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卷十一何攀

作者&投稿:隆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华阳国志》卷十一(8)
毅女秀,适汉嘉太守新都王载,有才智。父亡后,州文武推领州三年。二州当元康中位至方州节将者:寿良、何攀及毅。永嘉中,巴张弈希祖为荆州刺史、南蛮、长水校尉;蜀郡张峻绍茂为监南中八郡事、西夷校尉、持节。杨邠,字岐之,犍为武阳人也。少好学志古,藻励名行。州辟主簿、别驾,刺史王濬举...

《华阳国志》卷十一(7)
五年秋,攀使在洛,安东将军王浑表孙皓欲北上,边戍警戒,朝议征却须六年。攀上疏策皓必不敢出,宜因今戒严,掩取甚易。中书令张华命宿下舍,设诸难,攀皆通之。又言:“濬性在忠烈,受命必果,宜重其位号。”诏书迁濬平东将军,督二州事。吴平,封关内侯。濬入拜辅国,攀为司马。上《论...

《华阳国志》卷十一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地方志著作,是由东晋时期成汉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的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以下是我整理的《华阳国志》卷十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后贤志 闻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实而不华。是以史迁之...

速殄的引证解释速殄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速殄的引证解释是:⒈迅速消灭。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何攀》:“攀受命奋讨,凶逆速殄,忠烈果毅,朕甚嘉焉。”《云笈七_》卷七八:“迎风而立,香闻三十里,久久,百邪不干,_妖速殄。”。速殄的引证解释是:⒈迅速消灭。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何攀》:“攀受命奋讨,凶逆...

三国人物表(按国分)
一、三国人物列表如下:1、曹魏:(1)文臣: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任峻、陈矫、郗虑、桓玠、丁仪、丁廙、司马朗、韩暨、韦康、邴原、赵俨、...

速殄的解释速殄的解释是什么
拼音是:sùtiǎn。结构是:速(半包围结构)殄(左右结构)。速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迅速消灭。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何攀》:“攀受命奋讨,凶逆速殄,忠烈果毅,朕甚嘉焉。”《云笈七_》卷七八:“迎风而立,香闻...

速殄的拼音狐速殄的拼音是什么
速殄的读音是:sùtiǎn。速殄的拼音是:sùtiǎn。注音是:ㄙㄨ_ㄊ一ㄢˇ。结构是:速(半包围结构)殄(左右结构)。速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迅速消灭。二、引证解释⒈迅速消灭。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何攀》:“攀...

杨洪13233459365问: 为什么说四川是“天府之国” -
息烽县短肽回答: 天府之国”是巴蜀特殊的铭牌和文化地理的坐标.以“天府之国”专称四川,更是蜀人祖先经过累代经营和智慧积累的结果,也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天府”的原意,“天”指天帝,“府”指蓄聚,合起来指的是天帝的府库.根据《周官·...

杨洪13233459365问: 三国之绵竹之战 -
息烽县短肽回答: 蜀汉不一定必败,主要是因为诸葛瞻指挥失误.绵竹关,《三国演义》中的名关之一.隶属于绵竹县,在鹿头山.今天地址属于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镇.绵竹关控扼川陕古道,而且地势雄峻,易守难攻.《三国演义》、《三国志》中均提及绵...

杨洪13233459365问: 何武字君公,这篇文章文言文题目是什么 -
息烽县短肽回答: 《华阳国志》卷十 ▲泛乡忠贞,社稷是经.进贤为国,稽考典刑.爱莫助之,身殒朝倾.何武,字君公,郫人也.初以射策甲科为郎,历扬、兖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兆尹,清河、楚、沛太守,廷尉,御史大夫.成帝初具三公,拜大司空,...

杨洪13233459365问: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读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内容反映的是哪项古代工程?(2)这项工程修建于何... -
息烽县短肽回答:[答案] 据“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可知,上述内容反映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

杨洪13233459365问: 《华阳国志》主要内容是什么? -
息烽县短肽回答:[答案]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共12卷,约11万字.

杨洪13233459365问: 《华阳国志》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是哪个平原 -
息烽县短肽回答: “天府之国”是我国成都平原、“天府”产生与都江堰的关系:都江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旱涝保丰收.

杨洪13233459365问: 最早的地方志是那一本. -
息烽县短肽回答: 根据地方志的定义,最早的统一性、系统性的地方志应该是《尚书·禹贡》或《周礼·职方》,当然这些书籍具体行程时间有待考证. 不谈上述书籍,最早的全国性地方志应该是《汉书·地理志》.但它们都不是单独成册的. 最早单独整理、记叙详细的全国地方志应该是《括地志》,此书已佚失;地方性地方志应是《华阳国志》.

杨洪13233459365问: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①请你翻译古文.                            ... -
息烽县短肽回答:[答案] ①意译:水旱情况依据人的意志为转移,农业生产情况较好,当地人生活有保障,无饥饿、灾荒等现象,所以当时的人称此处为“天府之国”. ②四川. ③因为当地农业生产有保障,人们生活比较富裕,就象天上的神仙们居住的天堂一样.

杨洪13233459365问: 求刘备入蜀时蜀地的详细资料 -
息烽县短肽回答:后汉书 地理志 第二十三 蜀郡 秦置.雒阳西三千一百里.十一城,户三十万四百五十二,口百三十五万四百七十六. 成都[一] 郫 江原 繁 广都[二] 临邛[三] 有铁. 湔氐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