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礼入刑名词解释

作者&投稿:门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礼入刑隆礼重法什么意思
1、“出礼入刑”是指在处理法律案件时,要将礼仪和刑法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又要考虑其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2、“隆礼重法”是荀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策略,是指在治理国家时,既注重礼仪教化,又重视法律制度。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的意思
意思是:离开礼的言行,正可以纳入刑的范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一旦超出了礼的规范他就要落入到刑罚的制裁范围之中,礼和刑是互为表里的。语出《汉书-陈宠传》,上下文是“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相为表里。”去,离开;取,纳入。

出礼入刑“出礼入刑”简介
简言之,如果个人的言行超越了礼仪的界限,就可能面临刑罚的制裁,这是古代社会对违规行为的回应和约束机制。

西周时期法律思想中的“出礼入刑”可以怎么理解呢?
其中,礼是积极主动的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刑则是消极的处罚,是惩恶已然的制裁。礼的功能重在教化刑则相对处于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刑法处罚。凡是礼所禁止的行为,必然为刑所不容。即所谓“出礼则入刑”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行为违反了礼的规范,就会受到刑罚的制裁。“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的意思是:超出礼的规范的行为就要落入刑罚的制裁范围,礼和刑互为表里。也就是说,符合礼的规范的行为是受到赞扬和鼓励的,而超出礼的规范的行为则要受到惩罚。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

出礼入刑的介绍
所以千百年来,我们有自称是“礼仪之邦”的说法。这样一套礼仪规范,经过夏商时期,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任何社会都会有不遵守和破坏社会规范的言行,因此,相应的制裁方法便应需而生。我们的祖先从远古部族之间的征战经验中得到了启发,将战场上的杀戮手段,有选择地演变为刑罚手段,用来惩罚违规逾礼者,这...

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1、“出礼则入刑”。西周的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礼是积极、正面的法律规范,刑是消极的处罚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于礼入于刑”。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中国古代法律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它所强调的是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

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其中,“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即正面地、积极地规范人们,要求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凡是礼所禁止的,亦为刑所不容,二者相辅相成,即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缺,“出礼入于刑”。“礼不下庶人...

论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一是奴隶制时期的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这是礼刑并存的相辅相成时期;二是春秋后期到战国、秦朝,这是礼刑相互排斥对立时期;三是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刑律礼制化和礼制刑律化的互动时期;四是隋唐以后至明清,这是德主刑辅、礼刑高度结合的时期。(一)礼刑并存时期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

什么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
出礼入刑:这种治国策略意味着在处理法律事务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这有助于确保法律在实际执行中是公正和适当的。隆礼重法:这种策略强调了尊重法律和重视法律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道德和社会礼仪的重要性。这表明,在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中,法律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民惟邦本:这种民本...

抄婕17129896382问: 道德具有什么功能和作用?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 违礼即是违法,违法即是违礼,出礼入刑. 但是礼与刑的适用对象各有所侧重.正所...

抄婕17129896382问: 礼与刑名词解释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周公制礼后,礼在西周就具备了法的性质.礼从积极方面来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而刑则从消极方面来规定人违礼以后如何处罚.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系统的典章制度,如宗法制、分封制和国家活动等,二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婚、丧、冠...

抄婕17129896382问: 论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一般认为,礼的很多规范实质上具有法律甚至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刑是西周法的基本形式,用来惩治和防止犯罪.礼与刑是西周法的基本组成部分.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凡是礼所不容的,就是刑所...

抄婕17129896382问: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什么意思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

抄婕17129896382问: 中国古代有哪些礼节,盛行于哪些朝代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礼节,这个概念太大了 “出礼则入刑” 礼在古代如同现在法律,指引着人们的思想、评价着人们的行为,一旦你的身体活动超出礼的约束,那就是“犯罪” 儒家思想讲究的就是“兴礼乐”,可想而知,礼盛行了多少时间 就好像现在,一些老人家、小领导,如果你在他的制约范围内,你明明知道他讲的就是错的,可是你真要粗气红脸地驳他一番,人家就要指指点点,要“尊尊”、“亲亲”,这就是父子郡城、伦理纲常思想根深蒂固的体现.

抄婕17129896382问: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是什么意思?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 “刑”:多指刑法和刑罚,对一切违法背礼行为进行处罚“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这种礼刑互为表里,礼在则法在,礼失则刑补的状况,正是古人眼里的法律,所谓礼法是也.在中国法律史中,刑之发生即为礼之手段,礼以导之教之,刑以罚之惩之,礼与刑,刑与礼实在是个统一体,这正是中国法律传统的真实写照

抄婕17129896382问: 法律和纪律和道德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1、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不是违纪.违纪是承担行政责任,违法是承担法律责任.2、法律与道德是有区别的,自古就有“出礼入刑”之说.如果非要说有联系的话,那就是法律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与道德的统一.

抄婕17129896382问: 什么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以礼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制定法律,以礼的精神定罪量刑

抄婕17129896382问: 关于“礼与德是什么关系”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维回答: 中国古代法律的突出特点是伦理道德性.“德主刑辅”“出礼入刑”一类的说法容易让人感觉,所谓的“礼”就是道德,而礼与刑的关系其实也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道德是指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关于善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