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舍身求法的事例

作者&投稿:茹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脂尤17659694231问: 商鞅、魏孝文帝坚持改革不动摇的典型事迹. -
林州市痔血回答:[答案] 商鞅惩罚太子老师: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孝文帝废太子:八月,孝文帝...

脂尤17659694231问: 商鞅变法的典故 -
林州市痔血回答: 古代衡量标准当然与现在不一样,再就是百家讲坛有些人讲的错误百出,最好不要迷信什么教授说的! 黄金从来不是中华几千年来的主要流通货币,铜(明代以前以铜为主)和银(明代中后期才是以银为主)的流通量足够了. 商鞅的“十金”...

脂尤17659694231问: 商鞅变法还有什么其他的故事?
林州市痔血回答: 商鞅颁布新法时,为了取信于民,他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木杆,并张贴布告,“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金十两''.老百姓看了布告都不敢相信,不知商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谁也不动.商鞅又下令,“把木杆搬到北门者,赏金五十两”.这回有人动心了,真的把木杆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商鞅当众赏了这人五十两金,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商鞅此举意在昭示新法的严肃性,使得百姓不敢怠慢新法.公元前340年,商鞅率军攻魏,双方势均力敌,秦难以速胜.商鞅采用兵谋诈术,写信给魏公子,约魏公子饮酒,假意言旧.魏公子丝毫不疑,如约而至,中了埋伏,魏军大败,只好归还秦国的河西之地.此一役,不仅解除了魏对秦的威胁,商鞅也因此被封为商君,得到15个城邑的封地.

脂尤17659694231问: 商鞅变法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林州市痔血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担心老百姓不信任他就不按照新法令去做.于是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 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把木头扛到北门去的人赏十两金.围观的人一开始不相信,于是赏金提高到了50金,终于有人 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此举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春秋战国时期,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担心老百姓不信任他就不按照新法令去做.于是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 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把木头扛到北门去的人赏十两金.围观的人一开始不相信,于是赏金提高到了50金,终于有人 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此举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脂尤17659694231问: 例子立木取信(商鞅) -
林州市痔血回答: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脂尤17659694231问: 商鞅对变法做出过哪些努力 -
林州市痔血回答: 舌战群儒: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商鞅变法,循礼...

脂尤17659694231问: 有关古代文人不努力的故事 -
林州市痔血回答: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

脂尤17659694231问: 商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事例说明他观点 -
林州市痔血回答:[答案] 商鞅的政治主张实际可认为是法家的一个分支.与他同时期的名士申不害也是持法制主张的人物,但申不害主张君王以权术执法、治国,这样实际还是具有浓重的人治色彩,即不能贯彻统一标准的法律.而商鞅主张严格按照既定法律条款来执行,杜绝...

脂尤17659694231问: 商鞅变法 -
林州市痔血回答: 1.改革要做好必要的牺牲准备.2.改革要彻底.3.要任人唯贤,有能力的人一定要上.成功的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一样的意义.它摆脱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在战国那个群雄逐鹿,战乱频...

脂尤17659694231问: 商鞅变法,木头的故事 -
林州市痔血回答: 商鞅南门立木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