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清正廉洁的主要事迹

作者&投稿:冶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包拯传》中写了包拯的哪些特点?
在包公生活的时代,他即以清名著称。司马光《涑水记闻》录有“(拯)知开封府,为人刚严,不可干以私,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从这段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到包公的正直和清廉。而作为民间艺术形象的包公,更是清官的典型代表,具有铁面无私、清正廉明、不畏权势等性格和品质。在元杂剧中,包公以奉...

文言文阅读题包拯
B.包拯清正廉洁,生活简朴。在端州为官没拿一块端砚回家。虽然地位高贵,但吃穿用度也跟他是百姓时一样。他对子孙也严格要求,警戒他们不许贪赃枉法。C.包拯关注民生,兴利除弊。他请求把用来牧马的民田还给百姓耕种;改革解州危害百姓的盐法,请求进行通商贸易。D.包拯刚毅正直,不畏权贵。担任...

请问包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包拯是北宋名臣。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

包拯课外文言文阅读
小题1:试题分析:“青天”是对包拯的赞誉, 从文中可知,包拯不仅断案如神,如第一段中的事情,而且为人刚强坚毅“恶吏苛刻,务敦厚”。他还严格要求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如第二段中事情。由此我们可知,“青天”既指包拯为官清廉,更指他为民作主、执法严明。 点评: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提取文中信息时,一定注意文中...

刘墉介绍
萧何作为大汉第一功臣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后,继续兢兢业业地办事,清正廉洁地为官,因而在百姓中口碑极好。这使得刘邦很不放心,于是找借口将萧何抓了起来,虽然念及旧情最终又释放了萧何,但萧何出狱后汲取了教训,不再顾及名声,圈地、贪渎之事也颇做了几件。老百姓意见很大,也有人向刘邦告状,这下刘邦却一笑了之,不再...

包拯在现实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官刚正,执法严峻,机智,清正廉洁,。

肥东,那些闪亮的印迹抒情散文
包公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是一千多年来老百姓心目中崇高的清官形象。政治清明时,人们怀念他;世道衰败时,老百姓更加怀念他。自宋朝到今天,虽然世事变幻不定,然而,人们对于包公的怀念从未停止。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省)人。天圣五年(1027年)中申科进士。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

包拯文言文阅读翻译
3.因为包拯是一个机智善断、清正廉洁、能言善辩、为官刚正、执法严峻、克己奉公的人。(意同即可)【参考译文】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

刘墉是什么人?
萧何作为大汉第一功臣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后,继续兢兢业业地办事,清正廉洁地为官,因而在百姓中口碑极好。这使得刘邦很不放心,于是找借口将萧何抓了起来,虽然念及旧情最终又释放了萧何,但萧何出狱后汲取了教训,不再顾及名声,圈地、贪渎之事也颇做了几件。老百姓意见很大,也有人向刘邦告状,这下刘邦却一笑了之,不再...

千年包公观后感800字三篇
以包公为代表的司法文化历经千年,其重要价值在于它树立起清正廉洁司法官员的崇高形象,有利于提高司法工作者的素质;它倡导社会正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 包公司法文化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但有人认为清官司法突出个人,抹杀制度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从法治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们保护...

严虏13564166938问: 刚正廉洁的包公的事迹有哪些 -
淄川区溃疡回答: 仁宗皇祐二年(1250年),包拯向皇上上书,条陈七件事,其中四件直指 皇帝.一应了解下情,二应区分忠奸,三是明辨是非,四是荡去疑心.否则 君暗则臣蔽,奸小当道,国事将日坏;另外三件事则说的是臣,应重用能臣, 罢斥庸才,政治...

严虏13564166938问: 铁面无私的包拯 的故事 简短些(150字内) -
淄川区溃疡回答:[答案] 你可以选一个抄 七斗王逵 王逵是出名的贪官.他在出任地方官时,横行不法,随意增派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仅其中一次就... 有个权贵想通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来在端州(今广...

严虏13564166938问: 谁知道包拯的廉洁故事 -
淄川区溃疡回答:包拯 (包青天)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

严虏13564166938问: 反映包拯清正廉明的一件事 -
淄川区溃疡回答: 有一次,有两个妇人为一个小孩而闹上公堂,包拯判定两人一人拉小孩的一只手,谁拉赢了,那小孩就是谁的,在经过一番拉扯之后,其中一位妇人含着泪,先放了手,于是包拯把孩子判给了这个妇人.包拯说:"没有谁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的.''于是把孩子给了这位妇人

严虏13564166938问: 关于包拯清廉正直的小事例关于包拯清廉正直的小事例,求助`` -
淄川区溃疡回答:[答案] 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

严虏13564166938问: 包青天包拯一生的事迹 -
淄川区溃疡回答: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 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

严虏13564166938问: 包拯的一生有什么重要事迹?
淄川区溃疡回答: (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 人(今安徽合肥),宋代著名政治家^ 他于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 士#担任监察御史之职,向朝廷提出 了练兵选将、充实边备的建议.曾经 奉命出使契丹,后授龙图阁直学士、 河北都转运使,开封府尹等职.包拯 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之一,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以减轻民间负担、 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因而深 受百姓爱戴.他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 著称于世,并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 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无赖刁民.由 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和果断英明的断案能力,后世把他当作清官的化 身,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极高的崇敬.

严虏13564166938问: 包拯的事迹有哪些?
淄川区溃疡回答: 包拯(999年一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 肥(今属安徽•)人,宋代廉官.包拯历任州县 官、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他为人为官刚直不 阿,对内严修武备,精选将才,广开言路,整 顿吏治,减轻赋役;对外主张抵御外侮.包拯 执法铁面无私、务德慎利、赏罚分明,敢于折权贵而为民沉冤昭雪.包拯断案的故事被后世 广为传颂,民间称他为“包青天”.

严虏13564166938问: 有没有“正人必先正己”的故事 -
淄川区溃疡回答: 正人必先正己——包拯教子故事包拯,因清正廉明、执法为公而受到百姓的尊敬与爱戴.那么他对待家人是否也同样“铁面无私”呢?不妨让我们跟随下面这篇文章来看一看包拯教子的故事. 北宋包拯为官公正清廉,被老百姓尊称为“包青天”...

严虏13564166938问: 廉政的小故事(名人或伟人) -
淄川区溃疡回答: 包拯掷砚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