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河的历史故事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京杭大运河流传的民间故事,用二十字左右描述,至少三个。
1、八里庙村北原有大河神祠一座,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部,运河重镇张秋南4公里处。古时,处在被誉为“中华母亲河”——黄河的西岸,被誉为中国历史最大的人工河——京杭古运河的东岸。相传嘉靖年间,一周姓四品官员押运漕船至运河沙湾段(八里庙处),放闸时落水溺死,被列封为...

隋唐大运河的历史
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大运河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 军事 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当时的洛阳和长安,在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同时,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

运河文化的历史、地理、故事和传说
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

大运河的历史起源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

隋朝大运河的始末
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曾三次大型地征用民力。据文献载:(1)大业元年(605)三月,征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黄河;又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历荥泽入汴水;复自开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水。同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整修邗沟(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

隋朝大运河的简述故事隋朝大运河的简述
隋朝大运河的简述故事,隋朝大运河的简述很多朋友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开凿于公元605年,完工于公元610年。2、隋朝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公有以下三个历史阶段。隋朝大运河的前身是由公元前5世纪由吴国开凿的邗沟,它从如今的.扬州附近的邗沟将长江水引流向北,经高邮、淮安等地进入淮河,进而...

长城和运河的历史传说
有一年春旱,四乡八里农田一片龟裂,眼看插秧季节将过,仍然没有水办田,农民到处去找水源,挖水井,但还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谢维立看到这情形,立刻叫工仔挨家逐户去传话,让乡亲们到人工运河去车水灌溉农田。农民喜出望外,立刻集上近百部水车架在运河岸边车水灌溉农田,及时将秧苗插下,使附近...

京杭大运河开凿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东周春秋时期。位于东南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长江水经瓜洲(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北入淮河。这条联系江、淮的运河,从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当时称为邗沟,长约150公里。这条运河就是...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

京杭大运河历史和现今曾涉及的官司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

荀邰17535641159问: 大运河的民间故事 -
湘桥区广迪回答: 鲤鱼上岸 在人工运河中,设有两个水闸,水闸间砌着石级,既方便上落船,也可以在这里洗衣服.某日,一婢女正在水闸的石级间洗衫,突然有一条大鲤鱼跃到岸上,正好落在婢女的洗衣盘中,鲤鱼跃起的水花沾湿了婢女的脸,她又惊又喜,...

荀邰17535641159问: 谁有关于运河的小故事!!!急!!! -
湘桥区广迪回答: 隋炀帝即位,下令在605年(大业元年)开始修筑大运河.首先开通济渠,从洛阳西苑引谷、洛水入河,又自板渚引河水,向东南至盱眙(在今江苏)对岸入淮.同时重浚拓宽江淮间运河,仍名邗沟.608年,隋朝政府向辽东用兵,开凿永济渠,引沁河东北流经白沟故道,和今南运河接漯水,直达涿郡(今北京).610年,又开凿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今杭州)的江南河.这样,从584到610年的二十六年内,开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大段,西抵长安,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共计两千余公里的南北大运河.

荀邰17535641159问: 运河民间20字故事 -
湘桥区广迪回答: 运河刚挖成时,河水苦咸,把两岸的土地都变成了不长庄稼的盐碱地.后来出了个红莲姑娘,奔向东海,从龙官里盗来一颗龙珠,自己吞下肚去变成一条黄龙,喷吐黄水,河水便由苦变甜,改变了运河两岸人们的苦日子.鲤鱼上岸 在人工运河...

荀邰17535641159问: 大运河有关的历史故事 -
湘桥区广迪回答: 第一桥:拱宸桥,它位于杭州老城的最北端,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拱桥,桥面全是石板铺就的台阶,桥高具体几米我不清楚,但我敢说它是十五桥中最高的大桥,也是座唯一保持完好的古老石拱桥,这也是唯一只准行走不可通车的桥,它是杭...

荀邰17535641159问: 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小故事 急~~ -
湘桥区广迪回答:[答案]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

荀邰17535641159问: 运河文化的历史、地理、故事和传说 -
湘桥区广迪回答:[答案] 1、运河概论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中国的运河建设历史悠久,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

荀邰17535641159问: 开凿大运河的典故是怎样的?
湘桥区广迪回答: 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是 隋场帝政变人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对江浙 文化的发展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大业元 年(605)起,隋炀帝三次共征发江南、淮北、 河北200多万民工,在北方修通济渠,开永 济渠,南接黄河,北通涿郡.前后用了不到 6年的时间,大运河的全线工程告成,沟通 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 流.它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 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使货运成为 当时的主要运输形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荀邰17535641159问: 关于运河的民间故事 -
湘桥区广迪回答: 京杭大运河鲤鱼上岸 在人工运河中,设有两个水闸,水闸间砌着石级,既方便上落船,也可以在这里洗衣服.某日,一婢女正在水闸的石级间洗衫,突然有一条大鲤鱼跃到岸上,正好落在婢女的洗衣盘中,鲤鱼跃起的水花沾湿了婢女的脸,她又...

荀邰17535641159问: 关于隋朝的故事大运河 在50字以内 -
湘桥区广迪回答: 隋炀帝挖了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方便运粮到北方以征伐高句丽,又跑江都看琼花,死在那了.

荀邰17535641159问: 古运河的来历and古运河的故事 -
湘桥区广迪回答: 古运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开凿得最早的一段运河,即公元前486年春秋时开挖的“邗沟”.隋炀帝三下扬州,开凿了从东都洛阳至杭州的大运河,不仅沟通了南北水运交通,而且把东西的五大水系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连在一起,对南北经济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乘船游古运河,观赏两岸风光民情. 故事太多了,搜索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