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艺术体制

作者&投稿:呈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元杂剧艺术形式
元杂剧是一种具有严谨结构的艺术形式,其剧本结构以“四折一楔子”最为常见,通常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对应剧本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楔子则是补充情节或线索的关键片段,分为开场楔子和过场楔子。剧本开始和结尾处的“题目正名”则简明概括剧情内容。在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根基,被称为...

元代戏曲的艺术形态
元杂剧有完整的艺术形态,剧本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三部分组成。在体制上,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本通常为四折,个别也有一本五到六折的。此外每本还加有一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位置或在折前或在两折之间,用来介绍人物、情节等。每本在结尾时有一对或两对对子,称为“题目正名”。在音乐...

元杂剧的形成与兴盛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杂剧最初流行于北方,以大都(今北京...

元杂剧的发展演变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期:初期,自...

元代少数民族杂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论文摘要:元代少数民族杂剧作家的创作,一方面与元杂剧创作的整个主流融合在一起,体现着元杂剧的时代与艺术风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创作与当时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有关,同时也与作家的民族特质密切相联。据现存文献记载,元代少数民族杂剧作家至少有石君宝、李直夫、杨景贤、丁野夫四人...

元杂剧的六大体质特点
六、科介也称科范、科、介,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地位影响 1、元杂剧是中国文学史上俗文学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收获。从此以后,俗文学便以矫健的雄姿活跃在文坛艺苑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元杂剧是中国文艺史上戏曲艺术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收获。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元杂剧有怎样的特点
元杂剧的特点如下:1、元杂剧的剧本体制,大都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也有例外,如著名的《西厢记》便是五本二十一折),四折,既是四个音乐段落,也是四个剧情段落。所谓音乐段落,是指元杂剧剧本的曲子常分为四大套,每一折唱一套曲,且每套曲都是一个宫调,押同一个韵。巧合的是,四折又与“起承...

元曲的基本体制
2、表现形式自由且富于变化:元曲的体制相对自由,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这使得作者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元曲在表现形式上富于变化,常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3、反映社会生活广泛且深刻:元曲的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爱情、...

“杂剧”和“南戏”的区别
南戏的产生时间,实际上早于杂剧。明代祝允明在《猥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杂剧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3、内容题材不同。杂剧的剧作,较多...

简述元杂剧在体制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主要剧作家有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先祖《傅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

龚询18340655881问: 元杂剧的体制如何?
东兰县萨尔回答: 元杂剧的艺术体制非常严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结构.“折”是元杂剧最基本的单位,“一 折”类似于现在戏剧的“一幕”或“一场”.通常四 折为一本,讲述...

龚询18340655881问: 简述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
东兰县萨尔回答: 元杂剧的体式特征: 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题目正名. 音乐体制:每折限用一个宫调,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一本杂剧由一个角色主唱. 角色分工:旦、末、净、杂.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

龚询18340655881问: 元杂剧的体制有什么特点? -
东兰县萨尔回答: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称.元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千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所谓楔子,即填补的意思,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

龚询18340655881问: 元杂剧:元代形成的一种把什么等有机结合的戏剧形式 -
东兰县萨尔回答:[答案]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 戏曲 )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龚询18340655881问: 简述元杂剧在体制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
东兰县萨尔回答: 元曲:元杂剧和元代散曲的合称.均以当时的北曲配乐,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为“四大元曲作家”,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元杂剧尤为突出.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

龚询18340655881问: 元曲的主要体制是什么 -
东兰县萨尔回答: 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

龚询18340655881问: 元杂剧在体制上的缺陷是什么 -
东兰县萨尔回答: 1.一本四折的体制,客观上符合了戏剧冲突的形成,发展,高潮和解决这一完整过程的四个阶段,但是一本四折容纳不了更多的剧情,不能使情节尽情展开. 2.一人主唱:元杂剧脚色分为四大行,“旦末净杂”.只有正旦和正末才可以成为主角.杂剧中叶只有主角才能主唱,其他脚色只有科白.

龚询18340655881问: 元杂剧一种什么结合的艺术形式
东兰县萨尔回答: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

龚询18340655881问: 元曲的特征 -
东兰县萨尔回答: 元曲分为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宫调、曲牌、曲韵、平仄(zè)、对仗、衬字;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

龚询18340655881问: 简述元代戏剧的体制 -
东兰县萨尔回答: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够以深刻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取得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产生一批传世不衰的艺术品,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一批杰出的文人以他们的文学生命来参与戏曲的创作,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元杂剧的审美档次,使得元杂剧创作精致化和典范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