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令为什么被废除

作者&投稿:陆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千古一帝是哪四位
康熙亲政击退了沙俄,收回被占领的土地,签定了条约,划分清楚了双方疆域。收复澎湖、台湾,有效地完成国家的统一。重视教育,鼓励百姓学习,废除了“圈田令,治黄河,废除匠籍制度。此外康熙还有平定三潘,西征漠北,引进西学,学习科技等功绩。“千古一帝”的标准 能称“千古一帝”之帝王者,必须要同时...

试述公元八至十八世纪中国赋义制度的演变及意义
在此基础上实行田赋制度的改革,废除秦汉以来的田租、口赋制度、推行田租、户调制。户调起源于东汉末期,指按民户所进行的征纳。曹魏正式颁布法令,实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制。每亩纳粟四升,每户纳绢二匹、绵二斤。晋武帝于咸宁六年(280)颁布《占田令》,规定丁男(16~60岁)按50亩缴田租,丁女按20亩...

唐朝后期为什么会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沿湘江北上流窜回江南。隔年,黄巢正式西进,攻陷洛阳与潼关。掌权宦官田令孜带唐僖宗逃往四川,黄巢入长安后建国齐。各地勤王之师也因为号令不整,收复的长安又被黄巢夺回。唐室只好赦免叛逃漠北的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李克用率沙陀军协助唐军克复长安。另一方面,黄巢部将朱温投降,赐名朱全忠,...

元朝是怎么走向败亡的?
把朴不花比成秦二世时的赵高、汉灵帝时的张让,唐僖宗时的田令孜。说天下之人无一不知朴不花奸邪,只有皇太子和皇上被蒙在鼓里。元顺帝一听这话大怒,于是又将李国风“左迁”。> > 御史们好像很有骨气,拼命在弹劾朴不花。其实就是老的沙在背后鼓劲。由此,皇太子和皇后很讨厌老的沙,但他是皇帝的舅舅,只好窜掇...

大约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侯废置,不自朝廷是什么意思?
最后出现就是那句话了“大约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侯废置,不自朝廷,王业於是荡然”,意思是:大多数的郡将(地方割据势力)都是自作主张(根本不听朝廷政令),正常应该上交给朝廷的贡赋几乎全部断绝,地方上的那些奖、惩、废除或设置等等政令,全都不通过朝廷(而是地方割据势力自己拍板决定),...

古代皇宫里为什么会有太监?
古代的帝王、贵族,生活中需要大量的男子服侍,而由于妻妾众多,为了使自己的妻妾们对自己保持贞节,不和其他男子有染,于是不准她们和一般男子接触,所以就大量地使用阉人,即中国所称的太监。据历史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宦官制度就已经出现,《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

唐朝将领,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简介,齐克让为何被逐出泰宁
逐出泰宁 在唐军击败黄巢,唐僖宗回到长安后的885年,当权宦官田令孜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发生争执,田令孜试图将王重荣调任泰宁,齐克让调任义武,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调任河中。此时齐克让仍被称为泰宁军节度使,可见他应在失利后回到泰宁。王处存上表为王重荣辩护,王重荣聚集兵马和盟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唐文宗有心铲除宦官,结果被宦官监视,只好饮酒求醉,赋诗遣愁,自称受制于家奴。唐宣宗自恃有智术,察察为明,相信自己的见解一定都是对的。他的意旨,只许群臣顺从,不许违反。唐僖宗专事游戏,政事全部交给中尉田令孜,呼田令孜为阿父。唐僖宗任意耗费财物,敢出面反对的人,一概交京兆尹杖杀。宰相以下朝官,没有人敢...

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王朝 唐朝为什么还天子九逃,首都六失
一生中有两次被田令孜带着逃出了长安。在李儇做了七年少年天子后,黄巢起义爆发了。田令孜带着李儇在500名神策军的保护下去了四川,一去就是四年。第二次出逃则是因为田令孜和节度使政权,引来节度使混战,田令孜又带着李儇出逃了。唐昭宗李晔:李晔主动或者被动离开了长安四次,最后一次再也没有回来...

