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所说八正道和四摄法

作者&投稿:缑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正道与戒定慧(兼说修行要愿心吗?)求解
轮讲八正道,是要我们遵循八正道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八正道是与戒定慧三学相互关联的。不谈戒定慧是佛教吗?大乘佛教谈六度、四摄是提高了对修行者的要求,不仅要自己勤修戒定慧,还要在利他、度世过程中修六度、四摄。因为要跟许多人打交道,大乘佛教在戒律方面比较注重随顺众生、方便度众。于是,便有许多人借方便...

怎样做一个居士
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称之为三宝。信仰的入门,便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将整个的身心,无条件地汩没在三宝的光辉与恩德之中。皈依三宝之后,便能从三宝的启导之下,得到人生大道的指归──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2、戒具足 主要指五戒──...

生活的经典禅语
7.修八正道端正生活态度,行四摄法和谐人际关系,以四无量心利益社会大众,是我们落实禅生活的要点。 8.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是因为有无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辛勤劳作和密切配合的结果。我们时时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欺骗压迫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人间就会充满谅解和爱心。 9.作为在家...

寂灭性中随饮啄
我刚才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不需要谈经说妙,佛法就是药,我们从三皈、五戒、四摄、六度、十二因缘、八正道,哪一款佛法不是对症的药呢?你没有信仰,生命像一个漂浮在空中的钢球,没有目标,所谓信仰就是在这个钢球上加一个轴,上它朝着一个方向运转,这就是信仰。为什么讲这个八正道呢?...

大乘教法与小乘教法的区别
小乘法门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三、思想:大乘佛教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与什么区别?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有何区别?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

什么是“道”
这是道的第四层含义。老子把道视为必须遵循的法则,他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法则。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则,驾驭现实的实有,以认识历史的规律,这就是遵循道的法则的具体表现。废弃了这一原则,有了...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

经典佛语的语录
以我们应该认为八正道才是戒律,六度万行才是戒律,四摄法门才是戒律,饶益有情才是戒律。 17、你的敦厚最要紧,敦厚是诚信的绿叶,是信任的花朵,敦厚就是全部。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失去善良敦厚。 18、幸福源自内心的简单,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幸福。 19、前世你若是我皓腕下错过的莲。汲日精月华,听禅语梵音...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教中的八正道是什么! -
古丈县三维回答: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项内容:“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通过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静寂)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2、正思...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法里的四摄法具体指什么 -
古丈县三维回答: 四摄法,佛学术语,出自《法界次第》,指修菩萨行者度人的四种方法.分别是: 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若众生乐法,即以法施摄之.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二、爱语摄,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抚慰,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三、利行摄,谓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因是众人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四、同事摄,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经中八正道的分别解释 -
古丈县三维回答: 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基本的佛法,乃是四圣谛中灭苦的道圣谛,指的是如何使烦恼的众生,从苦恼和痛苦中出离. 八正道的定义 《中阿含经》卷第七《分别圣谛经》云:“云何苦灭道圣谛?...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法中的八正道都包括哪些?佛法中的八正道都包括哪些
古丈县三维回答: 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①正见.正确体见诸法之理性而不谬误,亦即坚持佛教四圣谛的真理...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法中的八正道都包括哪些 -
古丈县三维回答: 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通过八正道的修行就能通往成佛之路.具体说来,八正道分别是:正见八正道的正...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教里的八正道是? -
古丈县三维回答: 八正道 (一)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即谓无欲觉、...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教教义经典是什么 -
古丈县三维回答: 佛教的教义经典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扩展资料: 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说八正道是什么,怎么解释 -
古丈县三维回答: 了解这世间的实相是'正见',分别视察这实相是'正思维',不敢妄语恶口两舌是'正语',不行杀生偷盗邪行是'正业',过着合理的经济生活是'正命',努力精勤的修学正道是'正精进',正心诚意使精神集中的是'正念',积聚思索修养的深行是'正定'

饶秋17817494453问: 佛教的基本教理“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分别指代什么? -
古丈县三维回答: 佛教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等,这些思想有很强的逻辑性;它主张经,律,论为三藏;以修持戒,定,慧三学断除烦恼,成佛为最终目的. 无常:佛教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若就时刻不断的生灭...

饶秋17817494453问: 如何解释佛教中的“八正道” -
古丈县三维回答: 八正道也称为八支圣道(Ariya atthāngika magga),它是正道因为它不是偏激的.佛陀教导我们以避免走极端的方式来过生活,不纵容自己去追求感官的欲乐享受,或是以折磨身心的方式来求净化自己,而应是以中道的方式来净化自己.八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