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50字

作者&投稿:桐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为五斗米折腰成语故事
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因为这区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乡下种田去了。这则故事主要是赞扬有骨气,不趋炎附势 ·品格高尚的人。成语故事: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是什么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县令时,有一名粗俗傲慢的督邮到彭泽县督查,此人一到彭泽县就差人叫陶渊明去见他,陶渊明一身素服便要动身,却被县吏拦住建议换上官服,陶渊明叹气地说到:“我不能因为一点微薄的俸禄就向乡里小人谄媚献好。”随后,陶渊明马上写了一封...

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是谁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1、陶渊明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2、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出自《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整句话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体现陶渊明的高风亮节。详细故事: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

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如下:一、历史典故 晋代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经过他人的举荐曾经在县衙里任过职,公元405年,他被任命为彭泽县令。有一年冬天,上级派来的督邮督察的时侯来到彭泽县,这名督邮手上握着权利,但品味很差,做人傲慢粗俗,刚一在彭泽住下来就马上叫县吏要去把县令找来见他。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是什么?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文言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最早是指谁 五斗米折腰典故出处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是指陶渊明,成语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彭泽当县令。到了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虽然陶渊明平时...

古代名人故事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源自《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讲的是大诗人陶渊明的的亲身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岁的大诗人陶潜在彭泽县(...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

不为五斗米折腰成语故事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故事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41岁那年,为了养家糊口,他到离乡不远的.彭泽做了县令。这年冬天,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到彭泽县来督察。刘云是个傲慢而贪婪的人,一到彭泽的馆驿,就差县吏叫县令...

傅岭19179711351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典故(古代名人故事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朝阳市阿思回答: 1、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岁的大诗人陶潜在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当知县,一个月领五斗米的官俸,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潜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

傅岭19179711351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的基本?
朝阳市阿思回答: 1、陶渊明不折腰,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2、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只有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3、后来辞官,隐居山林.

傅岭19179711351问: 介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浓缩,50多字,快!!!!!!! -
朝阳市阿思回答: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

傅岭19179711351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100~200字 要求:语言精练、内容全面小妹在此谢过了 -
朝阳市阿思回答:[答案]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

傅岭19179711351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简介 -
朝阳市阿思回答: 陶渊明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傅岭19179711351问: 陶渊明的品质和相关故事 -
朝阳市阿思回答:[答案] 品质——淡泊明志,清廉正直,自尊自爱 相关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但到了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

傅岭19179711351问: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故事 -
朝阳市阿思回答: 陶渊明从仕期间因上司要求其奉承来本地考察的大臣,不甘心为此折了脊梁骨,于是说出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话.然后,归隐田园.陶渊明终生不得志,妻子子女生活非常落魄,个人认为,一个人的节操,可以有,但宁可让爱人和子女忍受贫贱而归隐田园过苦日子.这样,不值.

傅岭19179711351问: 悬梁刺股,一饭三遗矢,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
朝阳市阿思回答: 悬梁刺股:“悬梁”: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

傅岭19179711351问: 不为五斗米拆腰的故事告诉我们 -
朝阳市阿思回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折腰时不折腰,就会没有饭吃.一个人只有家里存了五十斗米,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

傅岭19179711351问: 谁能告诉我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急!!!!!!!!! -
朝阳市阿思回答: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