的关系,努力向着好的一面去努力调和,才是仁道。上面的两个人,一个是忠于其事,一个是保持自己的清白。都没有想到怎么调节人的事情。就不能算是仁道。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查阅季文子,从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 在鲁国执国政33年 ,辅佐 鲁宣公 、 鲁成公 、 鲁襄公 三代君主。他执掌着鲁国朝政和财富,大权在握,一心安社稷。忠贞守节,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可以称为贤者了。

这句话,普遍认为是想多了还不好。比如考试,答案已经做好了。在时间多的情况之下,又去思考,那很可能就把原来的答案给改了。

我这里采用另一种解释:

孔子是说,三思而行确实了不起了,如再进一步努力,可近乎仁道了!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朱熹注: 宁武子,卫大夫,名俞。

按春秋传,武子仕卫,当文公、成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

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闲,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 深避 不肯 为者(就是智巧的人都会深深的避开,而不愿意去做的),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卫文公时候,还是有道的。到卫成公时,杀忠臣致卫国大乱。算是无道之君了。

卫成公因为杀害忠良,于是晋文公将卫成公抓起来关进了牢里。晋文公又准备毒死卫成公,这个时候这个宁俞帮了大忙,设法救了卫成公,后来还回国继续做国君。

这个宁武子,在文公时候,也没做出什么政绩,所以讲宁俞有智慧,这个智慧都可以达到的。 在成公的时候,对这个无道之君倒是做了很多实质是事情,帮助成公复国做君主。是愚蠢的行为,这种蠢,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上文 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邦有道不浪费自己,邦无道免于被杀害,孔子是赞赏的。现在这个宁俞,对无道之君,尽心竭力,难道是想成就其无道吗!岂不是愚不可及!

愚不可及 ,就是愚蠢的没有办法达到。意思是最愚蠢的了!

这句话,还有理解成,无道时装傻以自保。有道的时候显示智慧。无道时候这种愚,一般人做不到,但是在有道时候,努力显示自己的智慧,是可以做到的 。

不论哪一种理解,孔子对这个无道之世道,都是否定的 。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陈国,说:返回吧,回家乡去吧! 我的这些家乡的弟子,狂妄简略,不务实际,文章斐然,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剪裁以合乎道义。

就是文辞好,文章的意境还不完善。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 、 叔齐 是商末 孤竹君 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 社会规则 ,也未继位,二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 周武王 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朱熹注: 孟子称其“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 měi 沾染 )焉。”其介如此,宜若无所容矣,然其所恶之人,能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 

孟子说这两个人,不立于恶人之朝,不和恶人说话。和乡间人站在一起,如果衣冠不正,也是看看就离开。好像担心被其污染一样。但是,如果发现自己厌恶的人改正了,也就不厌恶人家了。所以,人们也不太埋怨他们俩。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啊,不记念别人过去的恶,这样怨恨他们的人就少了。

怨是用希 ,也有理解成,这样的埋怨,最后就导致埋怨稀少。埋怨少,人就和睦。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醯:xī,醋 

孔子说:谁说的,说微生高直? 这个人有人向他乞讨醋,他却向自己的邻居乞讨之后送给别人。

这里说的是“乞讨”,如日常要好的邻里、朋友交往,关系都很好的前提之下,说少了点醋,请邻居要点,那有什么呢!

这里说乞讨,说明其关系疏远。醋也是便宜物品,自己没有。人家自然可别处乞讨得到。自己没有还别处乞讨而与之,那人家向着你乞讨米,乞讨衣服,你都再乞讨了给人家,以此来显示自己的 "善心“、 “高”、 “善良”、“济世救人”等等,那不是笑话了! 这是为高直去做高直的事情,不是为了救苦救难去做善事。人生的方向没有选择正确! 简单的人事物理都处理不了,叫什么“高”呢! 该回避而不回避,怎么叫“直”呢!

发仁心,也是要有条件的。所以,有个“义”的概念。发仁心,必须懂仁义。就是发仁心,还要考虑这个仁的行为可该做!

通过上文,可以看到,孔子提出对君主尽忠,但是,如果君主无道,就要知道自保回避。

还是孔子这句话说的: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这句话是说与人相处,表现出来的现象。

巧言、令色 ,就是言被巧,色被令。就是言语、面色,都是受到某种驱使的目的去展现。足恭,就是过于恭敬,有谄媚的嫌疑。以上这些,既是扰乱视听了。所以,以之为耻。

匿怨而友-----既是有怨恨,自己不在乎,还和人做朋友。这样,爱恨没有标准,就没有一个做人的准侧了。所以感到羞耻。

有的人,为国家大义,暂时的与有怨恨的人合作共事,那又是一回事了,但私下也并不是以之为友。所以,孔子讲的 “义与之比”,还是恰当的。

所以,孔子以 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 为羞耻。

我们上面讲过,孔子的思想,也是经得起佛、道家思想的推敲的。 这句话, 拿来修身养性也是合适的。

《内业》的思想,人是由精和形组成的,精和形要协调,精,就是精神意识; 形,就是形态。如果你看到苹果是红色的,然后对照苹果的形状,就是对红苹果一个整体的判断了。如果,受到外界影响,偏偏说苹果是黑色的。这么一说,自己把这个黑和真的红苹果对应起来,人的意识就搞乱了。如果一个人,所言、所容颜、所恭敬等,都在心里对不上号,搞错杂。人的意识也就乱了。神气由意识决定的,这样一来,神气就乱了,身体就出现问题。

匿怨而友,也是一样,本来该怨恨的,现在却去友。把“友”和不恰当的意识搭配起来。就不知道哪个正确、哪个错误了。这样一来,意识范围内,也是错乱的。

佛楞严经里面,也讲到,修身要以直心,而达到无上菩提。不可以有歪曲事实的理解而乱本性。

那当随便的一个人,问你银行卡在哪,密码是多少,你都直接告诉人家,那当然是不可以的了!所以,还是孔子讲到的“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个义与之比,说的就是好!