刘贺被废后,霍光为何放着刘胥不立去立废太子之孙?
6、刘贺驾着皇帝出行时专用的车马,车上蒙着虎皮,插着鸾旗,驱车跑到北宫、桂宫,追野猪,斗老虎。7、刘贺召来皇太后用的小马车,叫官奴骑乘,在昭帝嫔妃居住的掖庭中嬉笑娱乐。8、刘贺同孝昭皇帝的宫人蒙等行淫乱之事,还下诏对掖庭令说,有敢泄露外传的人就处以腰斩之刑。9、刘贺曾取出诸侯王...

席柏17177122117问: 均田制为什么会被废除 -
乃东县喜典回答: 唐代实行均田制不久,由于种种原因,就出现了农民“受田不足”和官僚地主“占田过限”等两极分化问题.同时,逃户问题也日益严重.特别是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天下户口,亡逃过半”.为了维护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的赋...

席柏17177122117问: 均田制为什么瓦解 -
乃东县喜典回答: 唐代的均田制在隋代基础上,明确取消了奴婢、妇人及耕牛受田,土地的买卖限制加以放宽,其内容更为详细.均田制中,田地授给男丁,并且分成两种制度:一种为公田,称为口分田;另一种则为私田,谓之永业田.而且均田制是土地公有和私有的折中制度,其目的在于制止土地兼并及增加税收,并鼓励民众垦荒,由政府授田,等于是为民置产,使人民从事生产的意愿提高,经济逐步发展,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坚实基础.随着经济之壮大,朝廷能用来授田的越来越少,在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均田制永远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席柏17177122117问: 均田制遭破坏的原因
乃东县喜典回答: 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土地买卖盛行和土地兼并的结果.

席柏17177122117问: 唐朝时为什么均田制会破坏?从而唐后期两税法的提出…… -
乃东县喜典回答: 关于楼主所说的可以买卖一观点,是其中的原因. 但是还有比较重要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武周时期大力打压氏族地主,寒族崛起使得官吏编制大为增加,所谓的地主阶级也一下膨胀了起来,地主多了,土地自然是被一点点的集中了.还有就是武周事佛,佛教的势力大长,寺院经济再度活跃,我们可以从南北朝时期的寺院经济中看出其对土地兼并之势助长的些许端倪.以致武周之后,土地兼并一发不可收拾.只是个人的一些观点.诸多不足,勿怪.仅供参考交流.

席柏17177122117问: 隋朝的均田制有没有彻底推行 -
乃东县喜典回答: 公元582年(开皇二年),隋文帝杨坚颁布均田令.隋文帝建国之初,在北齐、北周均田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均田制.当年,隋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成年男丁每人受露田80亩,种植五谷,再受永业田20亩;妇人每人受露田40亩,不给永业田...

席柏17177122117问: 商鞅变法对土地制度做了怎样的改革 -
乃东县喜典回答: 商鞅变法对土地的政策是“废井田,开阡陌”,孝文帝改革对土地的政策是实行均田制. 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举措是“废井田、开阡陌”.《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席柏17177122117问: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乃东县喜典回答: 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永业田),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口分田).

席柏17177122117问: 唐代均田制“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这句话是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能不能帮我翻译一下,然后告诉... -
乃东县喜典回答:[答案]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周密的土地法令.均田的具体办法,都载于《魏书·食货志》内,对于授田的土地种类和田亩数额;田地的还授制度和买卖土地的限制;宽乡、狭乡的土地分配;各式户口的受田办法以及授田顺序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其主...

席柏17177122117问: 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的目的 -
乃东县喜典回答: 魏孝文帝之所以推行均田令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其政权统治,这是其主要目的,也是当时北魏政府改革的核心.

席柏17177122117问: 《均田令》是由谁编撰的? -
乃东县喜典回答: 均田令是北魏孝 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鉴于北方多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田地大量荒芜,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 徭役和兵役.这一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唐中期以后废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