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蠹是什么类人

作者&投稿:笃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才的解释
不才的解释[my humble self] 没有才能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不才 往常 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禅,常觉得头昏脑闷。——《老残游记》 至于 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详细解释 (1).没有才能。 《 左传 ·...

信札趣谈·纪昀
《纪昀》:纪昀(1724-1805),字晓岚,又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清乾隆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这部浩大的巨著做出过杰出贡献。能诗及骈文,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著作。...

描写荷花的古诗
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鸟游。 13、《夏日南亭怀辛大蓉》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4、《惜莲花》 唐·崔橹 半塘前日染来红...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有哪些?
详细释义: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例 句:我们山区的农民并不是鼠目寸光的人,他们不仅看到了2000年,还在计划着21世纪的蓝图呢!2、牛刀小试 [ niú dāo xiǎo shì ]详细释义: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例 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越剧演员大奖赛,给了这些刚走出艺校校门不...

词性解释
谓语:谓语[predicate verb]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谓语由动词构成,依据其在句中繁简程度可把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两类。不论何种时态,语态,语气,凡由一个动词(或动词词组)构成的谓语都是简单谓语。谓语动词一般由动词的各种...

“出水芙蓉”可以引出什么样的诗句?
镜空画罗屏里。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念省惯、吴宫幽憩,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丝萦寸藕,留连欢事,桃笙平展湘浪影,有昭华秾李冰相倚。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古代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是谁写的有什么背景?
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

人生经典语录
我和你一样,都是很有进取心的那类人。我昂首阔步穿过阿尔贡金时,没什么人认得出我,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在纽约遇到的成千上万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记住我曾说过的哪怕一件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情。我自己就是个乏味的人。没有人想找我,甚至那些喜欢我或是认同我的人都不想找我,除了是个散文作家,我一无是处...

有关于动物的四字成语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关于出水芙蓉的诗句
4. “出水芙蓉”可以引出什么样的诗句 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 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

当涂孟19479869352问: 五蠹(战国末期韩非创作的先秦说理文) - 搜狗百科
高安市思为回答: 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一)学者,(二)言谈者,(三)带剑者,(四)患御者,(五)工商之民.如今的人就不止这五种了,纷繁复杂

当涂孟19479869352问: 韩非子 五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高安市思为回答:[答案] 五蠹( dù ),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二)言谈者(指纵横家),(三)带剑者(指游侠),(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五)工商之民.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蠹,蛀虫.韩非认为这五...

当涂孟19479869352问: 韩非子.五蠹反映的是什么传说 -
高安市思为回答:[答案] 《五蠹》全文近七千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五蠹( dù ),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一)学...

当涂孟19479869352问: 韩非子 五蠹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高安市思为回答: 这个问题我回答的杂乱点 关于韩非子的观点 有着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1、关于学者 正面:这些学者抱残守缺还借古讽今 是改革中的守旧力量、绊脚石 所以要批判 反面:韩非子主张控制舆论导向 并执行愚民政策(和焚书坑儒差不多) 2、关于纵...

当涂孟19479869352问: 韩非子的“五蠹”思想讲的是什么?
高安市思为回答: 韩非子的“五蠢”思想出自其著作《五蠢》.“五蠢”,指的是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其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其二,言谈者,指纵横家;其三,带剑者,指游侠;其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其五,工商之民.韩非子曰:“此五者,邦之蠢也.”也就是说韩非子认为这五种人无益于耕战,就像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

当涂孟19479869352问: 韩非子的《五蠹解析和拓展我想他写知道五蠹》的历史意义,对当时
高安市思为回答: 五蠹,就是五种蛀虫.这是指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刺客)、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商人和手工业者),是五种危害国家的人(...

当涂孟19479869352问: 在五蠹(课文节选),韩非子提出哪些观点,又是怎样论证的 -
高安市思为回答: 儒家用古代文献经典来搞乱法制,游侠用武力来违犯禁令,而国君都以礼对待他们,这就是乱的原因.触犯法令的应当治罪,而这些儒生们却因为懂得古代文献经典而被录取任用;违犯法令的应当诛灭,而这些游侠却靠着行刺的行经被豢养.因此,法令所否定的,却是君主所要录取任用的;官吏要诛灭的,却是君主所要豢养的.法之所非,上之所取,上之所养,吏之所诛,这四种情况自相矛盾而没有一定的标准.即使有十个黄帝,也不能把国家治好.所以,实行仁义的人,不是应当称誉的人,所称誉的人却有害干耕战之事;精通古代文献经典的人,不是应当任用的人,任用了他们就会搞乱法制.

当涂孟19479869352问: 有关于韩非子·五蠹的问题 -
高安市思为回答: 儒家利用文献扰乱法纪,游侠使用武力违犯禁令,而君主却都要加以礼待,这就是国家混乱的根源.犯法的本该判罪,而那些儒生却靠着文章学说得到任用;犯禁的本该处罚,而那些游侠却靠着充当刺客得到豢养.所以,法令反对的,成了君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