仁道是好的,执行起来要合乎义! 义,就是执行仁道的轨则!

所以,很多言辞,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执行起来不一定就对,不一定就合适!必须有“义”做参考。

做到义,就要知天、知地、知人。简单的说,就是要考虑环境的影响。

所以, 言、色、恭、友,等等,都 要有条件去的执行。执行的合理了,才是好的,否则,不仅是对别人不利,对自身的修养也有害!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盍,何不也 

颜渊和季路侍奉孔子身边。孔子就说: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呢?

子路就说到:希望自己的车、马、衣服、轻裘等,和朋友共之,就是坏了,也无遗憾。

颜渊就说:希望不要夸大自己 的能力,也不要炫耀自己的功劳。

这是普遍的一种理解,这样理解好像与社会也没有关系。

或理解成:不要断除善良,不要施放劳苦给别人。

子路就问孔子的志向是什么。

孔子回答说到:愿年老者能安定,朋友之间能相互信任,年少的人能得到关怀。

看孔子的志向,夫子的志向在于天下大众。是放眼天下,去确定自己的志向。不是从某一层面出发去做事情的。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讼-----争辩是非 

孔子说:算了,就这样的了! 我没有见到过知道自己的过错,自己能内心去讼辨是非的人。

就是知道过错了,能自己判别清楚,不至于再出错。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十室的小 邑里面,必定有忠信和我一样的人。但是,就是没有和我一样好学的人。

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论语注解结束了,但还是要评论一句,就像劝人家多喝水,可不能时时刻刻的拿一碗水,让人家喝的。总要注意时机

 

","gnid":"9c4b0bf810dd1b505","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ef8447523d67900.png","width":"332"}]}],"original":0,"pat":"art_src_0,qihu_negative,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364664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895c3ce4d54299f6d702254481dd229d","redirect":0,"rptid":"57a862da3472cf19","rss_ext":[],"s":"t","src":"国学原理","tag":[{"clk":"kculture_1:论语","k":"论语","u":""}],"title":"《论语》注解(敬守版)(1--5章)

入则孝出则剃的意思
意思是:在家要孝顺父母。外出要注意礼貌。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意思是: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论语“入则孝,出则悌”意思
意思是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出自儒家经典《弟子规》,全句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释 弟子:一种意思是年纪较小的人,另一种意思是学生。这里是第一种意思。悌:敬重兄长。谨:谨慎寡言。仁:有仁德的人。赏析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俤,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文学...
孔子说:“弟子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说话谨慎诚实,热爱大众而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弟子:本指弟弟和儿子,孔子生前用以对自己学生的爱称。入:古时候子女来到父母亲居住的房间。出:古时候离开自己居住的房间来到庭院。弟:通“悌”,《说文》:“善...

急需《弟子规》入则孝及全文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以下是《入则孝》全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意思就是:做儿女的回家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认真可信,广施爱心,亲近仁德之士,能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

入则孝出则悌是什么意思
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此句出自孔子的《论语·学而》,《论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包括16章,内容涉及仁、孝、信等诸多方面。《论语·学而》原文(节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爰众而亲仁
语出《论语.学而》,意思是:晚辈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里,就应该孝敬长辈及家人。出去到社会上,也应该尊老爱幼。做事要谨言慎行,诚实守信。要有博爱之心,敬爱广大人众,使自己的言行,向仁义道德方面靠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俤,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文学...
孔子说:“弟子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说话谨慎诚实,热爱大众而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弟子:本指弟弟和儿子,孔子生前用以对自己学生的爱称。入:古时候子女来到父母亲居住的房间。出:古时候离开自己居住的房间来到庭院。弟:通“悌\\”,《说文》:...

吁顺18338996498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意思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吁顺18338996498问: 翻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信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子曰:“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意思就是:做儿女的回家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认真可信,广施爱心,亲近仁德之士,能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

吁顺18338996498问: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哪里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出自《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顺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吁顺18338996498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然后全文是什么!?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吁顺18338996498问: 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意思是什么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 做儿女的回家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认真可信,广施爱心,亲近仁德之士,能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吁顺18338996498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若还有余力的话,就用来学习文献知识.”

吁顺18338996498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在外注重行为,要小心谨慎讲究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吁顺18338996498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用德文怎么翻译呀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重师长,谨慎做人,言而有信,有博爱之心,仁义之德.为人的基本准则做到后,再多读些书. 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不是最重要的,生活中做人原则是才最大的智慧.

吁顺18338996498问: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子弟在家的时候孝敬父母,外出的时候顺从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广泛的亲近百姓,亲近仁者.在道德实践的空隙,则应该提高知识修养.

吁顺18338996498问: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
宁蒗彝族自治县盐酸回答:[答案] 孔子说:做儿女的回家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认真可信,广施爱心,亲近仁德之士,能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