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背十大经方

作者&投稿:圭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001桂枝汤——千古第一方
先发一篇桂枝汤的文章吧,用此来代表我对中医的崇敬之意。这是以前写的文章,本次发表前又补充了一些。 【中医经方】桂枝汤——千古第一方 我儿子7岁时,有一次感冒,鼻子清涕,悉悉索索,没有发烧,我给他开了个方子,剂量改为小孩的剂量,桂枝6克、白芍6克、炙甘草4克、知母4克、防风4克、生黄芪6克,生姜2片...

不管去药店还是去医院,为什么药方总有很多味?
这个其实就是中医方剂中的独到之处了。一般来说,医生使用的方剂,无论是经方、时方,一般情况下,都不止一两味药。并不是一两味药不能用来治病,而是一般来说,遇到比较复杂的疾病,也真的不是一两味药就能治好的。而多味药组方,这其中的玄机在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但也不可否认,有时候...

小孩想学中医怎么办? 想让孩子从小学习祖国医学
必须在学习理解的同时背诵才能真正记住。还有一点《本草纲目》、《张氏医通》、《赤水玄珠》等明清近代中医杂书最好不要叫孩子看,书多反而杂乱,我基本从来不看这些中医书,因为人之一生时间有限,精力更有限,看得多反而未必学的好。另外一些中医讲究流派和源头,内经、伤寒等中医四部经典是中的理论的...

经方用的少的原因是什么?
仲景之方被誉为“医方之祖”,后世医家赞《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仲景被尊为“医圣”。如皇甫谧称仲景之方“用之多验”,孙思邈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此处不称“药方”,含意之深在于视仲景之方十分重要。这正说明仲景医术的高明及其经方效验,引起世医的高度重视和珍爱。可见仲景所著医学巨著,...

为什么经方难用?
但从长远来看,经方前景光明。理由是: 学中医难、学中医苦,自学中医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实话。但是,不能因为难而选择放弃,医学是神圣的,我们肩负着使命,张仲景是其中最杰出的,他通过《伤寒杂病论》建立起来的经方医学体系是最科学的,当然也是最实用的。数千年来,许多医家从此入门,从此发挥,从此而成大医。这是...

自学中医的入门建议
看了几十上百个类似医案,其实什么情况自己也了解七八了。你再有点基本的把脉,看舌,辨证知识,又通学了伤寒论或医宗金鉴的话,要试验的治法范围已经很小了。并且你是始终围绕自己的病在找资料,虽然典籍浩如烟海,但跟你这病扯上关系的信息一般也是有限的,很大概率自己能找对方法。

纪服13647197316问: 中医十大名方, -
宿豫县消旋回答: 中医十大名方,包括小青龙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归脾汤《济生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峻下热结;调补脾胃、益气升阳;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等

纪服13647197316问: 中医十大经典 竟有什么书 -
宿豫县消旋回答: 《内经》、《难经》、《素问》、《针灸甲乙经》、《灵柩》、《脉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中藏经》、《神农本草经》

纪服13647197316问: 中医学必背的除了汤头歌还有什么? -
宿豫县消旋回答: 应该还有十八反,十九畏吧.这都是必须知道的.

纪服13647197316问: 学习中医要先学中药吗?要不然很多方剂的药都不知道药性. -
宿豫县消旋回答: 中医院校而言,一般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然后中医诊断学,接着中药、方剂.不过就自学而言,我建议首先肯定是要看中医基础理论的,不然很难理解中医,然后多背,《黄帝内经》是必看必背的,太深的书先不要看,把基础打好在去看,...

纪服13647197316问: 如何背中医方子啊?连克数也要记下来吗?有什么巧记点的方法?总记不住,, -
宿豫县消旋回答: 不用背.了解药性后,使用中药时结合治疗原则 就可以随便应用/如 治疗心肺疾病 一般不超过10g 补药 一般可以到30g 等第

纪服13647197316问: 中药经方与中药验方是什么意思?
宿豫县消旋回答: 中药经方是指中药经典方剂的意思,主要是指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我国历代名医所创的经典名方.狭义的说,就是指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中实际记录269个方剂,被尊称为“经方”.广义的说后世历代名医又从经方中衍化出的名方,记载在中医古籍名著中的名家名方也可称为经方. 中药验方是指临床经验方的意思,主要是指通过多年的临床运用,虽然不是经典方,但是临床实践验证了其疗效的方子.当然了,验方想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还是需要拿出一些确实有效的病案才可以的.

纪服13647197316问: 历代经方派名家列表中医有一派别叫经方派,本人希望了解历代所有的经
宿豫县消旋回答: 古代的书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张仲景的伤寒论,金?T要略,黄元御医学全书,张景岳的景岳全书,郑钦安医书,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近代的刘渡舟的书,火神派的书.

纪服13647197316问: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宿豫县消旋回答: 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 总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中...

纪服13647197316问: 想自学中医,不知道怎么开始? -
宿豫县消旋回答: 看书很关键,想学中医就要把你的西医理论全不丢掉.简单的要背汤头歌诀,背脉决,剩下的要看你的性格,要是想坐堂就看医科状元龚云林的寿世保元,万病回春,或东医宝鉴.想跑江湖就要全面,增广本草,辩证奇闻,景岳全书等,这需要悟性,别的书不要瞎看.尤其是陈修园写的书,还有医宗金鉴不要看,当误事.这是我的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